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朴实的义利观

论老子朴实的义利观

ID:9096245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7

论老子朴实的义利观_第1页
论老子朴实的义利观_第2页
论老子朴实的义利观_第3页
论老子朴实的义利观_第4页
论老子朴实的义利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老子朴实的义利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老子朴实的义利观姓名:谢灯学号:20085147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三班.义利从来都是被世人所看重的,有的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去追求,然而在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看来,那只不过轻如鸿毛矣。他以其辩证统一的思想阐述了他追求自然的不争之态,他光辉深邃的思想照耀着古今,影响着历代,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大成者。老子的哲学以其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将人的璞真淋漓地折射出来,道出了一个自然的自我,人生于自然又要归于自然,所以也就要遵循自然,老子的哲学正是一部遵循自然的法典,依它才能活出率真的自我。而如今的世代早已将大多数人的率真天性给打磨掉了留下的是追名逐利的朽思。人们不再在乎山水之乐了,而是被浮华

2、的生活迷失了心性,迷失了方向,所以人们才又捧起《老子》来寻找真正的自己。对于老子,我很崇敬他,崇敬他对义利的轻视,崇敬他率真的天性,同时也崇敬他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事物。他朴实自然的义利观在当今的世道依然灿烂耀眼。不争观老子以其不争的无为思想而达到“不争而莫能与之争”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云:“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老子的角度,自然利万物而不害,有道之人施为而不争。不争贯穿着老子的整个哲学思想之中,处处可见其对世人的告诫,告诫人们不要去为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不争可以说是老子做人的一项准则,他不追名逐利,不求闻达,只求追随天性,追随自然,故而有他辞掉

3、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却骑着水牛去归隐。归隐之人都有很高的天性,能看破红尘,看破世俗,不被世俗所迷失心性,而以追求自然生活为乐。这不是俗人能做到的,所以老子是圣人。老子不争思想其实只是叫人们不要去刻意追求,而不是说不可得,反而他主张以不争而得。所以他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当人们不去苛求利禄,不去争功,他反而会得到它,这就上升为一种境界,一种超脱,老子正是主张这种不争,他也正以这种不争之态而永垂青史。为世人所景仰与追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老子的这种不争也大有益处。就像如今的官场,有些人为了求得更高的官位和厚禄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用不正当的方式拉

4、关系,用重金去贿赂,争得你死我活,到后一纸被捅破,一大堆人都牵连进去,终成人民的公敌。这些人不但没有得到利,反而失去了更多。然而也不乏清廉之士不为名利而斗,只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自己的努力而收获颇多。这是老子不争观在现代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人们为何要在迷失方向的时候不去拜访我们的老子,不以他的智慧来引导自己呢?总是在落网之后才后悔,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然而不争之人恰恰应证了老子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水可以说是老子不争观的最直接体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品格可以象征“圣人”的品格。水柔和的性格,以及它甘愿处在卑下的地方,能滋

5、润万物而不争,始终如一地付出。水也善于顺应自然,依自然而动,依自然而变。正如武术家李小龙先生的名言一样:“如果你将水倒入杯中,它便成为杯子的形状;如果你将它倒入茶壶中,它便成为茶壶的形状,水可以静静地流淌,也可以迅猛地冲击,成为水,我的朋友。”着正是对老子哲学的发展。水不与万物相争,却能升华成为水汽而高于万物,自由流动于自然之中,这正是“不争而莫能与之争”的体现。最后老子又告诉我们“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自然的规律是不战而胜,不多讲话而有应,不召唤而天下自顺,从容而善谋。他主张不战而胜,顺应自然,善谋而不硬拼,从辩证法观点

6、来看这是很合理的。顺应自然,自然之道自有定数,包罗万象而不可逃避,逃避的结果只会自己遭殃,这就要求我们顺应自然之道而不去苛求得失。正如他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境界于无形之中,真正的得到于不争之中。弃虚义对于离道远矣的虚义,老子主张摒弃而求真正自然之道。义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已经很高了,就如“舍生取义”、“讲义气”等,能得道义对于常人来说已经很满足了,然而义对于老子来说却不那么被看重,在他眼中“义”只不过是离道远矣。在其德经中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义已经离道很远了,不足以推崇。老子推崇的是道,是自然,而不是有道之名而无道之实的虚义,义

7、失去了道的本真,只是假道之名,所以人们推崇的义不值得老子看重。老子的境界太高,平常人一般是达不到他那种境界的,所以义对于常人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在老子眼中,“义”是一种有为了,是为了取义的义,带有了功利的色彩,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相悖,故老子弃之。老子的朴实决定他只会追求真正无为的道,用无为去取义,这才是率真的老子。然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子,人们刻意地去追求义只会給义倒添虚名。古代帝王总是先以道来统一领土,而待定国安居后就轻道了这就好像义只是人们用来达到目的的工具一样,当目的已经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