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

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

ID:9132072

大小:4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_第1页
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_第2页
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_第3页
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_第4页
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杨建生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可译性及其限度问题是翻译研宄中一个核心问题。毋容置疑,不同语言之间是可以进行转换的,但同吋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有吋原文的可译性较小,甚至是完全不可译的。以往的可译度研究主要聚焦于语言和文化的层面上,本文从文本间性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可译度问题,通过具体的例证,来阐释说明文本间性理论对提高翻译可译度的具体途径和积极意义。关键词:翻译;文本间性;可译度;作者简介:杨建生(1974-),男,湖南泸溪人,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翻译AnIntertextualPerspectiveonL

2、imitsofTranslatabilityAbstract:Theargumentupontranslatabilityandlimitsoftranslatabilityisoneofthekeyissuesinthehistoryoftranslation.Obviously,itistotallypossibletotranslatesomethingfromonelanguageintoanotherlanguage,whileitissometimesdifficultorevenimpossibletotranslatedu

3、etothedivergenceoflinguisticsystemandrespectiveculture.Thestudiesoflimitsoftranslatabilitywereconductedmainlyfromtheperspectiveoflanguageandcultureinthepast,whilethispaperisintendedtoapproachsuchproblemfromanintertextualperspective,tryingtoexemplifythesignificanceandwayso

4、fachievingbettertranslatabilitywiththeguideofintertextuality.Keyword:translation:intertextuality;limitsoftranslatability;1.引言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曾说过:在.一定程度上,任何事物都是KT译的,但是翻译的过程,往往会伴随许多困难。卡特•福特则明确指出:翻译中存在的不可译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语言的不可译性(linguisticuntranslatability),二为文化不可译性(culturalu

5、ntranslatability)。以往对文本可译度的研宄也大多都聚焦于语言和文化的层面上(陈登,1996;邱懋如,2001;陈光祥,2003;张宏瑜、陈友军,2011),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了探讨.语言语法结构的差异,2.词义范围的差异,3.语义表达方式的差异,4.社会文化的差异。随着文本间性理论被引入翻译领域,不少学者(蒋衍松,1994;许均,2003;陈大亮,2004)开始从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的视角来研宂翻译问题,从而为文本的可译度研宄开拓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然而,文本间性研究一直局限于文学批评。虽然,近年来此种状况有所改观,文木

6、间性研宄开始在语篇分析,尤其是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在翻译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以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的文本间性理论來探讨文本的可译度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其限度,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为提高文本的可译度,达到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有效转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2.文本间性理论2.1文本间性的内涵文本间性,又称互文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克丽斯蒂娃(K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捉出的。具体而言,文本间性指的是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一种性质。克里斯托娃的文木间性理论,主要聚焦于文木与文本之间的

7、衍生、相生、游移、互证、归并的漂浮过程。文本间性理论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既彼此肯定又相互否定,它倡导思维的发散性、关联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它将所有文本统统解放出来,它不仅反对二元对立,而且超越了局限于意识领域的主体间性观,由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同构,将主体间性拓展为文本间性,将狭隘空间扩大成广阔空间。因此,文木间性的价值在于文木之间的异质性和对话性,文本间性的翻译研宄不仅需要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融会贯通,更需要把相关学科领域的思想资源汇集到一起,融为一体,这样的多元视角必将会使我们的翻译研宄更加宏观,更为深入。2.2文本间性的分类在对文

8、木间性的内涵有了明确了解之后,有必要对文木间性的种类有个大致的了解。迄今为止,不少学者对文本间性的分类做了许多尝试。首先,詹妮(Jenny,1982)把文本间性分为“强势”文本间性和“弱势”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