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初中数学教材的处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初中数学教材的处理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教材,赋予了其三个身份,它只是一个媒介,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启示物,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关键词:浅析;数学教材;处理摘要: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教材,赋予了其三个身份,它只是一个媒介,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启示物,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关键词:浅析;数学教材;处理同样的教材因为种种的不同,如教师的不同,学生的不同,材料的不同,客观条件的不同等等。往往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所以我认为,要较好地
2、对教材进行处理,必须要注意“探究与接受”、“补充与舍弃”二个关系。一、探究与接受近年来探究教学很流行,大有非探究无以教学的势头。事实并非如此,在教法的选择上,教师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从学生学情出发,内容适宜学生探究的,就让学生探究,内容适宜教师讲授的,就让学生“接受”。只有多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平衡互补、相辅相成,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我在有理数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的教学中,便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教学有理数加法时,我采用了探究的做法。首先引入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实际问题:在足球比赛中,赢球数与输球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数为“正”,输球数为“负”,不输不
3、赢为“0”,那么一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情形?各小组充分讨论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上半场赢3球,下半场赢了2个球,那么全场共赢5个球,即(+3)+(+2)=+5。(2)上半场输3球,下半场输了2个球,那么全场共输5个球,即(-3)+(-2)=-5。由学生探求出两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然后总结法则。而在有理数乘法的教学中,我则采用如下方法来说明的:由一系列算式3x2=63xl=33xO=O3x(-1)=?3x(-2)=?看出:3x(-1)=-33x(-2)=-6.从而得出正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由此出发,进一步通过下列算式(-3)x2=-6(-3)xl
4、=-3(-3)xO=O(-3)×(-1)=?(-3)×(-2)=?看出:(-3)×(-1)=3(-3)×(-2)=6从而得出负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答案。接着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有理数相乘所遵循的规律——乘法法则。从以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我可以看出,对于“接受”的知识他们理解和掌握得很好。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利用新理念,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性学习,突出对问题的探究,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能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堂课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要因校、因人、因时、因课而定。接受是因为有接受的必要和前提,探究是由于有探究的
5、条件和可能。二者只有灵活运用才能体现虚实相配、平中见奇的教学艺术。二、补充与舍弃教材选择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既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照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由于学生、教师、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同一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便在情理之中。既应认真研究教材的教学价值,不轻易舍弃,又不迷信教科书,大胆创新。例如,教学有理数加法和乘法法则时,教材上是采用数轴引入运动情境的,我认为这样不妥。其一,运动时只规定了左右方向,却未规定起始点(即原点);其二,数轴上左右运动使学生晕头转向,尤其是在乘法中,对于时间规定了“现在前”为负,
6、更让学生一头雾水,难怪有学生出现(-3)×(-4)=-9的错误。我在教学时,借鉴了其它版本教材的做法,把这些内容进行了删改:教学加法法则时,我用学生们都熟知的足球赛的净胜球数引入,让学生思考一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会有哪些不同情形。这样对下面的讨论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且净胜球数远比教材中在数轴上左右运动更接近学生实际,更易被理解。教学乘法法则时,用一系列算式来引导学生得出法则(上面已谈到),而没有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这是因为我认为数学中的联系实际要避免牵强附会,否则会弄巧成拙。舍弃为补充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补充为舍弃填补了空白和不足。二者并重,才能体现取舍得当、高屋建瓴的
7、教学风格。当然,教材处理的原则远非以上二个关系所能囊括,但只有处理好了这二个关系,我们的数学教材处理便会有所依托。教材处理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方法因人而异,艺术有自身的规律,不敢越雷池半步,或者跳不出教材的束缚,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哪怕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特别是在一纲多本、一本常变的今天,对教材处理艺术的轻视、忽视甚至漠视,可能导致我们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