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700948
大小: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5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语文版初一七年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包拯》复习资料一、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1.第归,杀而鬻之2.寻复有告私杀牛者3.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4.拯命制者才足供数5.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6.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7.恶吏苛刻,务敦厚 8.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二、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1.知 知天长县 亦知其名 2.其 其人遂无以对 亦知其名 三、根据上下文,将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1.主来( )诉 2.( )徙知端州四、指出
2、下列句子在句式上属于哪一种情况?将对应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A.省略句 B.倒装句 C.判断句1.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 2.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 ( )3.何为割牛舍而又告之? ( ) 4.葬以大夫礼 ( )五、指出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的古今义。1.迁殿中丞 古义: 今义: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古义: 今义:3.亲党皆绝之
3、 古义: 今义:4.由是搏击豪强 古义: 今义:六、翻译下列句子。1.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七、阅读理解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
4、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本文节选自《 》,作者脱脱是代 家。
5、2.课文共五段,每段重点写了包拯为人的一个特点,请分别概括第一、三段的事例,并指出各突出了包拯的什么特点?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突出了包拯的什么特点? 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突出了包拯的什么特点? 3.本文刻画人物运用了正面描写何侧面描写相结合,概括叙述和具体记叙相结合的手法,请根据你的理解回答问题。①课文第、、、五段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第段则穿插了侧面描写。②从记叙的具体概括程度上看,第一、三段写得比较,第二、四、五段则较为。4.把下面的话翻译成白话文,并谈谈你的理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
6、若孙也。” 翻译:理解:5.本文第四段在写法上,与其他几段有什么不同?这样写好吗?为什么?6.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新课标第一网xkb1.com7.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最佩服他哪一点?8.除了包拯,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清官?请任选其一,说说他的事迹,并谈谈你的感受。参考答案:一、1.但,只管;卖 2.不久 3.掌握,主持 4.仅仅 5.到 6.和 7.憎恶,讨厌;追求。8.大都二、1.掌管,动词;知道,动词2.那,代词;他的,代词三、1.县衙2.包拯新课标第一网xkb1
7、.com四、1.C 2.A 3.B 4.B五、1.调动官职,指升官;搬迁 2.暗中行贿疏通关系;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3.亲族,亲戚;政党4.代词“此”;多作判断动词用六、1.人们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一样不可能) 2.(包拯)与人交往不随意附合,不用虚假的言词取悦于人。七、1.《宋史包拯传》,元,史学。2.第一段:智服盗贼;为官机智。第三段:驳倒契丹,不辱使命;巧言善辩,捍卫祖国。3.一、二、三;具体;概括。4.后世子孙做官,假如有人贪赃犯法,不得回到老家,死了不得葬在家族墓地里。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这番话表明包拯为官清廉,刚正,
8、克己奉公的精神。他不仅自己执法严峻,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5.第四段是侧面描写。这样写从侧面衬托包拯的执法严厉,为官刚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