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doc

ID:13091304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浅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doc_第1页
浅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doc_第2页
浅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  论文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语文 目标 定位  论文内容摘要:通识教育已在我国高校中广泛开展实施,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撑点。厘清和明确课程定位以及解决其他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是大学语文实现其课程价值与意义的有效途径。    一.通识教育及其目标  现今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共识。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通识教育是西方传统教育理念,原意是指自由教育。上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起来。针对当时高等教育的日益专业化带来的弊端,他提出高等

2、教育应给学生一种人文的、科学的综合性的基础教育,使学生在进行划分越来越细的专业学习、研究之前对知识的整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后来通识教育的内涵不断被扩充和更新,目前还没有较为权威的定义。  但在谈论通识教育的目的时,国内外的专家有许多相通之处。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旨在让学生达到五个标准:(1)要有最起码的沟通与说服力;(2)对宇宙、社会、人类要有基本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能力;(3)在生活品质、阅历上有较宽的视野;(4)遇到进退两难时,在道德的选择上要有足够的明辨力;(5)在主修科目上应掌握问题的理论、方法与数据,未来可在较深基础上触类旁通,

3、以确切证鉴、下结论,甚至说服他人。[1]香港大学学者甘阳提出,“所谓通识教育,所谓generaleducation,就是commoneducation,commontowhat?commonto大学里所有专业的学生,就是要让一个国家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2]内地学者李曼丽指出,“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3]  大学的通识教育的关键点在“通”,是指在一个比较统一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贯通。学生不仅深入研究某一学科,也能了解其他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在知识面上做到既有

4、深度又有广度。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有开阔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分析。最终目标是培养思想广博开阔、人格健全的人,也就是全面的、自由发展的人。  二.大学语文是我国通识教育的核心之一  通识教育体系涵盖的学科众多,课程设置方面虽然有校级间的差异,但其数量是庞大的。一般的综合性大学,通常要开上百门甚至更多的通识教育课程,若计算全国高校所设置的,即使除去相同和相近的,数量也应该很可观。在这样众多的课程设置中,要选出那个是最重要的,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可以衡量的标准。  作为我国通识教育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大学语文的地位应该是比较特殊的。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的《第一版编写说明》

5、中开宗明义指出,“汉语文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3类课程,则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4]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5]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是前所未有的,充分

6、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事实上,现在的许多高校都在理科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一般来讲,大学语文的设置有这样几方面的目的:一是提高大学生母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三是培养高尚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等。  这样来讲,不论是从通识教育的目的出发,还是着眼于大学语文的自身特殊性,大学语文课都应该被放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  三.大学语文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应该在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阻碍着这一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师资的薄弱和短缺、课时量的减少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良推广等。这些问

7、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在不断改善。例如众多的知名专家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徐中玉教授、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南京大学的丁帆教授等,纷纷参与到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他们组织编订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资上的不足。唐山师范学院孙青春等人倡导创建“群星拱月”式课程体系以解决课时短少问题。东南大学建设的“大学语文·中国”网(http://www.dxyw.cn)、南开大学开设的大学语文在线(htt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浅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  论文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语文 目标 定位  论文内容摘要:通识教育已在我国高校中广泛开展实施,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撑点。厘清和明确课程定位以及解决其他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是大学语文实现其课程价值与意义的有效途径。    一.通识教育及其目标  现今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共识。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通识教育是西方传统教育理念,原意是指自由教育。上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起来。针对当时高等教育的日益专业化带来的弊端,他提出高等

2、教育应给学生一种人文的、科学的综合性的基础教育,使学生在进行划分越来越细的专业学习、研究之前对知识的整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后来通识教育的内涵不断被扩充和更新,目前还没有较为权威的定义。  但在谈论通识教育的目的时,国内外的专家有许多相通之处。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旨在让学生达到五个标准:(1)要有最起码的沟通与说服力;(2)对宇宙、社会、人类要有基本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能力;(3)在生活品质、阅历上有较宽的视野;(4)遇到进退两难时,在道德的选择上要有足够的明辨力;(5)在主修科目上应掌握问题的理论、方法与数据,未来可在较深基础上触类旁通,

3、以确切证鉴、下结论,甚至说服他人。[1]香港大学学者甘阳提出,“所谓通识教育,所谓generaleducation,就是commoneducation,commontowhat?commonto大学里所有专业的学生,就是要让一个国家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2]内地学者李曼丽指出,“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3]  大学的通识教育的关键点在“通”,是指在一个比较统一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贯通。学生不仅深入研究某一学科,也能了解其他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在知识面上做到既有

4、深度又有广度。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有开阔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分析。最终目标是培养思想广博开阔、人格健全的人,也就是全面的、自由发展的人。  二.大学语文是我国通识教育的核心之一  通识教育体系涵盖的学科众多,课程设置方面虽然有校级间的差异,但其数量是庞大的。一般的综合性大学,通常要开上百门甚至更多的通识教育课程,若计算全国高校所设置的,即使除去相同和相近的,数量也应该很可观。在这样众多的课程设置中,要选出那个是最重要的,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可以衡量的标准。  作为我国通识教育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大学语文的地位应该是比较特殊的。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的《第一版编写说明》

5、中开宗明义指出,“汉语文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3类课程,则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4]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5]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是前所未有的,充分

6、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事实上,现在的许多高校都在理科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一般来讲,大学语文的设置有这样几方面的目的:一是提高大学生母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三是培养高尚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等。  这样来讲,不论是从通识教育的目的出发,还是着眼于大学语文的自身特殊性,大学语文课都应该被放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  三.大学语文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应该在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阻碍着这一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师资的薄弱和短缺、课时量的减少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良推广等。这些问

7、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在不断改善。例如众多的知名专家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徐中玉教授、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南京大学的丁帆教授等,纷纷参与到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他们组织编订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资上的不足。唐山师范学院孙青春等人倡导创建“群星拱月”式课程体系以解决课时短少问题。东南大学建设的“大学语文·中国”网(http://www.dxyw.cn)、南开大学开设的大学语文在线(http: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