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04822
大小:6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小儿心脏直视手术超快通道麻醉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小儿心脏直视手术超快通道麻醉临床探究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直视手术超快通道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儿。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酴,应用静吸复合平衡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术中维持靶浓度分别为3〜6mg/L、2.5〜4.5ng/分,术中根据临床情况调整丙泊酴和瑞芬太尼靶浓度,间隔45〜60分钟追加维库溴胺2〜4mg。记录心率、心电图、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同时观察心脏复跳、心血管活性药的使用及术后恢复情况。
2、结果:与诱导前相比较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及劈胸骨时的HR下降显著(P<0.05);麻醉诱导期间SBP、DBP和RPP下降显著(P<0.01);该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45例,电击复跳2例;该组37例患者在ICU符合早期拔管条件,均在4小时以内拔除气管导管。ICU平均停留时间为(12.5±4.6)小时。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小儿心脏直视手术超快通道麻醉,术中维持平稳,停药后清醒快,早期可拔出气管插管,节约费用。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为进一步减少ICU留住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在以往心脏快通道麻醉技术基
3、础上,提出了超快通道心脏麻醉技术,联合静脉靶控输注技术,探讨术中管理,术后拔管,观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麻醉恢复的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入选标准:手术方式单纯,如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修补;心功能NYHAI〜III级,ASAI〜III级;无重要系统合并症,术前肺肝肾功能检查正常;无或轻中度肺动脉高压。一般资料:2006年〜2008年符合以上条件的患儿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12岁,其中室间隔缺损(VSD)32例,房间隔缺损(ASD)16例。麻醉方法:术前患儿常规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术前肌注东莨菪碱0.00
4、6〜0.001mg/kg,安定0.2mg/kg,入室肌注氯胺酮4〜6mg/kg,开放静脉后连接多功能监护仪,麻醉诱导采用瑞芬太尼1Ug/kg,异丙紛1.5mg/kg,维库溴胺0.lmg/kg,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8〜10ml/kg,频率14〜20次/分,吸入1%〜3%安氟醚。行右颈内静脉,左梭动脉穿刺置管。同进麻醉维持,输入患者年龄、体重、目标血药浓度(靶浓度),按药代动力学参数给药。丙泊酚、瑞芬太尼术中维持分别为3〜6mg/L、2.5〜4.5ng/分,术中根据临床情况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浓度,间隔45〜60分钟追
5、加维库溴胺2〜4mg,手术结束前约1小时停用肌松药。本组全部采用国产体外循环机,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开始,阻断主动脉,1:4温血停跳液主动脉根部顺灌使心脏停跳,每30〜40分钟灌注1次,维持ECG呈等电位线。体外循环期间血流降温至鼻咽温28〜32°C,体外循环结束使鼻咽温恢复至38°C,肛温恢复到36.5°C以上,及时检查血气及电解质酸碱平衡。观察指标:多功能监测仪监测血压、心率、呼气终未二氧化碳分压(ETC02)和Sp02o所有患者行颈内静脉、桡动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于术前(T0)、麻醉诱导(T1)、气管插管
6、(T2)、切皮(T3)、CPB前(T4)、CPB中(T5)、CPB后(T6)、关胸时(T7),记录心率(HR)、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02)。同时观察心脏复跳、心血管活性药的使用及术后恢复情况。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一般情况:患儿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12岁,体重12〜32kg,室间隔缺损(VSD)30例,房间隔缺损(ASD)16
7、例,手术时间2.2±0.6小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诱导前相比较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及劈胸骨时的hr下降显著(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