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经文·(下)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

袁经文·(下)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

ID:9092772

大小:40.6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7

袁经文·(下)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_第1页
袁经文·(下)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_第2页
袁经文·(下)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_第3页
袁经文·(下)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_第4页
袁经文·(下)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_第5页
资源描述:

《袁经文·(下)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下)》,《法音》(CSSCI、中文核心),2012年第8期.唯识学的八识结构及其奥义演绎(下)袁经文博士教授摘要:唯识典籍中,八识的结构扑朔迷离。学界基本形成着以思想发展史的研究方法,对唯识学周密的体系作出割裂判教,研释出所谓前后分期性的演变、融合等种种与唯识实义隔阂的不实结论。唯识学的逻辑极为周密严谨,敞开的是一个“自组织”系统,能够于中演绎出诸多潜在内容;从而,能使唯识学的体系性深邃义理和解释功能得以周全揭显。如果不能驾驭唯识学能够演绎思辨的主旨,唯识学的研究便只会程式化而扼杀着体系中的灵动生机;游离于唯识深义外的学术,也由此不可避

2、免。围绕唯识学的八识,在认识结构上进行义理逻辑演绎,成为唯识研究晋阶的关键一环。关键词:唯识学;末那识;阿赖耶识;八识;十八界;哲学四、阿赖耶识与十八界在唯识学的八识中,阿赖耶识是根本和枢纽,被视为是世间万象的原因和众生轮回的所依,是佛教实证出世间正智的所缘境,也是涅槃的依托。阿赖耶识是染净同源。染的方面:由于阿赖耶识受到虚妄现实的相应熏习,即阿赖耶识是对前七识杂染现行诸法力用的储藏而含有不净因子(种子),由此称阿赖耶识是染污的。净的方面:有两层涵义。其一,由于阿赖耶识对世间“境”“尘”没有任何具体介入、没有任何闻见觉知,对世间现实没有任何贪著,所以阿赖耶识便具有不遮

3、蔽真理实相的“无覆无记”的伦理性质,由此在阿赖耶识的识体上便显出清净性;这种清净性便是阿赖耶识实性,又称此为真如(此指因地真如,而不是成佛时的果地真如;因地真如是见道圣者正智生起的所缘;而且,由于八识和万法可以通约为唯是一个阿赖耶识的存在,即当以阿赖耶识表述法界——实相和物质世界——时,阿赖耶识所显的真如,也是我空和法空等二空所显的真如)。其二,众生第八识中所含藏的无漏种子也是清净质性的。因地真如和无漏种子的存在,是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和一阐提人“一阐提人”,指没有佛性的种姓;实质上,所谓无佛性的众生并不是了义的说法,只是相对佛性成熟需时间更为长久者而说。在了义的《涅槃经

4、》中便指出:“一阐提人”也能成佛。皆能成佛的理论基石。在唯识学看来,这里提到的阿赖耶识的染污和清净,实质是为了建立文字法义而以意识的视界方便设立的;因为阿赖耶识本无所谓染净可言,对或染或净的划分是意识在现实“境”“尘”中的一项认知,而阿赖耶识并不具有第六意识的认识功能,阿赖耶识也不是意识的认识对象。《瑜伽师地论》76卷便指出了阿赖耶识具有的隐藏性:8“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第718页上。即是说,阿赖耶识虽在众生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身中被涵括受持,但阿赖耶识却是隐藏于众生的五蕴身中,

5、并与众生同处于或安详或危急的种种不同境况。由此,唯识学认为,阿赖耶识的存在与否,凡夫众生无法知晓,唯有见道的圣者能够直觉现观参见《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第31册,第14页中-下:“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而能信解求彼转依,故亦为说。”。阿赖耶识这种空、无相、无愿性,并与认识无涉的隐藏性,便是大乘佛教涅槃的真实涵义:“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大乘密严经》,《大正藏》第16册,第737页下。阿赖耶识具有见分和相分,在(图3)中,阿赖耶识

6、的相分便是种子、有根身和器世界。其中的器世界,便是十八界中的六境。有根身,是指六根中的前五根,不包括意根;也即意根并不由阿赖耶识的相分所摄。种子仅是喻说,实质是“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成唯识论》,《大正藏》第31册,第8页上。,即第八识阿赖耶识潜藏的变现万法的诸种功能集合;种子,实质就是产生现实的潜在势能,也是上文提到的因子。阿赖耶识相分中的有根身和器世界这两个部分,成为十八界中的前五根和六境;由此,十八界与阿赖耶识便呈现复杂而紧密的关联性。在十八界中,由于六根中的意根,既是意根又是末那识,所以,在六根、六境和六识合称的十八界中,便涉及唯识学八识中的前七个识。而且

7、,六根中的前五根和六境是阿赖耶识的相分。由此,十八界与阿赖耶识便可共同通约为唯识学中八个识的存在。八识:十八界(上)与阿赖耶识(下)(图3)六根除意根外,前五根均为第八识的相分“六境”相分:现实世界、观念风俗思想六识由末那识主宰,见分六境即器世界,为第八识的相分“六根”相分:“身体”、感觉器官阿赖耶识相分:种子、有根身(五根)、器世界(六境)第八识阿赖耶识(见分、相分)在唯识学的八个识中,便包含了佛教关于世间和出世间的全部内容。8所谓出世间,便是非现象界的涅槃存在;第八识阿赖耶识正是与人们的经验无关的彼岸涅槃存在:“一切众生阿赖耶识……出过于世,同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