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的修法

ID:974659

大小:7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0-23

菩提心的修法_第1页
菩提心的修法_第2页
菩提心的修法_第3页
菩提心的修法_第4页
菩提心的修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菩提心的修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的修法分三,一、菩提心的重要性;二、菩提心的基础——四无量心的具体修法;三、菩提心的修法。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第二个内加行的修法是发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法说起来十分简单,但做起来却是非常不容易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放下自私的心。但是,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的自私心已经串习得太久太久,这个习气对我们来说是根深蒂固、极其浓厚的。积重难返,想立即将其铲除,自然绝非易事。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就是先修慈悲心。我们为什么那么自私?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没有慈悲心,不为他人着想,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己打算。如果真正生起了比较强烈的慈悲心,菩提心也自然而然会大功告成,没有那

2、么麻烦,没有那么困难。很多修法都是有诀窍的,掌握诀窍以后,就不那么难了。如果没有诀窍,让你当机立断地放下一切自私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利益众生的事业当中,一般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无论有多大的难度,我们一定要去做。  菩提心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因为,无论修净土宗、禅宗等大乘显宗,或是修密宗,其出发点皆是菩提心,这是它们的共同基础。  比如念佛人希望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也要取决于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认为轮回很苦,不愿意轮转其中,要到极乐世界去享受,他往生的目地只是为了自己的享受,这就已经南辕北辙了。因为修净土法门,也需要四个条件,其中的菩提心已经荡然无存,又怎么能够往生呢?  禅宗讲明心见性

3、,为什么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要做什么?其实,明心见性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转法轮度众生。如果没有考虑度化众生,仅仅为了脱自己的生死,希望能够大彻大悟,就不是大乘佛教里的禅宗,只能是小乘法而已。  所以,一切的大乘法都需要以菩提心作为基础,密宗当然也需要。没有菩提心,所作所为的因从根本上就已经错了。倘若因地不正,必使果招曲迂,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  真正发起无伪的菩提心,就会不讲任何条件地付出一切。菩萨的要求就是这样:自你发心学大乘佛法以后,就不允许为自己打算。  有人会反问,我们现在都是普通的凡人,不为自己打算,自己的事情又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地答复:如果你放下自己的

4、事情,一心一意地投入,无条件地付出。那么,自己的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成办,这毫无疑问。对此,有很多公案可以证明,历代高僧大德的传记无不是最佳的例证。所以现在一定要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所有大乘佛教的基础,不发菩提心就无法修大乘法。无论是大乘法或小乘法,在法的本体上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比如,念一句六字真言“嗡玛呢巴美吽”,是大乘法,还是小乘法,或是密法呢?在它的本体——这六个字上面,并没有大乘小乘的差别,如何来区分大小乘呢?就是要看你的动机,即你为什么要念六字真言。  若是为了得到世间的名誉、财产、健康、长寿等而念此观音心咒,就既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而只是世间法;  如果你念诵的

5、目的是为了解脱,但只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解脱,没有为其他众生着想,这个六字真言的念诵就是小乘法;  如果你念六字真言时,没有求世间法,而是求解脱;不但是求解脱,而且不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了天下一切众生的解脱而念,那么这句六字真言就是大乘佛法;  在这种发心的基础上,若具备了密宗所讲的殊胜见解和修法,如一切法本来清净和生圆次第的修法,以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去念六字真言,那就是密法。  这样,六字真言便有了从世间法到密法的各个层次的差别。六字真言就是这六个音节,其上并没有这些分别,念出来的是同样的发音,但是由于动机、目的的不同,就导致各种差别显现于其上。  同样的,在佛像前供一盏灯,是大乘法,

6、还是小乘法?若不看动机,便说不清楚。如前所讲,若是为了得到健康长寿等而供灯、烧香、拜佛,就通通和解脱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世间法;如果是为了自己的解脱,就是小乘法;如果是为了一切众生的解脱,就是大乘法;若再有密宗的智慧和修法,那就是密法。  在一盏灯的灯芯、油和供杯上,是分不出大小乘的,在所供奉的佛像上也同样不能区分。如果是以菩提心供养阿罗汉,就是大乘法;如果发的是世间的心(健康、长寿、发财、工作顺利),即使供养密宗的普贤王如来等,还是世间法。所以,法本无高下,关键在于发心,由于发心的不同,其结果也有着天壤之别。这相当重要。  在座的各位中也有许多人曾听闻过密法,接受过灌顶,也有很多是念

7、佛或坐禅的人。那么,现在我们回头看一看,当你去接受灌顶时,是出于好奇心?还是觉得接受灌顶后,就会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收获?你是为了脱自己的生死,还是为了一切众生?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念佛人也是一样,你一心不乱地祈祷阿弥陀佛,为的是什么呢?还有,心里不起任何杂念的修禅人,你的目的又是什么?请大家都回头反省一下。  或许很多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那么,无论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或是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则根本不是大乘法。你自以为得到了灌顶,实际上没有。灌顶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