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tlif与plif的治疗效果对比

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tlif与plif的治疗效果对比

ID:9494787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tlif与plif的治疗效果对比_第1页
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tlif与plif的治疗效果对比_第2页
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tlif与plif的治疗效果对比_第3页
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tlif与plif的治疗效果对比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tlif与plif的治疗效果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TLIF与PLIF的治疗效果对比  腰椎滑脱症是指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其中一个腰椎的椎体相对与邻近的腰椎向前滑移,即为腰椎滑脱。中重度腰椎滑脱症是指腰椎滑脱移位大于25%,患者可并发椎管窄或椎间盘突出[1,2].目前针对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式观点不一,本研究对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中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在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的68例中重度腰椎滑脱症

2、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LIF组与PLIF组。TLIF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2.5±9.2)岁,病程0.5~7年,平均病程(3.5±2.7)年。滑脱节段:L4/5,27例;L5/S1,8例。PLIF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3.8±8.9)岁,病程0.6~8年,平均病程(3.6±3.1)年。滑脱节段:L4/5,26例;L5/S1,7例。入选标准:①腰椎MRI示均为单节段腰椎滑脱;②按Meyerding分级法Ⅱ度及以上滑脱;③经3个月以上保守

3、治疗而无明显疗效。排除标准:①排除腰椎肿瘤或侧弯等疾病患者;②中央管骨行狭窄患者;③有腰椎内固定手术史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与滑脱类型上基本无差别,统计无显着性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俯卧位,腹部垫高悬空。以病椎椎间隙为中心作一纵行正中切口,剥离棘突、椎板的肌肉,保留棘上与棘间韧带,于滑脱椎间隙上下椎体处按人字脊顶点定点植入双侧椎弓根钉。咬骨钳进入椎管,剥离硬膜囊,切除上下关节突部位,复位滑脱椎后,于减压侧切除上下关节突与部分椎板,扩大神经根管,经椎间孔进入椎间盘后壁,十

4、字切开纤维环,在术野良好的情况下取尽椎间隙髓核组织,刮除椎间隙上下终板软骨。将之前取出的自体椎板与关节突骨咬成颗粒状,并填塞入椎间隙。置入香蕉型椎间融合器,并安装术侧连接棒,同时复位滑脱椎体,适度加压,确保融合牢。放置负压引流管后缝合切口。  1.2.2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俯卧位,暴露方式与TLIF相同,显露出棘突、双侧椎板至双侧上下关节突根部,突出侧显露至横突,在C臂X线机透视下在滑脱椎体间隙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同时复位滑脱椎体。咬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突与双侧椎板,根据病变范围,去除黄韧带,清理硬膜外脂肪,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

5、管。与纤维环后壁作一圆形切口,清除髓核与软骨终板,植入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同TLIF),双侧连接棒固定锁紧。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  1.2.3术后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5d,术后48h拔除引流管,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开始主动直腿抬高活动,1个月后带腰围下床活动,开始康复训练并避免剧烈运动,术后定期检查。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②根据椎间隙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椎间隙高度的的变化;③采用Suk标准[3]比较两组患者椎间融合时间与椎间融合率。④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随访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Osen;s)表示,采用t检验

6、,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术式手术指标的对比: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8.74±24.17)min,BLIF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37±34.28)min,两组比较,TLIF组手术时间较BLIF组明显缩短(P<0.05).同时TLIF组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亦明显低于B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椎间隙高度平均值均有明显增加,且两组高度基本一致,无显着性差异(P>0.05

7、).术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均有一定程度的缺失,但TLIF组缺失程度明显低于BLIF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椎间融合时间与椎间融合率的比较:TLIF组患者术后6个月1例植骨失败,植骨融合率为97.14%(34/35),椎间融合时间为(3.23±0.78)月,BLIF组患者术后6个月3例植骨失败,植骨融合率为90.91%(30/33),椎间融合时间为(3.57±0.78)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