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28182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31
《对新理念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新理念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充满灵性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对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推进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我们欣喜地感受新课程理念带来变化的同时,也不难发现不少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观察,谈谈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一、教学目标的问题及对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2000年2月颁布的,以下简称《大纲》)对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7月颁布的,以下简称《新课标》)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2、值观”三大方面阐述了教学目标,所以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目标越明确,学习会越主动,效果也就越好。所以有些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出示教学目标,或者将教学目标印发给学生,这是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的。但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设计、阐述教学目标?下面先看一位地理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人口的数量变化”时的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识记各大洲人口由多到少的顺序,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⑵过程与方法: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
3、转变进行深入阐释。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培养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对“使学生……”、“培养学生……”已习以为常,现有的公开出版的《优秀教案》也有很多是这样阐述教学目标的。而《新课标》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阐述:“通过……,获得……,能够……,增强……,树立……”。这不仅是阐述方式上的变化,而且也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我们不仅要从阐述方式上去把握,更重要的是领会其精神实质,使我们的教学行为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
4、的主人”。笔者认为,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教学目标陈述的应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包括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实践技能和情感态度等),而不应当是教师打算做什么,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凭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这位教师的陈述“使学生……”,“培养学生……”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对学生而言像是命令,并没有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渴望学习的内动力。2.教
5、学目标的陈述力求有用、准确、具体、可操作。关于“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设计,应本着“基础的”且“有用的”知识为学习内容,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以生活知识传授、能力发展、思维训练等作为基本的目标。如“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名称和特点”,就是有用地理的体现。因为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和升华,可使学生对人口增长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而“识记各大洲人口由多到少的顺序”就没必要了,因而成为“无用的地理”。关于“方法与过程”的目标设计,应尽可能反映具体的活动过程,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归纳,
6、并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如上面提到的“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就是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体现。但其中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培养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陈述就不具体,因为读图习惯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怎样就算好不容易把握;再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好进行具体测量的,这样就使教学目标的设计流于空乏,甚至形同虚设。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应以激发兴趣为主,切忌空洞、“上纲上线”,应该是课堂确实可以达到,并努力想方设法达到的目标。如上面提到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
7、持续发展观”,就是比较具体的。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则很难界定,这样的目标设计就失之空洞,缺乏可操作性。二、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视对问题的探究,倡导合作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样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学生学的更主动、更生动、更富有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然而,有些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是迎合新课标,赶时髦,搞搞花架子,而不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出现了许多问题。1.学习小组建立的随意性。一般教师上公开课,在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时,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