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

ID:8812825

大小:4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8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_第1页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_第2页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4卷 第1期2008年2月忻州师范学院学报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                            ———论“凤”在中国先民文化中的形象流变                                                      黄交军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贵阳学院,中文系,贵州贵阳550005)       摘 要:以《山海经》到《说文解字》中“凤”的形象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从中发现“凤”的形象历经

2、从单一走向杂糅,趋于多元,并蕴涵丰富的伦理美德的流变过程,最终上升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象征。      关键词:《山海经》;《说文解字》;凤;先民文化;形象流变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2008)01-0038-031 引言      龙与凤,往往被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凤艺术,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各族人民大融合的历史见证。以凤为例,它充分反映了中国先民(中国先民的时间下限为东汉许慎时代)对凤凰的形象塑造和艺术加工。如《山海经》记载了

3、上古丰富的神话传说,其中就有凤的原型描述。《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作者“许慎主要通过撰著文字训诂专书来汇集与解释古训”[1:461],它与“六经”、“史传”、“诸子”古典文献密不可分,互相补充,共同表述“成体系的上古史实、观念、情感”[1:463],有着关于凤完整形象的文字记录。文章以《山海经》到《说文解字》中“凤”的形象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对中国先民凤文化进行探讨。2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凤”文化的形象流变“凤”在《山海经》出现多达12处,如《山海经·南山经》:

4、“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2:16]由此可见“凤”身上有五种像字纹路“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2:457] ,为一种红色的五彩鸟,俗称丹凤。《韵会》:“雄曰凤,雌曰凰。”古时鸾凤常并称,如《山海经·大荒西经》:“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2:397]鸾为凤的一种,故它的特征显然和凤近,如《山海经·西山经

5、》:“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宁。”[2:35]《广雅》:“鸾鸟,凤凰之属也。”《禽经》:“黄凤谓之鸾。”《汉书·司马相如传》:“宛雏孔鸾”颜注:“鸾鸟,形如翟而五采文。”《典略》:“鸾鸟者,神灵之精,其象五彩鸡形。”据此可知,从“其状如鸡”、“其状如翟(长尾的野鸡)”的描述来看,凤并非有人所说的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动物,它取材于自然界中活生生的鸟类,其原型为鸡。只是因后人对它的不断改造,才使得逐渐失真、神化。从先秦古籍可寻觅这方面的文化踪迹,如《尹文子·大道上》:楚人担山雉者,路

6、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皇,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原文主旨为:“世有因名以得实,亦有因名以失实。”该记载正好说明凤凰的最初形象来源于鸡,故路人误为凤凰实则山雉(野鸡)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这种误认甚至受骗本身往往隐含着历史的真实面貌,对后人具有事物原型的启示,需要我们拨开迷雾。

7、凤鸟与太阳(火)有着密切联系,俗谓“丹凤朝阳”,大约作为“鸡属”的凤鸟,原本就是长尾原鸡或驯化后的家鸡,它日出而鸣,先民认为太阳引来了鸡,或鸡唤来了太阳,总之二者密不可分。《山海经·南山经》:“凤凰,火之精,生丹穴。”《春秋元命苞》:“火离即凤皇。”《易》:“离为火。”《春秋考异邮》:“火者,阳之精也。”《鹖冠子》:“凤鹑火禽,阳之精也。”又“凤,火鸟。”从中我们可看出,古人对火(即太阳)充满着感恩之情,因为太阳带来了光明、温暖和生机,这对处在严峻环境里的上古先民来说是莫大的恩赐。“雄鸡一唱天下白”

8、,人们以为鸡的鸣叫引来了太阳,是太阳神的使者,将对太阳的热爱移入到了鸡(凤的原型)身上,如《说文》:“雞,知时畜也。”[3:76]《尚书·中候》:“凤皇司晨鸣。”《毛诗》:“凤皇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成为先民生存与繁衍的必不可少的祥物,而朝夕相伴的鸡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首先就体现在它的声音和谐多样。《荀子·解薮篇》引逸诗:“凤凰啾啾,其翼若干,其声若箫。”《韩诗外传》:“凤鸣,雄曰即即,雌曰足足。昏鸣曰固常,晨鸣曰发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