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6883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中学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学体育课是中学教育总论文联盟.L.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因此,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体育课中的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两大载体来让学生领悟、感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德育的沐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高中阶段总体目标规划 高中阶段是
2、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学校这一时期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与目标,指导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教学工作,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系统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做社会好公民教育、劳动观念和爱护公物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开阔和创新意是教育等几个方面内容,这应该成为高中阶段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在体育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各个学年都能得到充分而具体的体现,从而与学校整体教学形成合力,为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发挥体育的促进功能。 二
3、、各阶段、各学年德育教育目标 在明确了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总体目标和实施原则后,应将其与高中各年级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各学年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作为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切实地贯彻在各学年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实践提出如下学年德育教学目标: 1.第一阶段:(高一年级)高中生活的适应期 由于学生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对周围环境比较陌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对不熟悉,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也不是很了解;同时初中阶段各学校的要求又不统一,故上课时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小心翼翼,能克制自己,大多较守纪律。
4、但其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上重文轻体的影响,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够,只不过为了给教师留下好印象而应付上课。有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教学形式、方法、要求和教学特点更是认识不够,上课表现的死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那些上课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看示范,并能完成练习、体育基础好的学生也不愿意表现,班团干部亦不敢大胆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制定这一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时,要针对上述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优点逐渐使之克服缺点,使其思想步入正轨。 (1)明确课堂常规,加强考勤检查,对体育课认识不清的同学,要通过教育,端正其认识; (2)培养严格的
5、纪律性。要学生明确纪律的重要性,纪律是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的保证。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如果抓不好,以后出现混乱局面就不易收拾。 (3)明确体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在学生时期的作用,对个人学业的影响以及对终身发展的作用 (4)通过整修操场布置和收还器材、规划场地,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习惯。2.第二阶段:(高二年级)高中生活的转折期 由于学生对周围的环论文联盟.L.境比较熟悉,思想上容易松懈,课堂上随便,注意力不集中,有个别迟到、早退现象;有些技术好的学生看不起技术差
6、的学生,而技术差的学生有压力,产生自卑感,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的微妙而紧张;在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选其爱好或擅长的练习,而忽视全面锻炼和发展;由于了解《体育合格证》的内容,一些对达标、考试、考勤不能正确对待,为了争分,个别人甚至弄虚作假。 制定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目标时,应结合第一阶段目标及实施情况,充分考虑学生思想上的反复性,宜具体指定如下目标: (1)继续抓好组织纪律性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 (2)采用比赛法并结合考核课对学习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公平竞争、实事求是、尊重裁判、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3)合理组织教学
7、,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学生关系; (4)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3.第三阶段:(高三年级)人生道路的选择期 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已经熟悉,对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方法已基本了解,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规律,自觉遵守纪律,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问题是技术好的学生不愿再做简单练习,而技术差的学生对较复杂的动作产生畏惧心理,同时由于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选择,表现出各种心理行为。 制定这一阶段的目标时,宜侧重以下几点: (1)技术教学采用分组练习。对于技术好的学生不断提高要求,提倡开拓和创新,开发研究创造意识;对于技术没有掌握的学生
8、,了解情况,因材施教,耐心辅导,克服他们的自卑感,提高自信心,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品质; (2)继续鼓励学生互帮互学,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 (3)结合实际典范,讲清体育对学习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条件,自觉进行体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