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22653
大小:27.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关键词】异丙酚氯诺昔康无痛人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无痛的要求更高。实施无痛技术终止妊娠,可避免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又可使人流无痛,无不良回忆。但是作为用于无痛技术的药物常有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故选用镇痛作用强而呼吸抑制反应低的药物是麻醉医生所追求的。作为新型镇痛药氯诺昔康的应用,减少了麻醉药的用量,使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现以无痛人流的最佳药物配伍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0例为本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要求无痛人流的健康孕妇,年龄18~41岁,中位26岁,妊娠6~10周,均经尿绒毛膜性腺激素(H
2、CG)和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ASAⅠ~Ⅱ级,无呼吸道近期感染史,术前均服米索前列醇400mg。 1.2方法5 600例随机分3组,每组各200例。A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B组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C组为单纯异丙酚。术前均禁食8h,禁饮4h,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宫颈消毒后A组经静脉注入氯诺昔康8mg,15min后再缓慢注入异丙酚2mg/kg;B组先注入芬太尼0.05mg,再缓慢注入异丙酚2mg/kg;C组单纯注入异丙酚2mg/kg。术中根据患者对手术的刺激反应情况,追加异丙酚20~80mg,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术中观察患者情况,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镇痛效果、给
3、药剂量、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术后自行离床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3判定标准 镇痛效果以Ramsay评分进行评判。1分:受术者焦虑、不安、激动,4min入睡,对眉间轻弹反应迅速;2分:受术者合作、平静、定向力好,5min入睡,对眉间轻弹反应迟钝;3分:受术者仅对大声指令有反应,6min入睡,对眉间轻弹无反应。从麻醉起效后探查术前宫腔深度开始,至吸宫结束时为手术时间。麻醉起效后至受术者能清楚回答问题的时间,为清醒时间。吸宫结束至受术者自行离开手术床的时间,为自行离床时间。吸宫结束至受术者自行离开医院的时间,为自行离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
4、资料用χ2检验。5 2结果 2.1麻醉一般情况 3组间麻醉起效时间、异丙酚诱导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总量A组(109.95±10.5)mg/kg;B组(108.75±10.25)mg/kg;C组(145.35±10.65)mg/kg。A、B组比C组明显减少(P<0.01);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清醒时间A组(4.22±1.15)min;B组(4.31±1.06)min;C组明显延长(P<0.05)。自行离床及手术时间A组(22.56±5.6)min、(3.25±1.12)min;B组(21.7±6.2)min、(3.24±1.11)min;C组(25.27±8.1
5、3)min、(4.12±1.15)min;A、B组比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2.2麻醉监测结果 3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血氧饱和度B、C组有较大变化,经托下颌面罩给氧后缓解,A组变化不明显。见表1。表1麻醉期间各组呼吸循环数的变化(略) 3讨论5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其特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但是随着剂量的增加,呼吸抑制也随之加深,而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也有呼吸抑制作用,与异丙酚复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使呼吸抑制作用加深,给麻醉管理带来难度[1]。而氯诺昔康作为非甾类抗炎药既有直接镇痛作用,又能降低外周和中枢痛觉过敏从
6、而有可能降低组织损伤所产生的疼痛程度[2]。与阿片类药物不同,非甾类抗炎药不引起呼吸抑制、依赖性、镇静作用、肠蠕动减少或者显著影响血液动力学,和所有非甾类抗炎药一样,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干扰花生四稀酸代谢从而抑制各种炎症介质,尤其是前列腺素的合成是氯诺昔康镇痛作用的主要机制,这一机制也使得其在降低外周和中枢痛觉过敏方面起到一定作用[3]。此外,促进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释放可能是氯诺昔康的镇痛作用机制之一。短期应用氯诺昔康,副作用极为少见;临床治疗剂量范围内,剂量增加而不良反应未增加;由于其没有阿片类药物固有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等,使得其可以替代或部分替载电阻代阿片类药物或者和其联合
7、用镇痛。【参考文献】 1占晓利.异丙酚和氯诺昔康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浙江临床医学,2007,9(4):552. 25何瑛,袁昌政.氯诺昔康用无痛人工流产临床观察.中国药业,2007,16(7):54. 3杭东元,钱艇,钱燕宁.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和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江苏医药,2007,33(2):147.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