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

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

ID:278129

大小:154.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07-17

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_第1页
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_第2页
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_第3页
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_第4页
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 刘军平(武汉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 湖北 430072)   摘要: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语义范畴入手,探讨了中国译学的名与实。作者首先提出,中国哲学的范畴应该作为中国译学基本范畴的观点,而不应该过分依赖欧洲中心主义的模式;接着作者审视了从先秦到魏晋时代的语言哲学与中国翻译的形而上的历史渊源,重点研究了孔子、名家、老庄道家,以及魏晋玄学的语言哲学对翻译的影响。同时,对中西名与实的契合与异同作者也从翻译学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名与实;范畴;翻译;语言哲学   The Name and Nature 

2、of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Liu Junping (Dept. of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Proceeding from the semantic categories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the present paper has explored

3、 the name and nature of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First and foremost, author proposes that the paradigms of Chinese philosophy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 used as its disciplinary matrix without depending too much on the Euro-centric mo

4、dels; secondly he examines the metaphysical links between Chinese linguistic philosophy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pre-Qin period to Wei and Jin dynasties, with special focus on Confucianism, the School of Names, Daoism and School of Metaphysic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5、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nd relationships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has made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the affin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s conception of name and nature. Key words: name and nature; paradigm; translatio

6、n; linguistic philosophy 作者:风魔1  2007-6-1301:06 回复此发言 2回复:从哲学的名实、言意之辨看中国翻译1.导言 语言文字是最带有民族性的的东西,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洪堡特语)。各国的翻译理论都深深根植于本国的历史结构和特定的文化土壤中,中国的译学理论自然也带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中国翻译理论不能忽视这样一个语言处境:现代汉语语义空间的二元构成。此二元构成指的是:有汉译西方概念语义的基本词汇所构成的语义空间和承续古汉语概念语义的基本词汇所构成的语义空间。这两大块语义空间同时并

7、存于现代汉语界。尤须提及的的是,随着翻译理论引进日益繁荣的今天,西方翻译理论话语几乎主宰了中国翻译学。比如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多元翻译系统,操纵,改写,意识形态,文化转向等在中国翻译理论界中已形成一套有效的翻译理论范畴。毫无疑问,这些范畴极大的拓展了译学的研究空间。然而,以中国语言哲学命名的一套语义系统,如文,道,气,名,实,言意论,形神论,意境,风骨等古代汉语词汇构成的范畴却“缺席”当代翻译理论。不仅如此,比较、整合、交汇贯通中西翻译理论的工作也显得势单力薄。“中国立场”在西方话语强权的压力下纷纷“置换”为“西方立场”。这种失语症迫使我

8、们不得不对当前这一状态进行思索和反思。对当下在缺乏中国译学范畴的背景下,纵向的继承和发展显得日益重要。本文试图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清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语义的命名,以反省和推进对中国传统译学范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