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究

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究

ID:9475078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究_第1页
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究_第2页
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究_第3页
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究_第4页
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维生素D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究  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Dbindingprotein,VDBP)属结合蛋白清蛋白家族,主要由肝脏合成,由肾小球滤过,可被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有文献报道肾脏也分泌少量的VDBP[1].近年研究者们发现VDBP可转化为一种强效的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F),从而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2].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可见,许多细胞表面都有VDBP结合[3].Mirkovic'等[4]的研究第一次证实了尿VDBP是独立于蛋白尿的一种肾小管间质损害生物标志物,并且出现于炎性反应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早期。糖尿病肾病

2、(diabetiephropathy,DN)作为2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除常见致病机制外,有研究表明慢性炎性反应在DN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5],而巨噬细胞是介导肾脏炎性反应的关键细胞。Chomol/L,或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排除标准:(1)合并尿路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者;(2)伴有肿瘤、心功能衰竭、T2DM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3)近期应用肾毒性药物或摄入高蛋白食物者;(4)妊娠、哺乳期及服用避孕药物的女性。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DiabetesAssociat

3、ion,ADA)2007年指南推荐的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3个亚组:正常清蛋白尿组(UACR<30mg/g)、微量清蛋白尿组(UACR30~300mg/g)和临床清蛋白尿组(UACR>300mg/g)[14].同时选取该院门诊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纳入标准:均接受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证实为糖耐量正常。排除标准:(1)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肝肾疾病者;(2)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病史者;(3)近期无高蛋白食物摄入史;(4)妊娠、哺乳期及服用避孕药物的女性。本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受试者

4、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生化指标:受试者清晨空腹(禁食12h、禁饮8h)抽取静脉血5ml,1h内离心分离上清液送至该院检验中心测定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血尿素(URE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蛋白(ALB);留取晨清洁中段尿20ml测定尿微量清蛋白以及尿肌酐。其余血样及尿样1h内离心,取上清液冻存-40.0℃冰箱,3个月内测定VDBP(ELISA法,中国优尔生公司)。(2)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

5、):固定专人采用同一测量工具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BMI.(3)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eGFR〔mlmin-1(1.73m2)-1〕=186.3〔SCr(g/L)〕-1.154〔年龄(岁)〕-0.2030.742(女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4组一般资料比较健康对照组男10例,女10

6、例;正常清蛋白尿组男12例,女10例;微量清蛋白尿组男11例,女11例;临床清蛋白尿组男10例,女12例,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94)。4组年龄、TC、BM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HbA1c、SCr、UREA、TG、HDL-C、LDL-C、ALB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4组血VDBP水平比较健康对照组及正常、微量、临床清蛋白尿组血VDBP水平分别为:(44.83±15.65)、(312.25±29.57)、(330.92&plusm

7、n;49.28)、(338.30±50.05)mg/L,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9.42,P<0.01);其中正常、微量、临床清蛋白尿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微量及临床清蛋白尿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2.34组尿VDBP水平比较健康对照组及正常、微量、临床清蛋白尿组尿VDBP水平分别为:(5.26±1.34)、(8.93±3.17)、(15.19±3.38)、(21.48±7.00)mg/L

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66,P<0.01);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