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芒硝四黄散加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脂肪液化的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芒硝四黄散加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脂肪液化的疗效 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切口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是脂肪细胞受损破坏液化的过程,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脂肪液化虽不是细菌感染,但会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使切口愈合时间延迟,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据有关文献报道,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为6.92%[1],近年来随着妇产科剖宫产率增加、高频电刀的应用以及肥胖人群的增多,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显着增加.2010-05-2012-12,我们应用芒硝四黄散外用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脂肪
2、液化18例,并与切口局部换药治疗1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36例均为河北省新河县中医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84±1.9)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3例;纵切口12例,横切口6例;伴肥胖9例,中度贫血2例,术后咳嗽2例;妊娠期高血压1例,妊娠期糖尿病1例.对照组18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96±2.2)岁;初产妇13例,经产妇5例;纵切口10例,横切口8例;伴肥胖7例,中度贫血2例,术后咳嗽1例;妊娠期
3、高血压1例,妊娠期糖尿病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①切口脂肪液化[2]:表现为切口有较多黄色渗液,挤压切口渗液内含油性脂肪滴,切口皮肤不红,排除切口感染,渗出液细菌培养连续3次无细菌生长.②切口脂肪液化超过7d以上者.并排除以下几种情况:患有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内外科疾患,眼压高及青光眼患者,有支气管哮喘者,严重血液病,高敏体质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切口局部换药.将患者液化处切口提前拆线,局部敞开,清除部分脂肪坏死组织,充分引流.用凡士林或碘伏纱条填塞切口,定期换药,保
4、持局部清洁,待几次换药后肉芽组织新鲜,行蝶形胶布牵拉固定,继续换药,密切观察切口处无渗液,并配合局部理疗促进切口愈合. 1.3.2治疗组予芒硝四黄散外用配合VSD.拆除液化部分缝线,剪去坏死组织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及甲硝唑液反复冲洗切口及切口周围组织,将输液器管每隔1~1.5cm剪数个侧孔(侧孔的多少与脂肪液化的多少有关),侧孔直径约3mm,并将切口周围皮肤擦干净,包裹引流管侧孔塞于切口内,切口不加压、不留死腔,引流管不可成锐角,上覆盖无菌纱布,贴上透明膜覆盖切口及引流管,保证其密闭效果,透明膜应粘贴在切口边缘外3cm以上. 然后采用芒硝四黄散(药
5、物组成:黄连20g,黄柏20g,黄芩15g,大黄20g,以上中药混合研末,过200目筛,加芒硝80g混合均匀),用无菌纱布包裹成与脂肪液化切口大小一致,放在医用透明膜上,用腹带加压固定.需定期检查贴膜边缘是否翘起,需及时替换.引流管末端与负压吸引相连,治疗压力在16.67~33.33kPa(125~250mmHg)左右[3],连接后可见引流管明显塌陷,贴膜下是真空环境,无游离气体积聚,引流管内立即就有渗夜引出.如引流管被阻塞,可以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若反复冲洗无效,要及时更换材料.为确保引流管通畅,定期检查,如负压过小,则引流无效;如负压过大,则引
6、流管内壁紧贴,创面的密闭性和适当的负压是治疗的关键.一般中药外敷3~5d,每2d更换1次.同时1~2d更换1次负压器,引流3~6d,每日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如引流液明显减少,可拆除透明膜,检查创面的肉芽组织是否新鲜,据切口大小和患者要求,可行切口换药或行二次缝合手术. 1.4切口愈合标准切口已经闭合,无渗液,切口可承受一定张力,不再开裂.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组患者均无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18例,平均换药次数(7.2
7、8±1.15)次;术后10~23d愈合,平均(17.52±3.23)d.治疗组18例,应用芒硝四黄散配合VSD时间为3~6d,平均4.13d.去除芒硝四黄散配合VSD后,其中15例采取切口换药治疗,平均换药次数(4.97±1.06)次;6~18d愈合,平均(13.83±2.86)d;另3例采取二次缝合术,7d后切口拆线,切口为一期愈合.2组切口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剖宫产术是终止高危妊娠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剖宫产术已经成为保
8、障孕妇及围生儿安全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和肥胖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