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3850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52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诊治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2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对鼻后滴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52例患儿临床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后采用抗炎、抗变态反应、粘液促排剂、局部使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及中药等系统治疗。结果52例患儿均随访2个月以上,以主观症状是否改善作为评价指标,其中44例患儿咳嗽症状消失,8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尽管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病因复杂,但患儿如能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关键词】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慢性咳嗽系统治疗小儿咳嗽是
2、儿科常见的病症之一,慢性咳嗽,咳嗽久治不愈更令家长苦不堪言。PNDs、哮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小儿慢性咳嗽的3大主因,由于PNDs易被医师忽视,从而延误治疗。本文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治疗,并随访2个月以上的52例PNDs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2-14岁,平均6岁。52例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时间为1-3个月,夜眠张口呼吸和(或)打鼾24例;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28例;头疼、头晕10例;鼻塞、流涕16例。48
3、例查体见咽喉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附着和(或)咽喉壁结节状淋巴滤泡增生。52例均做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18例,白细胞升高12例。52例行胸片检查,其中41例未见异常,11例呈支气管炎影像。40例行鼻窦CT检查示:窦腔黏膜肥厚超过6mm,有液平面,窦腔密度增高28例,息肉影1例,11例未见异常。本组38例初诊时误诊,误诊为咽炎及扁桃体炎14例,支气管炎1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3例,支原体肺炎3例。1.2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推荐的诊断标准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咳嗽较轻;鼻后滴流和(或)咽喉
4、壁黏液附着感;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喉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外观;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依据以上标准52例均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1.3治疗方法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给予敏感抗生素口服3~4周,并予中药口服(鼻炎宁颗粒或辛夷鼻炎丸),内科疗效不佳的予负压引流、穿刺引流,可引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冲洗后患儿鼻塞及咽异物感明显好转;变应性鼻炎予2代抗组胺药物5-7天,并予鼻腔喷氟替卡松喷鼻液,疗程1-3个月,并改善环境,避免变应原刺激;睡眠打鼾、鼻塞重者予
5、局部应用鼻黏膜收缩剂,时间不超过1周;口服免疫增强剂。2结果52例患儿确诊后经系统治疗,并随访2个月后,44例咳嗽消失,鼻咽部无分泌物附着,8例咳嗽明显减轻,鼻咽部分泌物减少。3讨论PNDs是指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引起PNDs的过敏性鼻炎、非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增生等都可能是慢性咳嗽的原因。在儿科主要是变应性鼻炎、鼻窦炎及腺样体炎。PNDs是导致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跨儿科和耳鼻喉科两科的疾病,极易误诊或漏诊,建议两科
6、共同协作,提高确诊率。PNDs引起咳嗽的发病机制:(1)当鼻腔发生炎症时,其对空气加温、加湿及净化作用减弱,干燥、寒冷、携带刺激性颗粒的空气直接刺激下气道引起咳嗽。(2)炎症直接刺激鼻、鼻窦、咽喉等处的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同时感觉神经末梢所含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刺激气道感觉神经,增加咳嗽反射的敏感性。(3)增多的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或下呼吸道刺激此处咳嗽感受器,产生冲动,通过神经反射而咳嗽[1]。(4)鼻粘膜炎症时,大部分变应原在鼻粘膜激活抗原递呈细胞和T细胞,随后致敏淋巴细胞不仅在鼻腔而且通过血液循环至下气道,
7、引起气道高反应状态,当鼻再次接受刺激时产生鼻肺反射引起慢性咳嗽[2]。变态反应在儿童鼻窦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小儿患PNDs时,鼻黏膜纤毛功能受损,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倒流滴入到咽喉部或下呼吸道时,刺激此处的咳嗽感受器,产生冲动,通过神经反射而咳嗽。同时PNDs还导致咽喉壁慢性炎症,黏膜下淋巴滤泡增生,以及增加下呼吸道的炎性反应和反射性支气管收缩。采用系统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黏膜纤毛系统的结构,改善其功能,从而更有效地治疗PNDs。儿童PNDs易被误诊。要减少误诊率,应熟悉慢性咳嗽病因的解剖学诊断程序。在诊断
8、PNDs时应与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综合征、精神性咳嗽等疾病鉴别。对于儿童慢性咳嗽应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检、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应注意科室协作,并定期随访。如疗效欠佳应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原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