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68349

大小:971.5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10-30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2级高一下第2学月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曾国藩于1861年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A.洋务派希望改变封建统治B.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向西方学习C.洋务运动领导者能从国家发展角度提出国家战略D.洋务运动领导者未能认识到中外差距的实质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洋务运动学习的只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上的修修补补,未能认识到中外实质差距。D项正确;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排除A、B项;其主要目的是“剿发捻,勤远略”,为的是要剿灭太平天国运动,抵抗外国侵略,因此其领导者未能从国家发展角度提出国家战略。排除C项。故选D项。2.“是役败后……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据此可知清政府战败后所造成的危害是()A.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失败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材料所描述的是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B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A项;鸦片战争失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答案】A 【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出口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向英国商定,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A项正确;《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和《北京条约》均没有协定关税的条款,排除BCD项。故选A项。4.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的历史事件是()A.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B.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道路的开辟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C正确;A是中共一大的内容,排除;B是国民党一大的意义,排除;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结束,D排除。故选C。5.下图是1919年5月《新申报》的“号外”,有“今日各校学生游街”“声明不认二十一款,撤回赴欧和会专使”等内容。这张“号外”报道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爆发B.国民党一大召开C.北伐战争开始D.东北改旗易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5月”“不认二十一款”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A项正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排除B项;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排除C项;东北易帜在1928年,排除D项。故选A项。6.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共和制度得不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为此发起的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保路运动C.新文化运动D.一二·九运动【答案】C 【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共和制度得不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间是1851—186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筑路权出卖给外国银行团。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人民掀起保路运动,排除B项;一二·九运动的时间是1935年12月9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晚清时期,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以下时间轴展示了其中的四件大事,方框处应填入()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11年武昌起义,D项正确;1839年虎门销烟,A项排除;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B项;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8.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说:”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辩矣。”这表明康有为的主张A.触动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B.阐明了改变君主专制政体合理性C.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D.明确了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来看,康有为提出“稍变祖宗之法”说明他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所以A项错误;也能说明作者并未表明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以及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所以B、D项错误;他提出变法是为了“守地”,说明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所以C项正确。9.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使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10.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A.腐儒的趣味B.智者的个性C.青年的时尚D.革命的态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员通过剪辫子,变成光头,与当时的清政府划清界限,表明自身的立场,宣示了自己革命的态度,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教员的革命态度,不能体现腐儒的趣味、智者的个性以及青年的时尚,排除ABC项。故选D项。11.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时,在池江和水口战斗中,天气炎热,仗打得异常激烈,粮食一时供应不上,随军的担架民工就把自带的粮食让给部队,保证了战斗胜利。此事件最有可能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和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等,发生于1930年代前期即土地革命时期,B项正确;1924-1927年即国民革命时期,与中央苏区建立于1931年不符,排除A项;全面抗战时期,苏区已改为了“边区”,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并不存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排除D项。故选B项。1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4年国共合作,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表明()A.马列主义已成为指导思想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C.反帝反封建取得基本胜利D.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和遵义会议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B项正确;马列主义已成为指导思想只是部分内容,并非材料整体反映的历史趋势,排除A项;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反帝反封建斗争才取得基本胜利,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与“五四运动”“遵义会议”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1917年2月,李大钊说:我抨击孔子,并不是抨击孔子本身,而是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这表明李大钊()A.能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B.反对封建伦理带有妥协性C.对待孔子是爱与恨交加D.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区别对待孔子文化成就和孔子代表的封建专制权威,表明李大钊能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A项正确;反对封建伦理带有妥协性与材料内容和史实均不相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并非李大钊对孔子爱恨交加的矛盾态度,排除C项;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排除D项。故选A项。14.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B.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1895年(中国)。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可知,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项正确;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而非主动开放,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西学东渐的信息,排除B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表所示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创办学堂的情况,这表明() 时间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1866年成立福州船政学堂1870年成立留美预备学堂1880年成立天津水师学堂1893年成立天津军工学堂A.洋务运动发展急需人才B.科举制被废止C.新式学堂已占主流地位D.科技人才辈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1862年、1893年”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当时是洋务运动时期,需要大量翻译、军事、技术人才,这一时期创办的大量新式学堂正是洋务运动发展急需人才的一种反映,A项正确;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了科举制,排除B项;当时新式学堂并未占据主流地位,排除C项;“科技人才辈出”的说法欠妥且仅据材料不能得知结果如何,排除D项。故选A项。16.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A.缓和德英关系B.推广德语教育C.维护中国权益D.争取在华利益【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京师大学堂的英文教习和德文教习数量涉及英国和德国在中国力量体现、文化影响和软实力渗透问题,德国认为德文教习少而要求增加,固然是为了加大德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为其在华利益服务,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德在华的争夺,排除A项;推广德语最多也只是表象不是实质目的,排除B项;从列强对华政策实质来说,在C、D之间比较不可能选C项,排除C项。故选D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巩金瓯》,清朝国歌。1911年10月4日颁行全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摘自刘锦藻《清朝继文献通考》第二册材料二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司法之权,操诸君。——摘自《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那时革命党人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中许多人并未认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甚至天真的认为,他们既然以西方为学习榜样,就一定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摘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在世界历史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力量的严重不足,故虽经历许多曲折,还是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方志钦《辛亥革命彻底革了封建帝制的命》孙中山主要得到了海外的中国商人和洗衣工人的支持。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他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摘自(美)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歌词内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否相符合?并简要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容上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原因?【答案】 (1)是否相符合:当时的中国,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内有反清革命斗争的风起云涌,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所以与社会现实严重不符;原因: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卖国行为使民众对清政府失去了信心;清末新政的实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进行了长期的革命宣传和准备。(2)不同:《钦定宪法大纲》强调皇权至上;奉行君主专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调主权在民;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3)原因:革命党人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一个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革命指导思想还不够成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有限;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国内民众中影响有限。【解析】【详解】(1)第一问:根据材料“《巩金瓯》”“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中国,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内有反清革命斗争的风起云涌,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所以歌词内容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第二问,从清政府的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运动角度对原因进行回答。(2)根据材料“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可知,《钦定宪法大纲》强调皇权至上;根据材料“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司法之权,操诸君。”可知,《钦定宪法大纲》奉行君主专权;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调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可知,约法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3)根据材料“那时革命党人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许多人并未认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可知,革命党人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一个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革命指导思想还不够成熟;根据材料“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力量的严重不足”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有限;根据材料“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可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国内民众中影响有限。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观察上图,红军在图中A地召开了一次会议,A地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说明原因。材料二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又是宣言书……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材料三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根据材料2~3,并结合所学,概述长征的历史意义。【答案】(1)A地:遵义。原因: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领导,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2)粉碎了国民党“围剿”,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准备了条件。【解析】 【详解】(1)A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地是遵义。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领导,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2)历史意义:根据材料“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破产”可知,粉碎了国民党“围剿”,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根据材料“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可知,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据材料“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可知,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准备了条件。19.阅读下表“19世纪中期以来至20世纪初的中国”,完成下列要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实业救国八国联军侵华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短暂春天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试从上表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自拟一个主题,并运用所选的三个关键词对自拟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所拟论题主题立意明确;列出所选的准确关键词;阐述关键词与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关键词: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主题: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现代化探索之路。阐述: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政治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总之,民族资产阶级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示例二关键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马克思主义。主题: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之路。 阐述:中国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向西方学习而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地主阶级为维护统治,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民族危亡之时,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依赖光绪皇帝进行的维新变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示例三:关键词:短暂春天、维新变法、民主科学主题: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加快阐释:经济上,民族工业在19世纪末初步发展,20世纪初出现短暂春天,经济工业化进程加快;政治上,19世纪末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君主立宪;思想上,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示例四:关键词: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主题: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程)阐述: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列强进行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总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促使中国人开始觉醒和抗争。(可以多角度提炼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主题和关键词要明确)【解析】【分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寻找三个关键词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可以按照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方面分别进行分类,也可以寻找的三个关键词既有经济方面的又有思想文化方面、政治方面的,进行综合性分析亦可。如根据“短暂春天”、“维新变法”、“民主科学”的关键词得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加快的主题,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即可。【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