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

ID:9516509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_第1页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_第2页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_第3页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_第4页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政治参与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话题,其处理的好坏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公众环境政治参与对于整个环境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公众环境参与的理论、现状和对策进行梳理,希望能对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民社会;环境政治参与;环境意识    刚刚结束的2008年两会提出了政府机构的改革,拟建大部制的政府模式。其中就将先前的环保局提升为环保部,足以看出我国政府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表明,仅仅依靠市场和政府干预,仍无法从根本

2、上解决环境恶化的问题。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尤其离不开公众参与。西方国家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证明,公众、政府、企业共同保护环境是一种最可持续的三位一体模式。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之前以被众多学者讨论和研究过,而公众作  为一个群体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参与则被谈之甚少。    一、理论假设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公众对政府环境政策和公共环境管理的参与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总体上说,这些研究基于以下两个层面的基础性理论假设。  一是非政府组织或团体的积极发展可以成为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有益补充,并

3、有利于促成一种“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化政治管治格局。  二是基层公众的合法有序政治参与及其制度化将会不断推动一种公民自我组织与管理基础上的公民社会,并终将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集中在如何通过政府引导下的公众环境政治参与,来有效应对我国正在和即将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难题。通过公民自身各种途径的参与来共建一个和谐的、共享的、可持续的社会。    二、理论及法理依据    (一)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公众  按照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表达的观点,国家之所以产生是来自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同意。“我们每一个人将自己的权利让渡给一个共同体,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其自身及

4、其全部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政府的权力是公众赋予的,公众对于政府决策就有参与的权利。政府只是环境公共信托人地位,公众参与环保是自身的权利,政府和部门有义务回应和予以保护。并且,政府行使这一权力之时,也可能会滥用这一权力,使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害。  (二)公众参与制度的法律依据  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利在法律上也是有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41条规定:“中华人

5、民共和国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与此规定相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和控告”。为保障这一权利,公众享有法律规定的知情权。该法第11条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1条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

6、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三)环境公民权理论  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作为共同利益相关的一方,公民有正当的理由在其利益受到侵害前或后主张自己的权益。  (四)政治参与的功能理论  政治参与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权力平衡机制的“杠杆”,国家权力有着不断扩张的强大惯性,如果缺乏制约将会吞噬整个社会肌体内部的自组织系统和自治能力。这时候就要以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构成外在的平衡力量,而“民主的政治参与可以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稳妥地矫正政府的行动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之间的矛盾”。公众的参与会对政府产

7、生不容忽视的压力,对其决策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三、我国公众环境政治参与现状    笔者通过南京市和山东省内等几个市的调查发现我国公众的环境政治参与存在以下诸多的问题:  (一)公众的环境满意度与环境政治参与水平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就山东省的情况来说,虽然公众环境满意度相对较低的济南和聊城的确拥有比较高的环境政治参与水平,但环境满意度最高的威海的公众环境政治参与水平却最低,而公众环境满意度较高的青岛具有最高的环境政治参与水平。  (二)城市现代化程度似乎并不是决定公众环境政治参与水平的唯一因素  青岛较高的经济现代化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提高

8、公众的环境价值意识和政治参与要求有着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