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加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加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ID:947653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右美托咪定加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_第1页
右美托咪定加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_第2页
右美托咪定加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_第3页
右美托咪定加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右美托咪定加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右美托咪定加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术后恢复期躁动是常出现于全麻患者的不良反应,恢复期躁动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开胸手术的危险性,以及导致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目前较多研究显示,疼痛是导致恢复期躁动的主要原因。因此缓解术后恢复期的疼痛是减轻术后躁动的主要方式。针对恢复期躁动,临床常采用安定、瑞芬太尼等镇静剂和吗啡等镇痛药物联合使用,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麻醉后躁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这类结合用药会诱发产生呼吸抑制或耽误复苏等不良反应。地佐辛是混合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比吗啡、度冷丁这类纯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偏向低,引导身体产生依赖的能力有限,在临床上普遍

2、用于全身麻醉的术后镇痛,且其不良反应少。而作为美托咪定的活性右旋异构体,右美托咪定具有镇痛,抗交感焦虑和镇静的作用,具有更好的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的选择性,并对患者仅有较弱的呼吸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将探讨联合使用镇痛、镇静药对缓解恢复期躁动情况的影响,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或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指导临床科学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书前提下,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全麻开胸手术(食管癌,肺切除,

3、气胸)的ASA分级Ⅰ或Ⅱ级患者共19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48例。分别为0.60mg/kg的右美托咪定组(DE组)、0.12mg/kg的地佐辛组(D组)和等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ED组)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临床选择病例的排除标准为:①服用肾上腺受体阻滞药的患者;②药物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患者;③心动过缓的患者。  1.2研究方法:四组患者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采用多功能监测仪监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心电图(ECG)。面罩吸纯氧后,进行麻醉诱导:先依次静脉匀速注射0.50mg/kg的阿曲库胺,0.

4、05mg/kg的咪达唑仑和1.20μg/kg的瑞芬太尼,后进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新鲜氧流量为2L/min。靶控静脉输注3.60-5.00mgkg-1h-1的丙泊酚,4.00-8.00μgkg-1h-1的瑞芬太尼和余量的阿曲库胺0.12-0.25mgkg-1h-1进行麻醉维持,气管插管后插入气囊导尿管。DE组、DED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min时静脉注射0.60mg/kg的右美托咪定,继静脉输注0.50μgkg-1h-1至关胸手术开始时,D组、DED组于关胸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2mg/kg,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min开始至关胸

5、手术开始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1.3数据采集:监测记录麻醉前(T0)、气管拔管后5min(T1)、10min(T2)、20min(T3)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采用Ramsay评分评价法,记录患者拔管后的恢复期躁动情况。躁动程度评价标准见表1。1-2分为中度躁动;2-3分为轻度躁动;3-4分为正常;4分以上可为过度镇静。并记录每组恢复期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发生情况。【表1】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

6、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四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以及呼吸恢复时间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2血流动力学比较:四组患者在T0时SBP、DBP、HR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T1-T3时间点与T0比较,SBP、DBP、HR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E组、D组和DED组的T1-T3时的高血压,心动过速情况有显着降低(t=3.6

7、46,P=0.001;t=2.442,P=0.022;t=2.376,P=0.0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DE组、D组比较,DED组的降低效果更明显(t=2.418,P=0.021;t=2.245,P=0.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恢复期均无低血压、心动过缓等情况出现。见表3。【表3略】  2.3躁动程度及其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C组的全麻恢复期躁动程度较其他药物组明显,具有显着差异。与C组比较,DE组(X2=50.890,P=0.010)、D组(X2=44.212,P=0.040)和DED组(X2=53.672,P=

8、0.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