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64018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浅谈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陇东学院历史系06历史本2班贺九勇)内容摘要: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大宋王朝困难重重,于是统治者便倡导改革。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不顾个人安危,直言进谏,便以核心人物倡导庆历新政。此改革虽然昙花一现,但在北宋的政治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究其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仁宗皇帝的昏聩视听、动摇反复;二、在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方法上缺乏整体规划,过于主观;三、守旧势力的强大。关键词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宋仁宗时期,范仲淹所倡导的庆历新政,在北宋的政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关系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
2、,是针对宋代弊政有感而发,可谓:“宏且深、详且薄”,[1]然而,新政很快便以失败而告终。对于新政的失败历来受到学术界和广大史学爱好者的关注,曾有学者把新政失败的原因简单归纳为一条——因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所致,[2]也就是由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妥当。本文仅谈谈自己对庆历新政失败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大家。一、庆历新政的前夜及其短命的庆历新政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称帝建立北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随着历史的演进其强权举措功效不断衰微。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重重。尤其到仁宗执政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已达
3、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史载:“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官吏猥滥,人民疾苦,未尝省察”。[3]宋王朝屡吃败仗后,以巨额额“岁币”、“岁赐”,买得苟安。于国内则加紧搜括,横征暴敛。由于宋初以来不立田制,不抑兼并,遂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卓锥之地”的两级分化的严重的现象,加之赋役不均,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正如郭文佳在《也谈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一文中引用历史学家司马光的话曰“窃惟四民之中,惟农最苦”。的确,在宋仁宗庆历初年,尽管宋夏议和,西线的战事暂时得到缓和。但北宋要为西夏每年支付大量的银两、茶绢等物,这也无疑给广大农民群众加
4、重了负担,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举行起义。加之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及北宋对官僚阶层的优厚报酬等,使北宋中期财政困难。当时北宋便沉现的是一副“积贫”、“积弱”的局面。要想摆脱困境,有所作为,则必须改革。心系天下的范仲淹,敢为人先,在此形势下便担当起了这次改革的核心人物。宋仁宗面对复杂的形式和朝野要求改革的呼声,为了社会的安稳和帝业的长存,“欲更天下弊法,以兴致太平“。[4]庆历三年六月,仁宗便调范仲淹等商讨改革,范仲淹便曰:“若不早革其弊,诚国家之深忧也”[5]经过准备,范仲淹范仲淹便针对当时最严重的吏治问题,采取对策。范仲淹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作为改革的具体方案,
5、于庆历三年九月上奏仁宗,这也可以说是新政的政治纲领其主要内容是:一、明黜陟。改变不分政绩好坏循例升迁的局面,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二、抑侥幸。改变恩荫之滥,限制官僚子弟亲友通过恩荫作官;三、精贡举。改革科举内容和程式,以除只中词赋而忽视能力和品德取士的弊端;四、择长官。加强各级长官的包举和选派,罢免老病无能者。五、均公田。调整多寡悬殊的外官职田,防止贪污,督其善改;六、厚农桑。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招募士兵,并组织士兵务农;八、减徭役。裁州并县,减轻徭役;九、覃恩信。督责地方执行朝廷赦令等恩政;十、重命令。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上述十项
6、政令涉及面极广,其中前五项是整顿吏治问题,也是《答手诏条陈十事》的重点。仁宗皇帝除“修武备”一项没有实行外,其余各项都颁行全国。但不幸的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此改革很快便以失败告终。二、庆历新政失败的三大原因1、仁宗皇帝的昏聩视听及其在庆历新政实施过程中的动摇反复庆历三年九月,仁宗开天章阁,手诏令大臣条上时政,范、富等退而条上扎子之际,朝廷重臣欧阳修就预见到浮议谗言,必将横行;维护既得利益者必将阻挠反对新政的实行,他就上书恳请仁宗信任范、富等人专一行事,不为横议所动。但优柔寡断的仁宗皇帝却听信谗言,惑于朋党之论而难以自拔,导致了新政流产。欧阳修云:“范仲淹等所
7、言,必须先绝侥幸、因循姑息之事,方能救数世之积弊。如此等事,皆外招小人之怨怒,不免浮议之纷纭,而奸邪未去之人,亦须时有谗沮,若稍听之,则事不成矣”。[6]庆历四年十一月,尹洙针对欧阳修、蔡襄等相继外放,预感到仁宗皇帝对改革心存疑心,谗诬一人,即犹豫动摇,对朋党之论敏感到了神经质的地步,庆历新政有中途夭折的危险,遂上《论朋党疏》云:人主“知贤而不能任,任而不能终,于治国之道,其失一也”。有论所谓朋党称:“公论之与朋党,常系于上意,不系于忠邪,此御臣之大弊”。仁宗皇帝,实无多大作为,对贤能之大臣任之不专,反加猜疑防范,明明为中君爱国的正言谠论,却怀疑为心怀叵测的朋
8、党之论。仁宗的昏聩视听优柔寡断,给奸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