资源描述:
《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117例诊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117例诊治分析张晶(吉林省珲春市中医院儿科133300)【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17例患儿临床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后采用抗炎、抗变态反应、局部使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等系统治疗。结果117例患儿均随诊2个月以上,以主观症状是否改善作为评价指标,其中108例患儿咳嗽症状消失,9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尽管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病因复杂,但咳嗽是PNDS的主要临床特点,通过系统的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关键词】儿童鼻后滴
2、漏综合征慢性咳嗽系统治疗小儿咳嗽是儿科门诊常见病症之一,也是许多家长烦恼之事。特别是小儿慢性咳嗽,咳嗽久治不愈,家长往往辗转多家医院,这其中原因是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不明。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与哮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共同构成了小儿慢性咳嗽的3大主因,占小儿慢性咳嗽的85%-98%,其中PNDs发病率为28.0%-57.6%,引起从事儿科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广泛注意。由于PNDS易被医生忽视,从而延误治疗。木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治疗,并随访2月以上的11
3、7例PNDS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117例中,男81例,女36例;年龄2-14岁,平均7.5岁。117例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时间1-6个月,9例仅表现为咳嗽,伴鼻塞、流涕53例,夜眠张口呼吸和(或)打鼾35例,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36例,头痛15例,嗅觉功能下降8例,耳鸣2例。81例查体见咽后壁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附着和(或)咽后壁结节状淋巴滤泡增生。117例均行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50例,白细胞升高34例。117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75例未见异常
4、,36例呈支气管炎影像,6例呈支气管肺炎影像。80例行鼻窦CT检查示:窦腔黏膜肥厚超过6mm,有液平面,窦腔密度升高45例,37例未见异常。本组27例初诊吋误诊,误诊率23.1%,误诊为咽炎及扁桃体炎7例,支气管炎1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5例,支气管肺炎4例,支气管异物、肺结核各1例。1.2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推荐的诊断标准[1]: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咳嗽较轻;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奋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后壁奋黏液附着、鹅卵石样外观
5、;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依据以上标准117例均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1.3治疗方法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予敏感抗菌药物口服3-6周,并辅以自拟中草药口服(自拟草药主要成分:鱼腥草、黄等、龙胆草、生惹米、白花蛇舌草、地龙、菊花、黄芪、防风、白术、辛荑、苍耳子、白芷等)。4岁以上患儿鼻腔喷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变位性鼻炎患者口服抗组胺药7-10天,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待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控制后逐渐减用量,疗程1-3个月;急性鼻炎者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2结果117例患
6、儿确诊后经针对病因治疗,随访2月后,108例咳嗽消失,鼻咽部及U咽部清洁无分泌物粘附,9例咳嗽明显好转,鼻咽部及U咽部分泌物减少。3讨论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又称后鼻道分泌物下滴综合征、后鼻滴液综合征等,系由鼻炎性疾病引起、鼻分泌物经后鼻孔下滴所致、具有共同临床症状体征表现的症候群,它们可能存在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引起PNDS的过敏性鼻炎、非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腺样体增生、慢性咽囊炎以及慢性扁桃体炎、咽淋巴环炎、牙龈炎等都可能是慢性咳嗽的原因[2]。PNDS是导致慢性咳嗽的主要
7、原因之一,是跨儿科和耳鼻喉科两科的疾病,临床常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儿科医生往往只注意到咳嗽症状,耳鼻喉科医生只重视鼻咽部症状,而没有认识到该病是由于罹患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吋,鼻和鼻窦分泌物后流滴入咽喉部或呼吸道,通过神经反射使咳嗽反射敏感化,并引起气道高反应状态,从而导致的慢性咳嗽[3】。建议儿科医师松加强与耳鼻喉科医师协作,协同治疗,以提高诊治水平。造成PNDS的主要原因有变应性鼻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炎性增生肥人等。后鼻孔分泌物下滴引起的咳嗽是由于分泌物刺激咽喉部的咳嗽
8、感受器,患儿常表现为喉部发痒,有清嗓动作,咳嗽或咳黏性、黏脓性痰液,喷嚏、鼻塞等症状,部分患儿咽喉部有分泌物流动感。鼻、咽部黏膜有典型炎性改变,咽喉壁可见黏液附着,结节状淋巴滤泡或鹅卵石样观,鼻窦X线摄片或CT检查示不同程度的单组或多组鼻窦炎改变。PNDS的共冋特点是病理性鼻分泌物分泌过多并伴奋多种微生物、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向鼻咽部、咽喉部下滴。下滴的鼻分泌物可刺激咽喉部、气管支气管以及消化道可能引起各系统的并发症。同吋可以刺激各感受器,通过鼻-肺反射、鼻-心反射等引起咳嗽、恶心、心悸等相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