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ID:8891352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0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_第1页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_第2页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2006.10.22一、填空。(6题,每题2分,共12分。)1、教学方法的施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2、小组合作学习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3、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4、科学课程资源,广义地说是指(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5、合作学习中我们一般需要制订(独立思考的规则)、(分工合作的规则)、(交流的规则)等规则。6、关于探究的类别,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它分为三种:一是(科学探究);二是(

2、基于探究的教学或以探究为本的教学);三是(以探究为本的学习)。二、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1、为什么课时目标设定时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答:因为教学的效果最终应反映在学生的行为变化上,因此主张陈述教学目标时,主语应该是学生,谓语应该是可测量的行为化动词,这样,可以避免因目标表述过于抽象、空洞而难以把握、无法测量的弊端。因此,我们在拟订教学目标时应该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方面?答:有六个方面:①教学任务;②教学内容;③教学允许的时间;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水平、实验技能、学习兴趣、发展

3、水平等);⑤教师本人的特色(善写、善说、善于用实验说明问题等);⑥学校的教学设备和经济状况。3、什么是预设与生成,它们有怎样的关系?答:预设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预先设计,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生成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师对预设的调整。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具有对立统一的发展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就是要消除对立,保持统一,从认知角度来看,就是要使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4、《科学(3——6

4、)年级课程标准》对常识大纲有哪些突破?答:(1)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2)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探究。(3)从保护和发展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出发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与情感,而不是简单地归属思想品德教育。(4)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资源、关心科技新发展等现代科技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三、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1、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究的基础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坎坷的,探究的结果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或者出

5、乎意料的。答:正确。探究的目的是检验和证明各种假设与猜想,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功的探究与失败的探究对学生来说同样重要。2、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答:正确。这是科学课程的理念,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1、“倾听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

6、师”,更强调首先要“教师倾听学生”,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请你谈谈你是怎样来认识“倾听”的?答:提示:(1)教师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更易作出决策。2)重视学生之间的倾听,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2、试论述在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有效调控,促进合作竞争的良性运行?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具体阐述:(1)有效引导,确立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2)有效引导,保证小组合作活动正常开展;(3)积极评价,优化合作竞争的后续性。五、案例

7、分析。(1题,每题18分,共18分。)[案例描述]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胡萝卜、卵石等11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你觉得物体的沉浮可能和什么有关?生1:和物体的不同材料有关。师:很会动脑筋!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材料因素,可能和什么有关?生2:可能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大的物体沉,小的物体浮。师:那你的意思就是“大沉小浮”?(师板书:大沉小浮)这个结论正确吗?(师板书?)生齐说:正确。师:在没有验证以前,我们暂不要妄下结论。想一想,除了可能和大小有关外,还可能和什么有关?生3:可能和重量有关。重量重的沉下去,重量轻的浮上来。师:哦,和重量又发生关系了,重沉轻浮

8、。(师板书:重沉轻浮)这个结论正确吗?(师板书?)生齐:(迟疑,声音略轻)正确。师:认为两者都正确。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研究,请看大屏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