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20262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31
《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的结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猪肉的食用及质量安全的分析——唐岚通信学院08级电子信息工程3班20084904摘要——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与安全。猪肉是老百姓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猪肉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便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的内容,便是对猪肉的营养价值做出的详细介绍,以及怎样吃才能吃得健康、安全,猪肉的质量安全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关键词:猪肉营养安全对策正文:1:关于猪肉营养价值关于猪肉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老百姓家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大概就是猪肉了,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猪肉含有丰富的维他命B1,食用猪肉后可以补充体内不足的维
2、他命B1,可以使身体有力气。猪肉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因此易被人体充分利用,营养价值高,属于优质蛋白质,蛋白质的含量根据猪肉的具体位置而异。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猪肉在烹煮时可溶解出一些成味物质,这
3、些成味物质就是浸出物,包括含氮浸出物和非含氮浸出物。含氮浸出物包括核苷酸、肌苷、游离氨基酸和嘌呤碱等。浸出物的成分与肉的风味和滋味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含氮浸出物的含量对肉汤厚鲜味道的影响很重要,浸出物一般可促进食欲并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利于消化吸收。2:怎样吃才能吃得健康猪肉的吃法繁多。从营养保健角度说,以炖、煮、蒸为好,炸和烤最差。因为在炸、烤的高温下,肉的蛋白质会变性生成苯并芘等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故应尽量避免,烧焦的肉是不能吃的。煮烂的肉较易消化,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溶入汤中,汤不只味鲜,还富有营养,而且,经4~5个小时的炖煮,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能减少50%
4、以上。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猪肉应煮熟,因为成年人每天80—100克就可满足一天的需要。儿童每天50克即可。猪肉中含有维生素B1,如果吃肉时再伴一点大蒜,可以延长维生素B1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这对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增强体质,都有重要的作用。3:关于猪肉食用的安全问题。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猪肉属酸性食物,为保持膳食平衡,烹调时宜适量搭配些豆类和蔬菜等碱性食物,如土
5、豆、萝卜、海带、大白菜、芋头、藕、木耳、豆腐等。牛奶与瘦肉不合适同食,因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吸收,国外医学界称之为磷钙相克。只有当钙磷比在最佳比1∶1到1∶1.5之间,才能互相促进吸收。适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滞留的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对湿热偏重、痰湿偏盛,舌苔厚腻之人,忌食猪肉。猪肉虽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多食令人虚肥,大动风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胀腹泻
6、。对于脂肪肉及猪油,患高血压或偏瘫(中风)病者及肠胃虚寒、虚肥身体、痰湿盛、宿食不化者应慎食或少食之。一般入药均为猪瘦肉。4:猪肉的质量安全问题猪肉的质量安全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引起猪肉质量问题的有以下的几个原因:养殖户不够重视猪的生存环境,饲养环境较差,空气中co,尘埃,病原微生物可影响家畜的健康,同时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有害化学物质和废水,废气,废渣的不规范排放,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污染,家畜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有毒物质就会在体内蓄积,人们吃到的便是病猪肉。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殖户越来越依赖饲料带来的猪的疯长,盲目追求长得快,瘦肉多,省饲料
7、,而添加生长激素,兴奋剂,催眠镇定剂等违禁药物,猪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体重猛增,在这种方式下生长的猪自然猪肉的营养价值也成直线下降,而且激素的残留物会被吸收入人体,也不利于人体健康。饲养场滥用抗生素现象也相当严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包括B一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林可胺类的克林霉素等。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且其中90%都只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而作为饲料添加剂来使用。动物广泛使用抗菌素,同样会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原有的抗生素失去作用,导致动物细菌病难以控制。而且这些“耐药菌”极可能
8、通过食物或动物与人的接触传播给人,进而使人产生耐药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