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86341
大小:7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3
《使用2012新人教版教材的教学感受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使用2012新人教版教材的教学感受与思考从2012年秋季开始,我国城乡广大地区开始使用《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这一套新教材,作为大都市的广州当然不例外。这一套教材是由原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以下简称实验教材)修订而成,它融合了实验教材9年的经验做法,相信更适合每一位教师及孩子使用。一、丰富的图片内容,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我想每一位拿到本套教材的老师,都会有一个反应,书又变大了。诶,我觉得这与我们中国人的风格还一致的嘛?您看看,在2007年沈阳制作的“中华圆月”月饼,直径8.15米,厚20厘米,表面积52.14平方米,体积10.43立方米,重约1
2、2.98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月饼。在9月份刚结束不久的第七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他们也制作了一个世界最大点心“湘莲月饼”。看来我们的教育也走在了潮流的前例。(开个玩笑的)不过,这也是我们的孩子最喜欢的。看,里面的图相对实验版教材的图片,又大又好看,就像看一本故事书,能不吸引我们孩子的兴趣嘛?比如说在第一节准备课就用了两页的版面,借助“美丽的校园”的情境学习数一数。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是的,如果单纯说只是图片丰富了教材的内容,那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图片只是一个外表,内在的美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因此文字叙述是不可忽视的。本教材不但图文并茂,而且文字叙述准确是
3、它的一大亮点。还是以“准备课”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内容为实验教材的“数一数”单元和“比一比”单元的“比多少”内容合并而成。例题以小猪帮小兔盖房子为例,引导教师和学生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教材还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会用“谁和谁同样多”等语言来描述。二、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大家都清楚的知道,本次教材的修订由原来的“双基”变成了“四基”,即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落实。根据这一课程标准,我尤其要求自己在教学每一部分知识时要渗透各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符号思
4、想、模型思想、化归思想、推理思想、函数思想、统计思想、集合思想(包括一一对应)。例如,第17页的内容。教材中先呈现小猴和5一些随意摆放的水果,再将3只猴子和3种水果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再比较数的大小。在这里呈现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渗透了统计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学生通过分析,获得了“猴子与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猴子比香蕉多”、“猴子比梨少的信息。”接着引出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感受符号语言的简洁。(图一)同样,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注意加大思维含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例如
5、,第31页练习六的第2、3题就渗透了数学函数的思想。以第3题为例,它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写减法算式,直观感受原有4个笑脸与划去的笑脸、剩下的笑脸间的关系,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数相减得0的道理。这其实就是函数思想的渗透。(图二)在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方面。修订教材除了提供“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外,还注意设计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希望以此提示教师在课堂上多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如,5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35页用立体图形的拼搭活动,第44页练习九的第9题“拿出两张卡片,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6、”等,让学生通过探索寻找答案,经历过程并积累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图三)(图四)三、强调了前后知识的联系性。数学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环环紧扣,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才能有效地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又如,第21页让学生学习数的组成,第25页让学生学习用数的组成知识算出得数,这些知识都为后面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图五)(图六)(图七)四、教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过去,教师们在教学解决问题这一块总是觉得很难,不知道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其方法。新5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逐步的让学生学习并体会到要解决一个数
7、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教材一般用“怎么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教材一般用“解答正确吗?”提示。)从而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也是本套教材留给在坐的每一位教师最深的印象之一。(图八)五、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用好“成长小档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