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講座筆記(十六)--《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宣明講座筆記(十六)--《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ID:9927096

大小:34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15

宣明講座筆記(十六)--《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_第1页
宣明講座筆記(十六)--《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_第2页
宣明講座筆記(十六)--《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_第3页
宣明講座筆記(十六)--《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_第4页
宣明講座筆記(十六)--《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宣明講座筆記(十六)--《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宣明講座筆記(十六)--《黃帝內經》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一、第一部分進入正文前,應方生對上幾篇的內容進行了回顧和補充講解。《熱論篇》、《刺熱篇》以及《評熱病論》等篇,是《黃帝內經》對於發熱疾病的代表性集中論述。發熱是一種常見病,每個人都經歷過。中醫講的發熱,不僅僅指用儀器(如體溫表)測出來的高於正常值的發熱,而是更重視病人的自我感覺(自覺發熱)以及醫生通過觸摸後的判斷。籠統來說,發熱的原因有外感和內傷兩種。人體有自身調節體溫的功能。這個功能主要通過“出汗”和“不出汗”得以體現。一個健康的人最重要的表現是頭腦清涼、腳底溫暖。中醫認爲,

2、頭圓像天,必須清涼,而且實際上人在頭腦清涼的時候也才能進行正常的理性思攷。而雙腳爲方,對應地,應溫潤厚實有力。身體內最熱的一個臟器是心臟。心臟將熱量傳導給小腸,小腸之下是膀胱,五行中小腸屬火,膀胱爲水,其水液來自於腎。小腸蒸化膀胱中的水,氣化後的水通過足太陽膀胱經被導引輸布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足太陽膀胱經稱爲人體的“藩籬”,循行路線最長,覆蓋了整個後背。皮膚下的這一層氣化之水,能夠起到調節人體溫度的作用:炎炎暑熱時,毛孔張開,水氣出來中和,通過汗液使體溫保持平衡;天寒地凍時,毛孔閉合,水氣收斂,肌膚得以保持溫熱,多餘之水通過小便的方

3、式排出。水液代謝是有一定的總量的,這也是爲什麽冬天的時候小便多,夏天的時候小便少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說,體溫是通過人體內的兩組臟腑共同工作而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另外,火性炎上,心火之所以能往下走,能夠溫暖小腸和整個腹部,完全是靠肺的肅降功能。如不小心着涼,人體表面的那層水氣遇冷凝結,人會感到皮膚表面拘緊,非常不舒服;再甚著,經絡阻塞,繼而造成惡寒、頭痛、後背痛、腳後跟痛以及骨節痛等問題。此時,人體調動自身能量至體表,以期將外寒趕走。在正邪交爭相持不下的情況下,人體表現出發熱的症狀。外邪有風寒,有風濕,有暑熱,有風溫和濕溫等等,不一

4、而足。外感多爲實邪,但也有例外。內傷的表現是,人體的水氣循環沒有問題但也出現了發熱現象。從前面的《刺熱篇》中我們知道,人體的五臟病變都可導致發熱。比如心火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人持續操勞、心身兩方面都處於疲憊狀態,此時心火過旺,火向上時造成口幹舌躁、口腔潰瘍,火往下時使得小腸火也更熱,兩火均旺,則會造成五心煩熱以及整個身體處於不怕冷但見高熱的現象。另外還有肝火旺等,不一而足。另外,女性在更年期,表現爲陰虛火熱,燥熱難耐,有發熱。另外,氣郁造成的發熱。像農村的麥稈發酵,可以郁出火來。另外,食積造成的發熱。如小孩喂養不當,易造成食積。

5、表現爲面黃肌瘦,掉發等。因此,醫生在問診時,一般遵循先問有無外感,如無,再問有無以上內傷的可能性。對孩子來說,通常不會有情志問題,因此食積的可能性較大。另外,還有勞風。勞風是勞動或房事過程中受風引起的外感病。另外,陽虛、陰虛、氣虛、血虛等也會造成發熱。舉例略。另有中毒、癆病(癌症、艾滋病等)造成的發熱。除了外感和內傷外,還一種“既有外感又有內傷”所造成的發熱。比如酒足飯飽後吹到冷風等。霍香正氣散(水)等藥可有立竿見影之神效。第二部分《逆調論》篇主要論述由於陰陽、營衛等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疾病,故篇名逆調論。主要情形有以下幾種:1、  

6、陰陽逆調而引起的寒熱- 病狀:其一、發熱而煩悶,但既不是因衣溫而溫,也不是因衣熱而熱。其二、自感寒氣內生,但所穿衣服並不單薄,也沒有爲寒邪所中。-原因:前者是由於陰氣少而陽氣勝。後者是由於這種人多痹氣,陽氣少而陰氣多,所以經常感覺身體發冷,像從冷水中出來一樣-評述:以上所說的兩種情況,都是由於自身陰陽失調所致,並不是外傷於邪氣而形成。如陰氣少而陽氣多,則陽勝而陰不足,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故熱而煩悶。若陽氣少而陰氣多,則陰勝而陽不足,陰盛生內寒,陽虛生外寒,故覺身寒如從水中出。此屬陰陽偏盛偏衰之證。2、  水火逆調而引起的肉爍、

7、骨痹-病狀:其一,四肢發熱,一遇到風寒,便覺得身如熱熏火燒一樣;其二、身體寒涼,雖近湯火不能使之熱,多穿衣服也不能使之溫,但卻不惡寒戰栗。- 原因:針對前者,這種人多因素體陰虛而陽氣盛,四肢屬陽,風邪也屬陽,四肢發熱,又感受風寒邪氣,是兩陽相並,則陽氣更加亢盛,陽氣益盛則陰氣日益虛少,致衰少的陰氣不能熄滅旺盛的陽火,形成了陽氣獨治的局面。現陽氣獨治,便不能生長,因陽氣獨勝而生機不全,所以凡四肢熱,逢風而熱得如炙如火的,其人必然肌肉逐漸消瘦。針對後者,這種人平素就腎水之氣盛,又經常接近水濕,致水寒之氣偏盛,而太陽之陽氣偏衰,太陽之陽

8、氣衰,則爲孤陰,孤陰不生,故腎脂枯竭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是水臟,主生長骨髓,腎脂不生則骨髓不能充滿,故寒冷至骨。其所以不惡寒戰栗,是因爲肝是一陽,心是二陽,腎是孤臟,一個獨陰的腎水,勝不過心肝二陽之火,所以不惡寒戰栗,這種病叫骨痹,病人必骨節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