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讲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讲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

ID:9409250

大小:231.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4-30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讲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_第1页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讲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_第2页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讲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_第3页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讲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_第4页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讲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讲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讲般若者,这是说明般若体。什么是般若?《大般若经》说:“一切法自性皆空,即以空无自性为性”。“一切法不舍自性,如是遍知”。“一切法,非一切法所行故,无知无见”。般若是无形无像,故名无知无见。非有为法,非苦、空、无常、无我所行之处。“一切法与一切法,非合非离”,这是说明实相般若体,与一切相是非合非离的关系说。“一切法非增非减,非染非浄”,这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实相般若。“非流转,非有流转法,非尽非有尽法”。这是说明非生死流转法,亦非有尽生死法,是无尽法。“非有集法,非有灭法,非有起法,非有尽法”也就是非

2、是生灭有为法。“非有变坏法,非无变坏法法;非右贪嗔痴法,非无贪嗔痴法”。“非常非无无常:非作者,非使作者”。“非断非常;非有边非无边”。“非见趣,非见趣断,非爱非爱断;及非善非非善”。“观一切法空而不舍离众生”,所以般若真空,是无取、无著、无染、无相、无愿、无生无灭是般若,上以否定的方式说明实相般若。诸法实相,就是般若。般若是梵语,意译为智慧。非是一般的聪明智慧,是绝对平等一真法界的真理。此平等无有分别的般若自体,是人人本具的觉性,也就是本觉真如,是名实相般若自体。此本觉真如体中,离有,离无,离亦有亦无,离非有非无。此本

3、觉真如体,决定非有,非无,非一,非异,非断,非常等,是名为离四句绝百非,名为般若自体,亦名本觉真如。此般若体,虽说是有,见不到摸不着,无形无相,但不说没有。若说是无,然经下文又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是不无。于此平等法界理中,离有离无虚妄的缘虑,而是平等一味常现。虽离真俗二谛之言说,然真俗二谛恒存。如《金刚经》说:“如来说诸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是实相者,即非实相,是名实相”。“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笫一波罗宻

4、,是名笫一波罗宻”。“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诸心,皆是非心,是名为心”。“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法相”。“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由于俗谛从缘所生,无有实体,说是幻有。由幻有故,说名为空。此幻有的空,也就是真谛的空体,所以说体不异故。不异者,即是不相舍离

5、,因为真空不离幻有,从缘生幻有不离真空,其体亦不异。所以说真谛的空而非无,故不断灭,俗谛幻有而非有,故不常在。波罗密多者,这是说明般若的作用。波罗密多,意译就是“到彼岸”。到彼岸,就是菩提智果,或者说为涅槃。密多意译为离,或是到义,也就是用般若观慧,照了诸法自性本空,断除一切障染,能离生死此岸,渡越苦海,到达菩提智果的彼岸。又以般若慧观照了诸法自性本空理,资助一切善法生长,而逐渐使觉行增胜,乃至觉行圆满而至究竟。名为般若波罗密多。般若心经者,是《大般若经》的思想中心,是故略称《般若心经》。佛陀于49年说法度化众生中,用了

6、22年的时间说般若法门,总称为大般若经,也称为是般若时。就从大般若经自身系统,及其部类来说,以菩提流支写的《金刚般若经论》第一卷里就告诉我们有八部般若。八部般若者,第一、就是《大品般若》;第二,是《放光般若》;第三,是《光赞般若》;第四,是《道行般若》;第五,是《小品般若》;第六,是《胜天王般若》;第七,是《文殊般若》;第八,就是《金刚般若》。八部般若,是根据般若的内容和说法的形式,归纳成为八部。再从般若经出现来说,是《道行般若经》出现得最早。其次是《大品般若》和《金刚般若》,以及其余的般若陆续地问世,最后出现的才是《大

7、般若经》,这就是般若经在印度发展过程。然而,传到中国来,是在东汉灵帝时。第一位外国法师,名叫支娄迦谶,首先翻译出了《般若道行品经》,后来题名为《道行般若经》,这是中国翻译般若经的起始。其次,就是当时中国的一位居士,后来也出家了,名叫朱士行,翻译出了《放光般若经》。后来,鸠摩罗什(也是外国的法师)翻译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金刚经般若》,以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有《护国仁王般若》等经。这种翻译工作一直进行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于是《般若经》已经盛行中国达到了顶峰。人们风靡一时,都来学习研究《般若》思想。后来鸠摩罗

8、什法师把龙树依据般若性空缘起,所作《中论》、《十二门论》,以及提婆所造《百论》,也传译到中国。因此在中国既定了三论宗的基础,又加大弘扬般若性空缘起思想的力度,形成了七家五宗般若派别。直到唐朝三藏玄奘法师,博览群经,感觉到唐朝以前所翻译的经典义理有不周之处,发心探源究底,故有西行取经之行。玄奘大师游学印度十七年,回来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