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

ID:9122620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8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荧光定量PCR的研宄进展李慧娥1贾恩厚2(通信作者)(lti头医学院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头014040)(2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布兽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乂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魯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在我网绝大多数省(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尤其以北方16个省(市、区)为重。病畜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并且布魯氏菌能感染多种宿主,只有高度传染性[1],其中羊种布魯氏菌对人有高度的

2、致病性。在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广泛,尤其是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人群分布以农民和牧民为主。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并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提供结果。布魯氏菌病的流行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群的健康,研究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其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己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关键词】病原学:流行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R3【】A【】2095-1752(2015)05-0034-03Brucellosisetiology,epidemiccha

3、racteristicsandresearchprogressof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LiHuie.InnerMongoliaBaotouMedicalCollege,Baotou014040,China;JiaEnhou.InnerMongoliaBaotouCity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Baotou014030,China[AbstractiBrucellosisinourcountry,thevastmajorityoftheprovince(c

4、ity,area)hasadifferentdegreeofoccurrenceandpopular,especiallyin16provinces(cities,districts)inthenorth.Patientandsodoestheanimalisthemainsourceofinfectionandbrucellacaninfectavarietyofhost,allarehighlycontagious,onekindofbrucellasheephavehighlypathogenictoman.Real-timefl

5、uorescentquantitativePCRmethodiscommonarapiddetectionmethod,canprovideyouwiththeresultsinaveryshortperiodoftime.Brucellosisepidemicnotonlycausehugeeconomiclosses,butalsoaseriousthreattopeople'shealth,studyofbrucellosisetiology,epidemiology,real-timefluorescentquantitativ

6、ePCRandtheimportanceoftheincreasinglyprominent,hasbecomeourcountrypublichealthisanurgentneedtosolveaproblem.【Keywords】Etiology;Popularcharacteristic;Real-timefluorescentquantitativePCR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性全身慢性传染病,布病通常在自然界的动物间传播,并不依赖人类而存在,具冇典型的自然疫

7、源性。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冇人、畜间布病的存在和流行[2】。B前,没有安全有效的布鲁氏菌疫茁可用于人类[3]。近几年,随着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布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4]。牲畜感染布病后,不仅影响优良品种的改良和阻碍畜牧业发展,而II人类感染布病后,常因误诊而转为慢性,导致反复发作长期不愈而影响身体健康。1.布鲁氏菌病病原学特征1.1致病原197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把布鲁氏菌分成6个种19个生物型,牛种布鲁氏菌(B.abortus)有8种生物型(生物型

8、1〜7、9),猪种布鲁氏菌(B.suis>冇5种生物型(生物型1〜5),羊种布鲁氏菌/马尔他布氏杆菌(B.melitensis)宵3种生物型(1〜3型),绵羊附睾布鲁氏菌(B.ovis)和犬种布鲁氏菌(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