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ID:9881115

大小:7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3

上传者:U-3335
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卷第3期[文章编号]1671—8178(2003)03—0017—03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思考饶红涛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文章结合自身实践就加强课堂教学互动,在言语互动、情感互动、激发兴趣、改革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课堂教学;言语互动;情感互动;学习兴趣;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19·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卷第3期在现代传播学术语中,观众、听众往往称为“受众”,他们只能接受单向传播的信息。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学生其实就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如同电视这一单向传播媒体一样,学生只能在限定的时间看预定的节目内容,没有任何主动权。学生受到权威的束缚,在情感、语言等方面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课堂气氛紧张,师生关系冷漠。这既不利于教师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能力的提高,更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双向互动式学习。互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等进行的交互活动、交互影响。双向互动式学习要求所有的学习者都可以既取又予,双向交流,从而使互动的个体在心理、生理方面,产生积极的变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互动主体的不同,有效的互动方式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三种方式[1]。其中师生互动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促进生生互动和群体互动。如何加强教学互动,笔者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一鼓励畅所欲言以“言语互动”为前提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主要表现为外显的言语互动和内隐的情感互动,以及对两者产生直接影响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其中,语言互动是师生良好互动的前提。依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演讲者”,学生则成了“沉默的羔羊”,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要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状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不仅表现在师和生之间,而且表现在老师和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和学生之间。因此,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开口说,可以是师问生、生问师、小组讨论、小组互评等,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对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所发现的问题,教师更应持欣赏的态度,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上的疑点。如果教者因怕学生提问打乱课堂秩序、耽误教学时间或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冷僻古怪自己答不上来难堪,而回避学生的提问或对学生的提问作一番含糊其辞的解答,实质上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扼杀。学生只有在提问得到教师的支持、赏识时,他们的思维才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才会有勇气在今后的学习中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养成主动探求、积极质疑的习惯。当然,要驾驭好学生课堂提问,教师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和不怕问倒的气魄。为了搞好双向交流,我们必须使教学内容尽量丰富些,比如,安排讨论课、辩论课、“记者招待会”、调查会、演讲课等,学生的胆子练大了,口头表达能力才可能提高。为了鼓励学生发言,将发·19·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卷第3期言情况计入平时成绩,发一次言记一分。同时,提倡学生挑战教师,记得有一次上活动课,一名女生就敢于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在竞争中,遇到一个比你强的对手,你会怎么办?我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遇到比我强的对手,我一不会退缩,二不会嫉妒,我会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争取赶上并超过他。我的回答平静自然,满堂掌声过后,同学们参与交流的积极性更高了。二充分尊重学生以“情感互动”为重点师生虽然每天碰面,但一般情况下,交往的发生状态主要是知识层面的“授——受”关系,而缺乏情感层面的交流。较理想的作法应该是教师在随时随地注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基础上,尽量增强感情交流。在课堂上,情感交流也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加强情感互动呢?1、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自我效能理论认为,合理的教师期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这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持乐观的看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及时地鼓励学生,对学生要给予更多的视线接触、更多的微笑和友好的表示,少批评指责,多赞同鼓励。2、以民主的氛围熏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采取灵活的策略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创设一种和谐、友好的教学气氛,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心理安定与自由。通过探究、设疑,使学生产生适度的焦虑和兴趣,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获得新知识并自我诱导创新。3、以“自我表现”激励学生。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并给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动脑、动手去获得答案和结论,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要收获和取得的进步,同时给他们自己纠正错误的机会。4、以移情的方式理解学生。要学会移情理解,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观察其内心世界与思考方式,各教学环节都在诚恳、开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5、以赏识的态度保护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2]。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需要教师加倍呵护。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保护学生积极的求异性思维,让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洞察事物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青年人的想象是丰富的,尽管带着主观臆测,有些甚至是虚假的、错误的,也应给机会让他们表达出来,从而激活其灵感,使其学习兴趣的选择性得到泛化,神经联系的突发性加强。教鲁迅的《祝福》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鲁四老爷还是四婶?还是卫老婆子、柳妈?在备课时,本想通过对凶手的辨析,引导学生得出“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封建礼教吃了祥林嫂”的结论。然而刚一发问,就有学生语出惊人:祥林嫂是自杀的,因此,就不存在凶手问题!对他这一打乱我预先教学设想的独到见解,我一没置之不理,二没“课后再说”,而是请他上讲台,摆事实,讲道理,同时鼓动其他同学针对其观点发表不同意见,展开辩论。结果,一堂被打乱了计划和步骤的课依然达到了教学目标,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三巧创激趣情境以“激发兴趣”为中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大,学习的动机越强,学习效果愈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1、激趣,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引介白居易考进士前被顾况赏识的戏:开初,顾况看到递来的诗稿《赋得古原草送别》署名“白居易”3字时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句时,马上赞叹“有这样的诗才,实在难得,就是走遍天下‘白居’也‘易’啊!”这样引介作家作品,既加深了学生对白居易的印象及对其诗才的敬仰,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2、引趣,巧妙创设学习“障碍”。课堂提问太难了,学生答不上来,会丧失兴趣;提问太容易,也会减弱兴趣,关键在于适度和巧妙。比如上完《项链》一课后,我给学生设置了3道“障碍”,首先让学生讨论:当得知项链是假的后,主人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项链是真的,主人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接着,我又让学生按设计的情境进行表演,然后展开讨论,最后续写。这样读、说、演、写结合,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综合运用多媒体,激发多元智能。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视听手段,激发形象思维;通过电脑制作,激发综合思维;通过网上作文、互访,激发写作兴趣等。4、引进竞争机制,巩固学习兴趣。学习竞赛·19·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卷第3期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上进心,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在课内,采取多种形式,如找中心句比赛、朗读比赛、口才辩论会等,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在课外,可以通过手抄报竞赛、作文、演讲比赛及文学社团活动等,强化学生竞争意识。四改革教学评价鼓励师生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既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要考察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必须改变传统评价中过于重视教师授课技巧的倾向,应该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更加关注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更加关注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对师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评价,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3]。教学评价也不能求全责备,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教学效果好,就应予以积极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广大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参考文献][1]陈桂生.教育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02.[2]郑爽武.教育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7.[3]王一则.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35.(责任编辑:刘想元)·19·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卷第3期PracticeandThoughtoftheMutualMotivationofTeachinginClassRAOHong-tao(MedicalDept.,Hubei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Xiaogan432000,Hubei,China)Abstract:Thisessaydiscusseshowtoenforcethemutualmotivationofteachinginclassfromtheverbalmutualmotivation,theemotionmutualmotivation,thearousingofthestudents’studyinterestandthereformofteachingevaluation.KeyWords:teachinginclass;verbalmutualmotivation;emotionmutualmotivation;studyinterest;teachingevaluation冯京与黄鹤楼平川第三位与黄鹤楼有联系的状元是冯京。冯京跟黄鹤楼的联系最为直接,但相关记载却是间接的。《湖北旧闻录》收有苏轼《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1首,诗曰: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履音空山。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原执鞭。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持归包裹蔽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令几年。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原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原注:《东坡居士集》)。诗题中的“冯当世”就是状元冯京。冯京是湖北人,且居于江夏(即今湖北武汉),对黄鹤楼及相关传说自然是十分熟悉的,但是冯京本人未留下与黄鹤楼相关的文字,他跟人讲的一位看守黄鹤楼老卒的传说的内容却通过苏轼的诗记载下来。冯京(1021-1094年)字当世,宋鄂州咸宁(今湖北咸宁)人,后徙居江夏。他是宋初名相富弼的女婿。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以“三元”及第。历任荆南府通判,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漕,翰林学士,先后知扬州、江宁府、开封府、太原府;神宗即位后入为御史中丞,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两人常在神宗跟前争辩,曾极力推荐苏轼、刘攽等人,并因此于熙宁八年(1075年)被罢去参知政事,出知亳州。后拜保宁军节度使,改知大名府、彰德府。元祐六年(1091年)五月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1094年)卒,享年74岁。哲宗亲自到家祭奠,赠司空,谥文简(《宋史·冯京传》)。他们两人都是大部分时间被排斥在地方为官,苏轼听冯京讲黄鹤楼老卒的传说当在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守父丧期满还朝,到四年六月被排挤出京任杭州通判(吕慧娟等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三卷)第223-225;《宋史·冯京传》)之前他们都在京为官的时候,离卢郢写《黄鹤楼》诗约90来年。·19·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卷第3期·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