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 的革命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 的革命

ID:9878576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3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 的革命_第1页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 的革命_第2页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 的革命_第3页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 的革命_第4页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 的革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 的革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钟启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摘要]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资源的开放式学习。“课程行动研究”是保障“研究性学习”得以实施、教师专业能力得以提升的基本策略。[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课程文化;课程行动研究[作者简介]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62)  一、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  现行的学校课程存在三个“断层”,这就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断层;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断层

2、;与现代学科发展的断层。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借助不同层次(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的课程标准的驱动,把改革的焦点放在了“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面。这是因为,支持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学习观”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传统的学习观是“输入一产出”,即单纯追求“知识传递”,追求教师如何把现成的知识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之中,以求得高效的产出。恰恰相反,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知识建构”,即主动的问题解决。所谓“学习”是学习者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从而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①在这个过程里,每个学习者都有一套对信息世界的

3、解读。教学的目标不再是教师知识独白地传递信息过程,而是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学生所正在经历的一切。学习作为建构知识的活动,一方面成为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另一方面还超越原有的个人化行为,成为群体合作的行为,成为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发展的契机。支撑这种学习观转型的理论基础形形色色。举其要者,起码可以列举如下几种。“整体教育”理论。“整体教育”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它是一种把焦点置于“关联”的教育: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关联”,身与心的“关联”

4、,种种学科知识领域的“关联”,个人与社区的“关联”以及左脑与右脑的“关联”,等等。②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具有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因果等功能,即所谓学术方面的能力;而右半球则是具有处理节奏、音乐、图片和想象等功能。在“神经语言程式学”看来,Q脑波提供的功能可掌握学习潜能,让左右脑同时相互运作。席尔威斯特(R.Sylwester)的“全脑学习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原则应该是:(1)着重引导学生的知识技能,而非精确地计算强加在学生身上的知识技能;(2)鼓励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非强制学生框架在现成的分类系统之中;(3)重视叙述式的信息内容,而非解说性的文本。“加速学习”

5、(AcceleratedLearning)倡导者科林·罗斯(ColinRose)举例说,“当你正在听一首歌,则左脑的工作是处理听到的歌词,而右脑则是处理歌曲的旋律。”由于左右脑共同运作,使我们在情绪高亢时,容易记忆所有的信息。一个好的学习系统有一个共同点,即能够借助音乐、节奏、诗歌、照片、感觉、动作等方式,激励左右脑所有智慧和感觉,使学习更加快速。(“多元智慧”理论。加德纳(H.Gardner)在他的《心智结构》(1993)中提出“多元智慧理论”,强调人类的心理能力至少应当包括如下种种智力:语言智慧、逻辑一数学智慧、空间智慧、肌体运动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内省智

6、慧、自然观察智慧、存在智慧以及道德智慧等,这就汀破了对传统“智商”的迷信,使人们从“智力是与生俱来的,难以改变”的智力一元论中解放出来。多元智慧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每个人都具备所有智慧元素;大多数人的智慧可以发展到本身胜任的水准;智慧通常以复杂的方式统合运作;每一项智慧都有多种表现智慧的方法。事实上,早在1912年,美国就有专家对什么是“智慧”给出了五项定义:(1)抽象思考的能力;(2)适应环境的能力;(3)适应生命新情境的能力;(4)获得知识的能力;(5)从既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取教训的能力。最后,“智慧”的定义被精简为“一个基本的能适应生命中新问题和新情境的能力”

7、。传统上根据智力测验所界定的智慧,只是在概念上窄化到适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这是无法适应生命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境的。“全语言”理论。“全语言”(Wholelanguage)的“全”是“完整性”、“统整性”之意,是对教育中的“孤立”、“片段”的一种反动。古德曼(K.S.Goodman)说,“全语言是一套完整的读与写的课程,它运用真实的、可信的文学及书本,让学习者能掌握自己的读与写。全语言同时提供教师和学习者一个新的角色,以及教与学关系的新观点。全语言重申在课程中结合自然与社会科学问题解决的重要,让学生发掘他们自己的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全语言课堂是一个学习民主的社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