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742544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4
《数学课堂教学新理念的冷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课堂教学新理念的冷思考数学课堂教学新理念的冷思考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增添了很多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自主探究注重形式、合作交流华而不实、算法多样化泛滥成灾等。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剖析,并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力图实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的合二为一。关键词:新理念;新教学;冷思考如何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个性化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日常教学和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对课改的新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把握,一味地丢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盲目地“跟
2、风”、追求“时髦”,跟别人学“形”,致使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闯入了“美丽”的陷阱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耍对“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一番“新”的思考。一、自主探究:流于形式案例:《厘米、分米的认识》教学片段师:刚才我们一起通过测量知道了课桌的高是70厘米。那么,你想对70厘米说些什么呢?生1:我的个子比较矮,课桌70厘米对我来说有些高了。生2:我小表弟的身高是70厘米。……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这时,教师似乎有些急,于是便出示了:课桌高70厘米也就是7分米。见此情景,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教师是想启发学生说出厘米与分米的关系,
3、可是学生偏偏不往教师的圈套里钻,于是就不着边际地说了些“70厘米太高、太矮”等与主题无关的话语。思考1:新课程背景下的所有知识都需要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去发现吗?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耍方式。这说明自主探究只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反对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上述教学过程中“70厘米=7分米”是事实性、概念性、陈述性的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猜测、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
4、教师应全面而综合地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对象等因素进行考虑,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应该把吋空留给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下,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地去探索、去发现,完成具体的任务和目标,成为课堂中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是慢慢构建起來的,需要有意识的训练。同吋,探究性学习方式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或者用得不好,就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要防止无论什么课都生搬硬套地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自
5、主探索并非是“灵丹妙药”而“包治百病”,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也是十分有效的。二、合作交流:华而不实案例:《整数除以分数》教学片段教师出示“一辆汽车■小时行驶21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合作交流:1・猜想:怎样计算21十・?通过交流后得到:生1: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进行计算。生2:如果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用此法计算不合理。生3:因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我认为:整数除以分数也就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2•合作验证:生3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并让学生借助线段图进
6、行思考。(学生在小组中,每个人都在大声地发言,谁也听不到别人在说些什么。)3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发表小组讨论的意见时,却没有学牛:愿意举手发表见解。(这时的课堂气氛与刚才的“热闹”相比较有些沉闷。)教师没有办法只好出示思考过程來帮助学生研究。先想:■小时行21千米,就是3个■小吋行21千米,可以先求出■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想:1小时里有10个■小时,所以求1小吋行驶多少千米?列式为:。最后可根据乘法结合律得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当教师再次要求学生起来发表推理过程时,结果还是没有几个人举手,教师看了一下时间,只好
7、叫了几个好学生来叙述推理过程。)接着,教师乂让学生打开课本质疑讨论,课堂乂是一片热闹,当组织全班学生发表质疑意见吋,课堂仍是静悄悄的。思考2: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真的在合作交流吗?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试图在变革自己讲授的习惯,通过增加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来获得多元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试图引导学生自主地得出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整个探索过程,教师没有去干涉任何小组的讨论,也没有消极地冷眼旁观,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并适吋地给予学生帮助和启发。但是,学生讨论吋的“热热
8、闹闹”与发言时的“静悄悄”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施合作交流是对学生品质的顺应和尊重,学生以主体地位、主人身份参与交流,在交流中消除偏见,从而获得个性化、主体化的认识。交流应该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它生成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根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