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报任安书》教案(07版鲁人必修四)

4.9《报任安书》教案(07版鲁人必修四)

ID:27238462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4.9《报任安书》教案(07版鲁人必修四)_第1页
4.9《报任安书》教案(07版鲁人必修四)_第2页
4.9《报任安书》教案(07版鲁人必修四)_第3页
4.9《报任安书》教案(07版鲁人必修四)_第4页
4.9《报任安书》教案(07版鲁人必修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4.9《报任安书》教案(07版鲁人必修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报任安书内容感知《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因获罪要被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司马迁在信中坦陈了自己因为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信中还委婉地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是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信中司马迁的崇高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和教育价值。司马迁与许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

2、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也控诉了那时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基础梳理一、字音枪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鞭棰(chuí)圜墙(yuán)占(bǔ)槛阱(jiàn)缧绁(léi)囹圄(yǔ)二、古今异义三、通假字被箠楚受辱。(“箠”通“捶”)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剔”通“剃”)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及以至是。(“

3、以”通“已”)及罪至罔加。(“罔”通“网”)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放失旧闻。(“失”通“佚”)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四、一词多义五、词类活用太上不辱先。(使动用法,使……受辱)倡优畜之。(名词作状语,当作倡优)声闻邻国。(使动用法,使……听到)衣赭衣,关三木。(名词作动词,穿)六、特殊句式李斯,相也。(判断句)季布为朱家钳奴。(判断句)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介宾短语后置句)教以慎于接物。(介宾短语后置句)灌夫受辱于居室。(介宾短语后置句)安在其不辱也?(介宾短语后置句)七、文学常识1.司马迁(前145—前9

4、0),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先世为周代史官,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移居茂陵(今陕西兴平县),开始诵读经书,曾从当时的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二十岁时开始漫游生活,足迹几乎遍布祖国大地。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为太史令,遂饱览皇家藏书和中央政府档案,并在此基础上于太初元年(前104)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天汉二年(前99),因替孤军奋战而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忍辱负重,仍然笔耕不辍。出狱后任中书令,更加发奋著述,终于在征和初年(前92)左右完成这部巨著。不久即去世,年约六十

5、余岁。2.《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前后三千余年的历史,凡五十二万余言,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它不但是一部历史杰作,为我国史学纪传体奠定了基础,而且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史记》中的许多篇章都极具文学价值。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八、名篇名句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

6、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剖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固然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司马迁认为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人在生死关头要慎于选择,要死得重于泰山,万不可死得轻如鸿毛。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因此在生死关头必须慎于选择,既不能无原则地苟且求生,也不能糊涂一时地随便轻生。司马迁这种生死观、价值观是

7、贯穿《史记》全书的。这句话是作者全文议论的核心,作者叙述的事例和自己的情感观点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剖析:作者用八个迭句的对比,列举了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这些句子两两各自对偶,事实相因,不仅没有使文章显得冗长,而且使读者欲悲欲叹,不禁为之扼腕切齿。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

8、发和气势的表达,令人感情激荡不已。作者长久郁积在心中的悲愤,借此手法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