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析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科技信息基础理论研讨i式析对高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行感恩教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李静陶宏[摘要]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健全大学生人格,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进行感恩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其感恩意识,激发其感恩之心,并使之外化为感恩之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感恩教育感恩意识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高校的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的同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也迅速扩大.据统计.
2、在中国的普通高校中,有约50%的学生来自农村,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约为25%,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比例近10%.农,林,师范类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高,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在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初见成效,初步建立起由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新生人学"绿色通道"等内容组成的资助体系,另外还有针对西部特困生的诸多帮扶措施.社会各界的助学金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支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
3、和生活上的压力,体现了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毋庸置疑,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在学成之后能以实际行动答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并且怀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但是也有相当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认为获得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有的还会因受助名额有限而"争当"贫困生,甚至会抱怨资助金额太少,还有的获得资助后存在挥霍浪费的现象.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而且不懂得知恩图报,甚至当帮助过自己的人面临困境时也无动于衷.如被称为"爱心大使"的慈善歌手丛飞,十年间拼命工作,省吃俭用,资助了数百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读书,终因过度劳累
4、而病倒,最后连自己治病的费用也成了问题,但一些已经大学毕业的受助者,虽然有了不错的工作,也知道恩人身患重病,但却没有谁向恩人伸出援手,这暴露了某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意识的缺失,既是道德的缺失,也显示了教育的缺失.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当前学校教育往往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尚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在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扶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培养
5、其知恩图报,奉献社会的感恩意识.这种思想教育和引导既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需要,也是国家资助政策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的保障.二,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念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以至自觉施恩的人文教育过程.它旨在依托"以情动情"的方式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施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动.感恩教育包含三个层次:一
6、是认知层次,认知和了解自己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里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等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而部分受助学生知恩不图报,情感冷漠的现象也迫切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工
7、作中重视感恩教育,使青年学子养成知恩,识恩,感恩,报恩以至自觉施恩的行动.?首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其在受恩的基础上知恩,识恩,感恩并懂得报恩,能够唤醒传统美德在受助学生身上的回归,使他们摒弃冷漠,自私,功利等思想,可以培养他们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和气度,有助于其保持心理健康.其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内省内察,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和自然的恩赐,增进其社会责任感,促进内心的祥和宁静.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同样具有独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