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关于名实-言象意关系论述中的信息认识论思想

中国哲学关于名实-言象意关系论述中的信息认识论思想

ID:9678223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中国哲学关于名实-言象意关系论述中的信息认识论思想_第1页
中国哲学关于名实-言象意关系论述中的信息认识论思想_第2页
中国哲学关于名实-言象意关系论述中的信息认识论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关于名实-言象意关系论述中的信息认识论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关于名实言象意关系论述中的信息认识论思想中国哲学关于名实言象意关系论述中的信息认识论思想摘要: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关于名与实、言与象、言与意、象与意之间的不完全同一的差异性关系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名与实、言与象、言与意、象与意之间相互转化和生成的普遍被中介,以及在中介中普遍被改变和建构的性质。这样古老的哲学思想与当代信息认识论所揭示的相关思想直接相通。  关键词:中国古代;名实;言象意;信息;认识论.L.  中图分类号:B2 意同样必须扬弃象的中介得意在忘象。我们不能不承认,王弼的相关观点是十分深刻的。在此,他已经清晰地意识到不同认识形式之间的相互表征乃是一个信息

2、变换、再生和重构的过程,因此,人们需要通过必要的扬弃中介的认识途径而获得相应的真值性认识。只不过,王弼的相关理论还仅仅停留在人的主观意识活动的领域之中,他并不真切地明白只有通过特定的实践活动,并通过不断反复的认识过程才能够有效地达到对中介所可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予以合理性扬弃,从而使人们获得的认识结果更接近事物的真谛。.L.  这里我们将王弼的相关论述予以转引,以便于读者更清晰的把握和分析: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  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  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  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

3、  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存言者非得象者也;  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  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  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  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其实,早在王弼之前,中国古代哲人就对言、象、意间的既统一又游离的复杂关系进行过深刻的论述。《周易系辞上》就曾借孔子的话说: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是圣人  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  卦以尽情伪。  只不过,在上述引出的周易的这段话中,孔子并不曾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原则贯彻到底,他主张通过圣人的立象设卦便可以达到去伪和尽意。

4、  然而,无论是立象,还是设卦,都是在言和意之间又增加了中介环节,其所可能产生的畸变、扭曲、重构、转引和比附的程度都有可能增多。所以,圣人之立象设卦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法则。    五、欧阳建《言尽意论》体现的自在信息和认识的语言中介论思想    西晋哲学家欧阳建(约公元269~300)著《言尽意论》,探讨了名实、言意之间的关系,其中所阐释的众多深刻思想都与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中的相关思想相吻合。  首先,欧阳建认为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不依赖于人们的言或称而存在,人们的言或称也不能改变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并且,客观事物在其自身的运动变化

5、中无时不在自发彰著着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在此,欧阳建不仅看到了事物自身的客观存在性,而且看到了事物自发显示的关于自身的信息的客观存在性。这一观点无疑与当代信息哲学中关于自在信息的理论直接吻合。他写道:    夫天不言,而四时行焉;形不待名,而  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然则名之于  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  欧阳建认为,虽然客观事物及其自发显现是不依赖于人们的言或名(称)的,但是,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言或名(称)却是必不可少的。正是相应的语言和概念成了人们认识和把握对象的现实中介。另外,欧阳建还十分清晰地辨明了,虽然语言概念不是认识对象自然具有的名或

6、称,而是人们通过主观约定而产生的,但是语言概念(名或称)却不可能脱离其所表征对象的具体内容而获得意义。他写道:    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  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辨物,则鉴识不显。  鉴识显而名品殊,言称接而情志畅。原其所以,  本其所由,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也。  欲辩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  欧阳建还进一步通过形与影关系的类比,揭示了语言概念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并通过对语言概念与其表征对象的统一性关系的论述,批驳了当时流行的言不尽意说,而主张言无不尽。他写道:    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  形存

7、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苟其不二,则言无  不尽矣。吾故以为尽矣。  其实,人们的认识既然通过了语言概念的中介,那么,这个中介和它表征的对象的内容便不可能达到完全绝对地同一,其间必然存在某种程度的言不尽意的情况,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将言与意或名与实绝对的割裂。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语言概念和它表征的信息内容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在此,我们应当坚持的是:言与意的可尽与不可尽的统一;名与实的有差异性和可对应性的统一;中介的建构和虚拟性与认识对象内容的可表征与可认识性的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