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李白诗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象征

小议李白诗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象征

ID:9041133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小议李白诗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象征_第1页
小议李白诗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象征_第2页
小议李白诗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象征_第3页
小议李白诗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象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议李白诗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象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白诗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象征李白的诗歌传承了千年,爱者甚广,研究过其艺术渊源的学者专家也不计其数。有清一代以前,也有学者研究李白与庄、屈二人的联系,但都是只关注了李白与二人分别的研究,直到刘熙载和龚自珍才开始从李白对庄、屈的结合上进行艺术考虑。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龚自珍则在《最录李白集》中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之后,学界的研究,也喜欢追寻李白对于庄、屈二人的的兼容与传承。如王运熙就认为李白融屈原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庄周消极避世的观念于一体,以“功成身退”为理想,将二者完美的出

2、现在他身上,形成矛盾与统一。矛盾中,功成是前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身退是建立在功成的基础上的。“李白的人生及人格设计,由于用世激情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最终平衡了庄子思想给他造成的虚无主义影响。屈原的激情与为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之火,在李白身上重新燃烧。”“人生道路的设计也正是人格的有序化,只有经过有序化,而摆脱混沌状态,才不导致人格的空场。李白的人生设计概括为“功成身退”四字。‘功成’按李白的理解就是‘事君荣亲’,‘身退’就意味着激流勇退,泛身江湖。这二者的先后排列,证明李白试图兼容庄、屈的努力。在他的人格构成中,‘功成身退’的理想一直成为具有支配作用的价值体系。《老子》云:‘功遂身退,天之道

3、。’个体的意义从这个体系中出发,并由这一体系给予认可。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之下,庄子的超脱与屈原的激进都被纳人了这个价值体系之中。”(1)学者陶道恕则在《略论庄屈对李白歌行诗的影响》(2)中,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探讨了庄、屈对李白诗歌的影响,他认为:“李白深得庄周文贵独创的精髓,也很符合屈原“发愤以抒情”“陈志”的要求。他的歌行大、中、小型结合,单篇与组诗结合的特点,正体现了庄周大型与中小型篇章结合,屈原单篇与组诗结合的艺术经验;李白歌行诗的语言,固然是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观点的体现,但雄放纵恣的笔调,参差错落的句式,也很得力于庄、屈作品的启发。”(3)两位学者对于龚自珍那句话的

4、前半句已经分析的相当透彻了,倘若我再妄加评论,颇有点跳梁小丑,画蛇添足之嫌。倒是后半句话,似乎长久以来,无人问津,我却是颇感兴趣,这便来说道说道。其实,这前后两句话看似各成体系,实则深有联系: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外部象征,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内部渊源。屈原虽然并没有系统表达儒家理论,但是他的生活道路与用世激情正好符合儒家理念对读书人的思想规范;而庄子所表现出的飘逸洒脱,则是所谓仙、侠毕生追求的境界。李白一生都在积极用世,以“外圣内王”为自己的人格理想,渴求君王赏识,可以兼济天下,“一朝匣其瑶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倘若将李白二

5、字遮住,怕是谁都会认为这是一个普通儒家子弟都会有的人生理想。由此可见,李白的骨子里有着深深的儒家思想的烙印。李白一生也在游仙问道,也曾隐居山中修仙学道,并与诸多道士交好,当时就有个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称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他也有“谪仙人”的美誉,虽颇有奉承的意味,但是其洒脱飘逸之姿与仙人何其相似,由此可见一斑。而太白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直率、质朴但却豪放、恣纵,意境超凡脱俗,这些完美的结合,似乎也只有逍遥于尘世,超脱了一切的仙人方可做到。李白也是个颇有侠肝义胆的人物。前段时间,“李白是个古惑仔”一说甚嚣尘上,其任侠好义便被说成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论据。我却是觉得,倒不必如此夸张,

6、可是由此,确实凸显了李白的侠义之风,深入人心。李白自称:“曾手刃数人。”真假已不可考,但与其诗《侠客行》中一句相联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确实有几分可信度。但是,杀人就代表其侠义吗?我看到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李白与好友吴指南结伴游览楚地名胜,游洞庭时,吴指南不幸去世。李白伤心至极,尽心料理其后事,将其遗体安葬在洞庭湖边。李白考虑:“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或昭朋情。”于是几年后,专程回来,敛其遗骸,背回故乡安葬。于我心中,此举方是真正侠义精神的体现,方可真正青史留名!儒、仙、侠,三者看似不合,却在李白身上实现了统一,不得不说是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虽自白始,

7、其后继者鲜矣。龚自珍此言,颇为恳切,又显精到,确实将李白剖析的极为深刻而又简单明了,深得我心呐!注:(1)王运熙《并庄屈以为心》,《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2)陶道恕《略论庄屈对李白歌行诗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3)杜晓勤《二十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综述》第六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渊源和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