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堵车中的经济学问题

交通堵车中的经济学问题

ID:9131934

大小:73.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8

上传者:U-991
交通堵车中的经济学问题_第1页
交通堵车中的经济学问题_第2页
交通堵车中的经济学问题_第3页
交通堵车中的经济学问题_第4页
交通堵车中的经济学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堵车中的经济学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交通堵车中的经济学问题本文主要以经济学,并侧用城市管理建设学,社会管理学等知识对堵车这一越演越烈的社会问题做出全面的分析,对其产生的后果作出了评估,并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个人意见以及合理的解决措施。,供学习和研宄使用,己的信息,关键词堵车经济学城市建设学环保F06AEconomicsinTrafficJamWANGLei(HubeiWuchangExperimentalMiddleSchool,Wuhan,Hubei130061)AbstractThispapermainlyuseseconomics,andwithurbanmanagementandconstructionscience,socialmanagementandotherknowledgemakesacomprehensiveanalysisoftrafficjamsthatsignificantsocialproblems,hasmadeitsassessmentoftheconsequences,andputforwardindividualopinionsandreasonablesolutionsforthisphenomenon.Keywordstrafficjam;economics:urban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 1形成堵车现象的原因1.1机动车数量的急剧上升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从300万辆到400万辆,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现在机动车数量已接近500万辆,这一速度在世界史无前例,数量将仍以高速攀升。在经济方面的飞速发展让人们拥有Y买车的能力,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让人们拥有了买车的需求,这两者结合导致私家车的数量急剧攀升。不仅如此,社会的发展也让公车的数量急剧增加,与私家车相比,公车具有“账单巾财政埋单”的优势,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许多无需使用车辆,用互联网甚至电话解决的事情,人们也倾向选择开公车处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人们对车的需求不断增加,车的数量也呈现出高速上升的旺盛势尖。1.2公共交通发展的优势被淡化公共交通是减轻堵车现象的一把利器,然而许多管理上的不当导致这把利器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以北京为例,近年来,随着北京对公共交通投资逐年增加,先后有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建成运营,公交线路及里程也在同步增加。此外,北京市还对公共交通采取补贴的方式,吸引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受各项政策的刺激,北京居民公交出行的比例也由2003年的28.6%上升到了38.9%。可是北京的交通依然不顺畅,原因是公交专用道规划不合理,比如有些公交车道挤压了自行车或小型车车道,还有道路微循环不顺畅,公共交通站点接驳距离过长等原因,这些道路规划的问题导致城市的交通亨受不到公井交通的发展所应带来的好处。 1.3当斯定律当斯定律说明:“道路的供给速度绝对无法与机车的增长速度相比。”我国每年投资数亿进行交通建设,可是交通用依然堵塞,不是建设的效率不高,或力度不够大,而是政府缺少对车辆和路段的监管,公路成为Y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资源,而路的建设永远无法与车的增加相比。换句话说,不监管会导致路面需求旺盛,同吋也会导致需求不均的出现。1.4私家车不合理使用现象普遍资料显示:“北京私人轿车年均行驶里程为1.5万千米,丼中40%是低于5千米的短途出行,北京小轿车的乘坐率也偏低。早晚高峰,大部分车辆内只存一个人。”人们开车存时是被一种心理驱使,对人们而言有时重要的并不是车能够带来多大的便利,而是享受开车这一过程,享受开车所带来的满足感。这造成了在许多不需要开车的旅行,人们仍会幵车上路。这种对私家车不合理的使用导致路上总有许多不必要的车辆1.5城市规划上的失误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城市建设规划上的失误,这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之一。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不应鼓励人们自驾车去城市中心区,而且城市中心区的空间使用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在相关的停车场配建标准中,越往城市中心区,相同类型和作用的建筑物配建停车位的比例越低。在许多城市,某一条街或者相连的街道上,建丫太多作用相同的建筑,并建设Y地下停车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过 度密集地建设商业楼,而过度密集地建设相同功能的建筑,如商业楼,导致了某一特定路段需求猛增。因此往往发生了某一路段特别拥挤而其他路段上车辆稀少的现象,这违背了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少鼓励人们去市中心或向某一特定地段行驶,而应将人群相外疏散。2评估堵车所造成的后果2.1直接经济损失人们可不能小看堵车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有调查显示:“机动车在遇到红灯等情况下停止然后再启动,这一停一动造成的经济损失在0.3至0.5元之问。北京今年机动车保有量已近500万辆。如果以每辆车停止启动一次计算,经济损失高达150万元到250万元。”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几年前曾经做过测算,北京市每天因为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达到5000万元。数据直观地表明,巨大的钱财从拥堵的交通中流走。2.2间接经济损失若一个国家的人民大量把时间浪费在了交通拥堵上面,那这个国家势必不会更加富有。一个国家和人民的富有程度由这个国家的生产效率所决定,当生产效率越高时,一个国家才会更加富有,例如美国的强大正是由其惊人的生产效率所带来的。反过来说,如果人们把时间浪费在堵车这一不必要的环节上,那么生产效率将必定大幅缩水,生产效率的降低会是一个国家走上繁荣最大的障碍。2.3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环境属于一个国家的公共资源,交通的拥堵对环境这一公共资源将造成巨大损害。北京市交通发展研宄中心专家做过一项研宄:车辆在行驶中如果频繁起步、加速、减速会比匀速行驶状态下排放的污染物高出许多。“如果车速从20公里/小时提高到30公里/小时,一氧化碳碳氢排放量会减少30%以上,二氧化氮也会减少10%;如果提高到40公里/小吋,上述两项指标会分别减少50%和40%以上。”2008年,我国石油消费3.8亿吨,其中汽车消耗占41%,预计2015年将升到65%o一系列的代价包括对环境的污染,对石油的需求等,构成了人们对堵车造成的坏境恶化的担忧。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随环境的恶化而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减轻堵车对环境和人们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那么人们迟早会自食到堵车带来的苦果。2.4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增加堵车扭曲了人们的使用公共资源的心理,这种暴躁的心理导致了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增加。例如,紧急车道时常被占,车流中乱插队的现象屡禁不止,无视交通信号闯红灯……这些不文明交通行为反过来又加剧了道路拥堵。人们更不能忽视不文明交通行为对人民安全构成的隐忧,不文明交通行为是交通事故上升的始作俑者。蝴蝶效应的产生:当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难以保障时,因为担忧自身的安全,人们会倾向于选择他们认为较为安全的方法上路,这样将导致人们选择开车而非步行出行,不仅给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制造了困难,而且还形成了恶性循环。 3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3.1发挥公共交通的优势鼓励人们出行时多使用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挤的首要法则。除了让公共交通的规划更加合理,还需让市民也体会到公共交通带来的实惠和便利,例如可在地铁的站点处附近建设居民楼,让市民一出门就可以坐到地铁,在公共交通中,这样的便利会让市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而非私家车出行,便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发挥出公共交通的作用。3.2合理的城市规划一个城市的规划与该城市交通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的交通拥堵现象都是由于城市规划上的失误所致。好的城市规划应符合让市民尽量远离城市中心区的原则。城市可以在中心区外建设其他的类中心区,实现多中心的城市规划,转移市民对特定市中心的依赖。同时也可以拉远相同作用建筑的距离,分散城市的功能,让路面需求得到平衡。这样便符合了城市规划的原则,并有效缓解中心区的拥堵现象。3.3减少机动车的数量内地的机动车数量增长太快,导致路段的需求猛增,造成严重的拥堵现象。反观香港,从1999到2009年10年间,机动车数量的增长仅8万台左右,这和香港政府设置的“高买车门槛”不无关系,因此高收入的香港市民对买车兴趣不大。内地的城市也可以效仿这样的做法,提高购车门槛,让买车变得更昂贵,限制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已势在必行。3.4鼓励合理使用机动车政府应鼓励人们步行,并合理使用私家车。一项调查显示,纽约 的机动车数辆比北京多出一倍,但并未出现像北京这么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因为在纽约660万辆车中,在路上行驶的一般只有100余万辆,出行率为20%左右,而北京的机动车出行率却高达80%,正因为机动车出行的比率高,使得北京市道路上的车辆密度高,只有减小道路车辆的密度才可以有效地限制堵车。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停车位收费标准,差别化收取停车费等市场化的手段来限制道路上机动车的出行率,并提高乘坐率,使对机动车的使用变得更加合理化。3.5停止过多地建设道路,转为收取交通拥堵费据当斯定律,道路的供给速度无法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相比,建设更多的道路只会更加鼓励人们开车出行。因此,建设新的道路绝对无法起到缓解交通拥挤的作用。只有当把道路这一公共资源市场化,才可缓解拥堵的难题。可行的措施是根据时间、路段、以及污染情况,收取适量的交通拥堵费。这一项措施在新加坡,美国和瑞典等其他国家均取得Y非常显著的效果。例如在新加坡,车主只需在高峰时期缴费,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还根据不同时间段调整拥堵费标准,此项措施实施后,在高峰时段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减少了44.5%。我国现有的技术可以实现好这样的措施,但该措施不受人们的青睐,人们认为这项政策干预了车主开车的权利,并声称富有的人能更多驾车并不公平。应对这样的意见政府可以给每辆车或每位车主定时设置相同的费用上限,那些少于上限的人可以将自己剩余的费用转卖给需要增费才能出行的人,这样公平即可得以保障,同时也可实现社会财富的转移。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交通拥挤状况得以改善时,人们在态度上的改变; 当交通状况更加理想,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钱财的浪费时,人们会乐意支付交通拥堵费以换来顺畅的交通。参考文献[1]Principlesofeconomics5theditionMankiw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3.[2]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8-10-01.[3]郭学贤.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8-01.[4]北京交通治堵方案获国务院原则同意将征求意见.京华时报,2010-12-08.[5]瑞典斯德哥尔摩收取交通拥堵费的主要做法与成效.中国交通技术网,2010-12-08.[6]王玉光.堵车经济学.2010-12-08.[7]唐华.美国城市管理以凤凰城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8]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