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

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

ID:9748052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7

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_第1页
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_第2页
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_第3页
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_第4页
资源描述:

《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黄玉国,申勇,丁文元,张为【摘要】[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前后压迫的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7年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7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8~52个月,平均21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术前评分平均9.6分,术后3、12个月评分平均13.5分、14.3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12个月JOA平均改善率56.8%、63.5%。[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为治疗前后压

2、迫的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充分解除颈髓压迫并重建颈椎稳定性,提高临床改善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管狭窄;内固定;椎管成形术;植骨融合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临床常见,由于颈髓前后压迫致症状严重,如何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本科2001年2月~2008年8月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74例上述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53例,女21例;年龄43~72岁,平均58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7个月。  1.

3、2临床表现  本组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发僵,手精细动作差,行走不稳、踩棉花感和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Hoffmann征阳性等。其中胸腹部束带感41例,上肢放射痛35例,Spurling征阳性29例,Babinski征阳性52例,踝阵挛19例,括约肌功能障碍12例。  1.3影像学检查  本组术前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赘形成等。其中发育性椎管狭窄57例,Pavlov比值<0.75,节段性颈椎不稳19例。颈椎MRI显示颈髓前后受压呈“串珠样”改变,合并颈髓变性14例。黄韧带增生肥厚等

4、所致退行性椎管狭窄17例。颈椎CT显示后纵韧带骨化(OPLL)5例。其中发育性椎管狭窄合并单间隙椎间盘突出13例、两间隙29例、≥3间隙15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PLL)2例;退行性椎管狭窄合并单间隙椎间盘突出4例,两间隙6例,≥3间隙7例,其中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PLL)3例。  1.4治疗  对耐受力良好的53例先行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病变严重侧为开门侧),术中注意保留C2伸肌止点,之后仰卧位行颈前路椎间盘摘除,Cloward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两间隙及以上前方压迫则行开槽椎体次全切

5、除减压、髂骨或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耐受力较差的21例则先行颈后路手术、1周后再行前路手术。术后24h去除引流戴颈托离床活动,根据病情尽早进行颈项肌功能康复训练,颈托固定3个月。  本组患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后植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恢复无丢失。4例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经系统康复治疗后缓解,日常生活不受影响。JOA术前评分平均9.6分,术后3个月、12个月平均13.8分、14.3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JOA平均改善率56.

6、8%、63.5%。  3典型病例  患者,女,61岁,主因四肢麻木,双下肢行走不稳、无力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诊断:(1)脊髓型颈椎病;(2)发育性椎管狭窄(JOA术前评分9),于2004年10月17日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先行颈椎后开门椎管成形术,之后仰卧位行前路减压C5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术后3个月JOA评分13、术后1年JOA评分14,日常生活可自理。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4。图1术前颈椎侧位X线片可见颈椎曲度变直、椎体骨赘形成、C5、6椎间隙变窄、Pavlov比值<0.75图2术前颈

7、椎MRI可见C3、4、C4、5、C5、6椎间盘突出,C5、6颈髓前后受压、变性图3颈椎前后路手术后1年侧位X线见椎管扩大、钛网及钛板位置良好图4颈椎术后1年CT平扫见椎管开门良好,内置物位置良好4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由于颈髓前后受压、椎管内的储备空间消失、多节段受累致病情严重、病变广泛,此时脊髓已处于高危状态需及早手术干预,但手术减压时易造成脊髓继发损伤。因此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将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1]。手术目的在于直接、彻底地解除脊髓致压物、恢复正常的脊髓形态和有效的椎管容量并重建颈椎稳定性。但单纯前路

8、或后路手术难以达到上述目的。Kao[2]认为如果病变累及两个节段时,单纯前路减压植骨或后路椎管成形术疗效受到一定限制。Balabhadra等[3]认为前路减压的范围相对局限,合并黄韧带肥厚等狭窄因素时彻底减压较困难。臧磊等[1]总结32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经单纯前路减压术后,由于椎管狭窄因素依然存在致疗效不佳,再次行后路椎管成形术仍可获得一定疗效。说明经后路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