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和盐的性质》学案

《碱和盐的性质》学案

ID:9546021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碱和盐的性质》学案_第1页
《碱和盐的性质》学案_第2页
《碱和盐的性质》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碱和盐的性质》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碱和盐的性质》学案班别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复习Ca(OH)2、NaCO3的化学性质。2、熟悉SO42-、Cl-的检验方法。二、实验过程:1、探究Ca(OH)2的化学性质实验名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1、Ca(OH)2与HCl的反应(叫做_____反应)。Ca(OH)2稀HCl向Ca(OH)2滴加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加稀HCl至恰好变为无色为止。2、Ca(OH)2与CO2的反应澄清石灰水用吸管向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呼气3、Ca(OH)2与盐的反应:(1)Ca(OH)2与CuCl2的反应CuCl2向盛有CuCl

2、2的试管中滴入Ca(OH)2(2)Ca(OH)2与FeCl3的反应FeCl3向盛有FeCl3的试管中滴入Ca(OH)2(3)Ca(OH)2与Na2CO3的反应向盛有Na2CO3Na2CO3的试管中滴入Ca(OH)22、探究盐的化学性质(1)BaCl2与H2SO4、CuSO4、Na2CO3的反应。实验名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BaCl2与稀H2SO4的反应向盛有稀稀H2SO4H2SO4的试管中滴入BaCl2滴入BaCl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然后再滴入稀HNO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BaCl2与CuSO4的反应CuSO4向盛有CuSO4的

3、试管中滴入BaCl2滴入BaCl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然后再滴入稀HNO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BaCl2与Na2CO3的反应向盛有Na2CO3Na2CO3的试管中滴入BaCl2滴入BaCl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然后再滴入稀HNO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1:方程2:实验归纳1:SO42-的检验方法:滴入几滴__________,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___________,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表明物质中含有SO42-。(2)AgNO3与稀HCl、NaCl、NaCO3的反应

4、实验名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AgNO3与稀HCl的反应向盛有稀稀HCl稀HCl的试管中滴入AgNO3滴入AgNO3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然后再滴入稀HNO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AgNO3与BaCl2的反应向盛有BaCl2的BaCl2试管中滴入AgNO3滴入AgNO3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然后再滴入稀HNO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AgNO3与Na2CO3的反应向盛有Na2CO3Na2CO3的试管中滴入AgNO3滴入AgNO3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然后再滴入稀HNO3

5、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1:方程2:实验归纳2:Cl的检验:滴加几滴__________溶液,如果能产生一种不溶于_________的白色沉淀,则该物质中就含有Cl-练习:1、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aOH、Ca(OH)2和H2SO4三种无色溶液,可选用()A.紫色石世局试液;B.碳酸钠溶液;C.氯化钡溶液D.无色酚酞试液2、区别O2、H2、C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3、证明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应选用的试剂是()A、烧碱溶液B、稀盐酸C、纯碱溶液D、石

6、灰水4、下列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氨味的是()A、氯化钾B、硫酸钾C、尿素D、硫酸铵5、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A、紫色石蕊试液B、盐酸和澄清石灰水C、无色酚酞试液D、PH试纸6、可用于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的试剂是()A、氢氧化钙溶液B、盐酸C、氯化钡溶液D、氯化钠溶液7、只给你酚酞请鉴别出NaOH、H2SO4、NaCl三种无色溶液?8、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易变质,试用2种简单方法加以验证(要求说明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