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问答合订本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问答合订本

ID:9982783

大小:569.00 KB

页数:171页

时间:2018-05-19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问答合订本_第1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问答合订本_第2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问答合订本_第3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问答合订本_第4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问答合订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问答合订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迈向究竟解脱的宝藏图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答480增补问答合订本主讲人:空海(惟传法师•郭永进医师)学员汇集整理弁言编语空海(惟传)师父历经三十多年求道、觅道、修道,实际寻幽探访、勘察后重新画出荒芜已久的古仙人道迹——成佛之道的宝藏图——《阿含解脱道次第》,并且详尽开讲、演示其内容,希望能够协助众生早日、快速又安全的到达究竟涅槃、解脱自在的彼岸。台湾众多听闻《阿含解脱道次第》课程的学员、同修,在闻思深获法义,法喜充满之余,发心接力式的将八十四小时的《阿含解脱道次第》课程内容、语音档经由逐字听打,反复逐字校对,转换出超过百万字的文字稿,分享给学员。中国大陆

2、修学解脱道的学员,以这分文字稿为蓝本,抽丝剥茧的整理出六百条阿含解脱道次第问答,(今2010年年初又由一学员整理出480问答题,总计1080条问答题,480道增补题加在原每一章后面,现合钉为一本,使原来的600问答更加完整),其中每一条的问与答,都充分掌握到解脱道的重点、核心,不仅简洁、扼要,干净利落,而且条理分明易懂。学员用心至极,令人赞叹。结合海峡两岸解脱道学员通力合作的《阿含解脱道次第问&答》,真可谓成佛、解脱之道的“径中径又径”。感恩法界众多殊胜因缘的成就!人天长夜,宇宙黯闇,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人生所为何来?人生的意义在哪

3、里?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为什么……?林林总总好多的问题,静下心来看看《阿含解脱道次第问&答》怎么问?怎么答?大自然和谐生命协会解脱道学苑编辑群合十170《阿含解脱道次第问&答》目录序文第〇章前言第一章概论第二章善人、慈悲喜舍第三章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第四章惭愧心第五章亲近善知识第六章乐见圣贤第七章听闻正法第八章五阴第九章六入处第十章界相应第十一章四食第十二章受相应第十三章三法印第十四章四圣谛第十五章八正道第十六章缘起性空第十七章生信发出离心第十八章欲神足正精进第十九章正知正见第二十章持戒第二十一章守护六根第二十二章三妙行——身、口、意柔软第二十

4、三章出入息念第二十四章修四念处第二十五章五根、五力第二十六章善用七觉支第二十七章修习禅定第二十八章止观双运开智慧第二十九章十个结第三十章证果次第第三十一章最后的五大关卡170第三十二章涅槃、无为、空第三十三章成道、成佛、解脱自在第三十四章溶入一体世界第三十五章至人只是常——返璞归真第三十六章知足、感恩、大慈大悲170序文一、探讨真理实相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1.扩大心量,打开视野,放下过去的知见,归零,让自己从新再来。2.认真闻思,把修行的线路理顺清楚,建立正知正见,把握住方向。3.要有求真求证的精神。二、怎样理解“自净其意”?答:净化自己的意根,也就是净

5、化自己的心灵。清除错误的观念、知见,和贪、瞋、痴、烦恼,提升智慧,认清真理实相。三、十个结是怎么样来的?答:根本结——自我,设计出由“自我”衍生出来,由粗至细的十个结。同时设计出四个果位,让众生由浅到深的去断结、证果。四、怎样理解修行过程——点、线、面、虚空?答:修行从自己开始,个人是点,家庭是线,社会是面,法界是空间。五、修行是从“不知不觉”提升是什么?不知不觉是展现是什么样子?后知后觉?答:从不知不觉提升到后知后觉,再到先知先觉。不知不觉的展现是怨天尤人、怪东怪西。后知后觉是从别人的痛苦;别人的老、病、死里有所感悟。六、为什么要归零?答:归零就是把过去

6、错误的知见放下,超越原来的思想范围、思考模式、判断方式,重新认清佛法、真理。过去的我是、我能、我慢,统统归零,让自己重生、新生。让心变得很柔软,让贪瞋痴的心镜平整下来,能够如实看到真相。归零是让我们不带成见、不带偏见,没有贪瞋痴。归零是让我们打开无限的视野,如实看清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而解脱自在。七、为什么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答:因为我们常常被错误的观念所误导,但又不知道,背负着许多框框,把自己套住了。错误的观念都来自于自己的贪爱、抓取、无明,以至于颠倒梦想。八、什么是明心?什么是见性?170答:明心,就是开发明觉,让动荡的心停下来,静

7、下来,也就是醒过来。让心静下来,没有贪瞋痴,心如一面明亮的镜子。见性,见到三法印,见到大自然的法性、真理、实相。九、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必须符合什么条件?答: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远如此。十、为什么说净土就在当下?答:净土不在心外,不在他方世界,就在当下、现在。“心净佛土净”,内心的净化,贪瞋痴的止息才是真正的净土。十一、我们所有的不安,所有的苦来自哪里?答:来自于我们不了解三法印;不了解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被很多幻相所迷惑住。有抓取,不安、苦就产生了。第0章前言十二、什么叫迷信型、信仰型、智慧型的宗教?各占比例多少?答:迷信型:不断祈求各种

8、神、各种佛、各种菩萨加持、消灾、保佑、发财,占60%。信仰型: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