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1082

大小:32.7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1级高三1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1.在商代王城遗址中,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和以官殿为中心的行政空间均分布于城市的中心。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体量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民本理念影响城市建设B.高度集中的王权已出现C.神权淡出政治体系之外D.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西周(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相对于商朝来说,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与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从属于后者。这说明与祭祀相关的神权色彩淡化,国家治理对神权的依赖减弱。即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民本理念,排除A项;西周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排除B项;政治的神权色彩虽然淡化,但并未完全消失,排除C项。故选D项。2.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全国性漕运体系被打破。曹魏在河北平原上修凿了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等运河,在黄淮平原上开凿了淮阳渠、百尺渠、广漕渠等运河,先后建立起以邺城、洛阳为中心的北方漕运体系。东吴开凿破岗渎,挖娄湖,凿横塘,辟航道,建立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据此推知,当时()A.北方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B.动荡时局影响经济交流C.东吴财政明显落后于曹魏D.北方水利建设优于南方【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全国性漕运体系被打破,北方和南方都各自重新建立了漕运体系,这说明动荡时局影响南北各地的经济交流,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北方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东吴财政明显落后于曹魏,排除A、C两项;单纯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北方水利建设优于南方,排除D项。故选B项。3. 宋代科举考试不仅有进士科,还有制举、词科和武举考试。制举旨在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且有治国安邦之策论的人才;词科则是为国家预储写作应用文书的代言之士;武举主要考察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才兼文武之儒将。据此可知,宋代()A.科举录取人数大幅增加B.注重选拔实用性人才C.科举考试程序日益完善D.选官途径呈现多样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材料“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且有治国安邦之策论的人才”“为国家预储写作应用文书的代言之士”“考察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才兼文武之儒将。”体现的是宋政府根据不同需要而进行实用性人才的选拔方式,B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科举录取人数”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表述的是科举考试的分类,而不是科举考试程序,排除C项;材料中仅提及宋代的选官的科举制度,D项中“多样化”的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项。4.王夫之主张:“政之善者,期以利民;而其弊也,必至于厉民。”王夫之把“无利于国,无补于民”的执政称之为“稗政”,将“病国虐民”的残暴手段称为“苛政”。他还提出:“人也,即天也,天视自我民视者也。”王夫之的主张()A.突显了经世致用观念B.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C.论证了勤政的重要性D.展示了社会治理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人也,即天也,天视自我民视者也”可知王夫之反对苛政,主张利民,体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本思想,没有涉及经世致用观念,排除A项;材料主张利民并不等同于勤政,排除C项;材料并不涉及具体的社会治理途径,而仅限于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5.如表反映出福州茶叶出口量猛增。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年份总出口量福州出口量占全国总量比%1853年1050810595005.7119034020490017.2 1854年1856年130677040972631.41859年110915246594442.0A.战乱局面造成特殊影响B.英国市场需求逐渐扩大C.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D.沿海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指出,1853—1859年福建茶叶出口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江南地区经历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茶叶产区受到影响,而珠三角地区随后又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出口受限。因而福建作为茶叶主产区和主要海港的作用便日益显现,A项正确;BC项均不能从根本上说明这一时期的特殊原因,排除;D项反映的是整体趋势,也不能反映特殊性,排除。故选A项。6.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委派一批官僚或买办作为洋务企业中“督办”“会办”“总办”“帮办”等,他们难以避免因“官”“商”两种角色的相互排斥性而产生一系列冲突,结果造成官办企业中封建国家利益及官督商办企业中资产主体利益的承载者被虚化了,企业的主体性泯灭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的影响有限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官府压制C.洋务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存在弊端D.民族工业无法抵御列强商品输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据材料“造成官办企业中封建国家利益及官督商办企业中资产主体利益的承载者被虚化了,企业的主体性泯灭了”,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等生产经营模式存在严重弊端,C项正确;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的影响很大,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洋务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官府压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民族工业是否抵御列强商品输出,排除D项。故选C项。7.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在批孔批儒反传统过程中,一方面反对把原始儒学(孔孟)与后世儒学(宋明理学)截然划开,认为两者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指出儒学中的民本主义与近代西方民主主义是两回事。陈独秀这些做法在当时主要是为了()A.否定专制统治B.确立民主共和制C.传播启蒙思想D.理性认识传统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陈独秀反对把原始儒学与后世儒学区分,指出儒学的民本主义不同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这些做法彻底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儒学思想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彻底否定儒学就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维护民主共和制,A项正确;当时中国已在形式上确立民主共和制,陈独秀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排除B项;传播启蒙思想是影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不是理性认识,排除D项。故选A项。8.1944年,毛泽东在接受英国记者斯坦因采访时表示:“引进现代生产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目前中国革命任务之一,但为了发展工业,必须首先解决土地问题,没有一场反封建的土地制度的革命,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愿与国民党组建联合政府B.土地公有化是工业化的前提C.中国共产党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D.当时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4年(中国)。根据材料,“引进现代生产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目前中国革命的任务之一”,结合对应时间,可以得知此时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是新民主主义政策,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C项正确。《论联合政府》的发表是1945年,中国共产党愿与国民党组建联合政府与此时间不符,排除A项;此时的土地革命是反封建的,并非土地公有化,排除B项;1944年的主要任务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9.“没有一个人与其自我的相像会赶上所有人之间的相互相像。因此,无论我们会怎样界定人,一个定义就足以运用于全体。这就充分证明,人与人之间没有类的差别。”既然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不同,那么根据理性制定出的法律也应平等地适用于每一个人。该观点反映了古代罗马()A.保护私有财产观念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缺乏客观统一标准D.自然法的思想主张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人与人之间没有类的差别”“根据理性制定出的法律也应平等地适用于每一个人”可知,体现了古罗马自然法的理念,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张,D项正确;罗马法涉及保护私有财产的观念,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罗马法从根本上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并未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B项;罗马法具有客观统一的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10.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白银从700万千克增加到2140万千克。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实际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这一现象导致()A.经营方式发生变化B.传统生产关系受到冲击C.商品贸易中心转移D.各国流通商品种类增加【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外地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这一现象会导致欧洲发生价格革命,而物价上涨导致地主阶级遭到打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这就冲击了旧的传统生产关系,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商业革命的内涵,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1.1793年雅各宾派颁布了三项土地法令,规定出售小块土地,分10年付款,扩大了土地出售的规模,使小农购买土地成为现实,从而巩固了小农经济。正因如此,至19世纪上半期,法国农业的发展并没有任何改善,农民的生活仍然举步维艰,农业近代化进程也因此受阻。这说明()A.土地法令的目的与效果产生差异B.按照农民的愿望来解决土地问题C.雅各宾派的做法违背了历史潮流D.法国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3年(法国)。据题意可知,雅各宾派颁布的土地法令起到了巩固小农经济的作用,但也使法国的农业近代化进程受阻,实际上是阻碍了法国的经济发展,说明结果不符合雅各宾派最初颁布法令的目的,A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并不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B项;雅各宾派的做法也起到巩固小农经济的作用,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做法违背了历史潮流和彻底摧毁法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CD项。故选A项。12. 斯大林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他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号召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斯大林这一认识源于()A.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B.苏联维护民族独立的需要C.苏联原先的工业基础薄弱D.斯大林模式彰显的优越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苏联)。斯大林此认识与当时苏联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有关,斯大林时期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重要时期,据材料判断,斯大林发表讲话时,苏联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很不发达;由于意识形态分歧,苏联社会主义受到欧美资本主义的敌视与包围,需要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等原因都需要发展重工业,故ABC项都是这一认识的原因,但C项是根本原因,C项正确;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和苏联维护民族独立的需要都是斯大林这一认识的原因,但并非根本原因,排除AB项;此时斯大林模式还未建立,斯大林模式是此认识实施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严复是最先在中国发扬德、智、体三育并重的维新人士,他很看重体育,认为“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较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各级学校体育应有的措施。梁启超认为要使国家富强,“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他也认为“尚武”是新国民的特性之一,因此他非常重视尚武精神和学校体育。这些思想对于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摘编自王子琪《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的比较研究》材料二卢梭对古典主义教育残害人的心智发展深恶痛绝,他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他继承洛克体育教育应遵循“顺应自然与理性约束的原则”的思想,以自然状态为标准开展体育教育活动,他选择设定乡村为儿童成长环境,因为乡村的自然环境更接近自然状态。他将“身体——感官教育”作为儿童教育重点,强调教育者必须注重儿童的身体锻炼,主张遵循儿童的自然天赋和自然意志训练官能。卢梭站在社会意义视角,认为体育教育要磨炼人的意志品格,以此抵制过剩体力带来的妄动,抵御邪念的无限发展,最大程度上保持人类“生理”与“道德”上的孤独,成为身心健全的人。——摘编自吴永全、陆小聪《扭曲的身体与自然的体育——卢梭体育教育观的整体面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体育教育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体育教育观主要内容及意义。(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答案】(1)特征: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注重强身健体和道德教化的结合;把强身和强国联系起来;重视培养尚武精神。成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或答“对传统教育的反思”);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2)主要内容:纠正传统教育思想的偏差;将体育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点;重视磨炼人的意志;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意义:冲击了传统教育和社会对人的束缚;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容;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开创了新的教育目标和原则,推动了欧洲近代教育的发展;为现代体育教育提供了借鉴。(3)措施:体育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切实可行;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方法要灵活得当。(答出两点,答出三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特征:根据材料“各级学校体育应有的措施”可得出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根据材料“德、智、体三育并重”可得出注重强身健体和道德教化的结合;根据材料“要使国家富强,‘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可得出把强身和强国联系起来;根据材料“重视尚武精神和学校体育”可以得出重视培养尚武精神。成因:结合晚清的时代背景,可以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等方面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内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对古典主义教育残害人的心智发展深恶痛绝”可得出纠正传统教育思想的偏差;根据材料“遵循‘顺应自然与理性约束的原则’的思想”可得出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根据材料“将‘身体——感官教育’作为儿童教育重点”可得出将体育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点;根据材料“认为体育教育要磨炼人的意志品格”可得出重视磨炼人的意志。意义:结合上述分析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冲击传统教育和社会对人的束缚、丰富启蒙思想的内容、促进欧洲近代教育的发展、为现代体育教育提供借鉴等方面进行分析。【小问3详解】本题是启示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的中外。如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方法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世纪中期,钱穆发表《中国社会演变》,认为社会有它本身内在必然的发展。中国社会不会长停留在殖民化的状态下,也决不会再回复到宋明以来科举社会的老路去;并表达了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四点看法。第一,中国社会决不能常靠古老的农村经济作中心,而且古老的农村经济也早已在此一百年来,给外来的资本主义荡溃无存了。中国社会之必将工业化,走上以新科学工业配合农业,先复兴本国社会经济,再配合上国际贸易,在整个世界经济圈中占一席位。第二,中国社会决不能且亦断不该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路。这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及现代世界潮流趋向的人,所同样首肯的。第三,中国社会发展,必将在其内在自身获得一种自发的生机。即是从它传统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国民性中,获得一种精神上之支撑与鼓励,领导与推进。而决不能从外面如法炮制,依样葫芦地模仿抄袭。第四,培植真正的中国智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则对社会发展之前途提不出理想,提不出方案。社会不会在盲目中发展,必先有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方案出现。——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中国社会演变》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看法:我认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阐述: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维新变法运动,运动中提出兴民权、设议院、主张君主立宪制,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具体变法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兴民权设议院的君主立宪制的内容,使得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辛丑条约》的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由于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袁世凯夺去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总之,近代的资产积极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对主张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都以失败告终,说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应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解析】【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看法:根据材料“中国社会决不能且亦断不该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路”可知材料的观点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我的看法是认同。阐述:从资产阶级维新派产生的背景来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维新变法运动。从变法的内容和影响来阐述是运动中提出兴民权、设议院、主张君主立宪制,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具体变法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兴民权设议院的君主立宪制的内容,使得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从辛亥革命的背景角度论述《辛丑条约》的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从辛亥革命的内容和影响角度论述为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由于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袁世凯夺去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最后总结概括为近代的资产积极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对主张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都以失败告终,说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应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69年,北宋王安石进行变法。主要内容是:以“富国强兵”为宗旨。分为“理财”和“整军”两大类。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除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各项新法由于用人不当、宋神宗的动摇和逝世等原因最终被废除。明朝中期以后,社会危机凸显。万历年间明神宗支持张居正推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一是整频吏治。张居正提出有名的“考成法”,考成法实施以后,法必遵行,言必有效,一时大小官员皆不敢玩忽职守,一切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率大为提高。二是整饬边防,改善同蒙古的关系,从而西北边塞安宁,二十余年没有战争。三是兴修水利。大大减少了水灾,保障了农业生产,多年弃地得以变为良田。四是清丈田地。此法清查出了一部分素强地主隐瞒的田地,有利于抑制地主逃税现象。五是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役”的征收问题。经过上述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改善了国家的经济状况,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边防实力增强。——摘编自赵黎君《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异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的原因。【答案】15.相同之处:都面临朝代中期的社会危机;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进行了理财、解决边患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16.原因:改革力量和毅力不同:王安石变法因宋神宗的动摇和逝世被废除;张居正权倾朝野、毅力坚强;方法与策略的差异:王安石变法重在经济、军事,用人不当;而张居正改革首先整顿吏治,推行考成法,保障改革顺利进行。【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中期面临统治危机和由材料“明朝中期以后,社会危机凸显。”可得出:都面临朝代中期的社会危机;根据“万历年间明神宗支持张居正推行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根据“王安石变法分为“理财”和“整军”两大类。”“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兴修水利、清丈田地、整饬边防等”可得出:都进行了理财、解决边患等方面的改革;根据“王安石变法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增加了财政收入。”“张居正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改善了国家的经济状况,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边防实力增强。”可得出: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因:由材料“王安石变法由于宋神宗动摇和逝世等原因最终被废除”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大臣,可得出:改革力量和毅力不同:王安石变法因宋神宗的动摇和逝世被废除,张居正权倾朝野、毅力坚强;由材料“王安石变法由于用人不当等原因最终被废除。”“张居正改革主要内容有:一是整频吏治,张居正提出有名的“考成法”,考成法实施以后,法必遵行,言必有效。”可得出:方法与策略的差异:王安石变法重在经济、军事,用人不当;而张居正改革首先整顿吏治,推行考成法,保障改革顺利进行。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蔡和森(1895-1931年)旅法勤工俭学期间,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应用俄国式的方法去改造中国与世界”,主张从学说史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确证,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之后他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1921年2月,蔡和森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一文中,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将其同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结合起来。在蔡和森看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问题。为此他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1925年),指出要形成适合中国共产党发展要求的“自己的理论”,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党的理论创新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过程。尽管蔡和森一生很短暂,但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的探索确立了典范。——摘编自王浩斌、陶廷昌《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的历史贡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和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形成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和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贡献。【答案】(1)条件:国际工人运动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蔡和森的成长经历、革命意志与不懈努力。(2)贡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翻译和撰写论著,推动理论研究和传播;提出研究的根本问题和实现途径,起到典范作用。【解析】 【详解】(1)条件:根据“提出‘应用俄国式的方法去改造中国与世界’”得出国际工人运动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蔡和森的成长经历、革命意志与不懈努力等因素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