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63146
大小:1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8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1、 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2、 国际贸易竞争的要求。3、 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国际通用的语言。4、 顾客的要求和评价。5、 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需要。6、 建立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素质的需要。7、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需要。8、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领”。企业间的竞争成为质量的竞争,质量保证和质量认证已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二、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企业:使企业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质量体系与国际
2、接轨,获取顾客信任的通行证。提升企业信誉与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取得宣传效益。有利于增加市场竞争力,发展新客户。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工作效率。质量的控制水平明显提高,降低质量成本,取得经济效益。改进产品过程与服务的品质,获得顾客的满意。个人的经验转变为企业的技术并加以储蓄。有利于去粗取精,冲刷掉陈旧的、不好的管理习惯。有利于内部沟通与协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企业能持续成长,达到永续经营的目的。员工:心怀[荣誉感]工作。团队意识增强。工作效率与绩效增加。产生成就感和受尊重感。个人与公司一起成长。三、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3、要求:要满足企业和顾客的需要。要考虑到风险、成本和利益方面的需要。必须结合产品类别的特点建立质量体系。必须结合企业的特点建立质量体系。质量体系的建立要具有系统性。四、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领导重视;结合实际;坚持质量第一;突出有效和实用。坚持两点论:★有一种责任感与紧迫感。★准备打“持久战”。坚持“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的指导思想同时做好三个角色:★树立为用户服服务的强烈意识。★处理好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做好本职工作。建立与实施总体同步推进树立全局的系统观念(体系着眼,要素着手)学会抓主线★产品质量特性的保证能力。★企业自我完善机制的
4、有效建立。坚持改进五、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5.1体系的策划与设计(第一阶段)1领导决策:了解采用ISO9000族标准的重要作用。结合企业实际分析对照。高层领导统一认识并做出决策。确定是否需要外部咨询指导。2组织落实:落实机构和人员。 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在高层管理者中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成立贯标领导与工作机构。资金和物质条件。☆培训☆工作条件的保障☆文件编制的消耗☆咨询与认证费用☆有关人员的奖励3、制定计划(见附表):4、培训:a)基础知识与导入培训。b)八大管理原则与条款培训。c)质量体系文件编写方法培训。D)内审培训。5、确立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a)
5、质量方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B)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6、对比分析,合理剪裁:a)企业诊断、现状调查和分析。b)选择质量体系要素。7、确定组织结构及管理职责8、配置资源:a)人力资源和专业技能。b)设计和研制设备。c)制造设备。d)检验、试验和检查设备。a) 仪器、仪表和机算机软件。5.2编制质量体系文件(第二阶段)质量手册(QulityManual):阐述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程序文件(Procedure):描述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所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的活动而规定方法的文件。 作业指导
6、书(JobInsturction):对具体的作业活动给出指示的文件。质量计划(QulityPlan):是针对某一项目或合同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记录表单(RecordForm):用以记录活动的状态和所达到的结果的文件。2、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的数量和详细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和类型。过程的复杂程度和相互关系。员工的能力。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的需要。ISO9000条款要求内部质量体系需求公司内部现有文件相关法规需 求 3、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制作流程质量体系的实施和运行(第三阶段)体系实施的教育培训。加强组织协调。对质量体系
7、的实施进行监督。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审。5.4、质量体系的调整、保持和完善(第四阶段)在实施质量体系时,管理者应能保证体系持续的质量改进,实现顾客满意和持续的质量改进是企业各级管理部门所追求的永恒主题。将每次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改进的起点,采取纠正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体系的有效性。六、建立ISO9000质量体系的基本思想 1.涵盖性:制度须有涵盖性。 2.合理性:制度合理可行,具有说服力。 3.落实性:符合要项规定,一一落实执行。 4.有效性:适切有效的制度执行。 5.客观性:须以客观证据显示并执行。6.预防性:注重“事前防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