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492464
大小:287.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3-07-06
《陕西省咸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舆地志》记载:“秦始皇并天下,分置三十六那,各领县。”使郡县制成为定制,并以那辖县。秦始皇的做法()A推动了全国统一完成B.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2.有学者提出,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对中国从传统政治形态走向现代政治形态,最终成长为现代性的政治形态做了初步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太平天国运动D.五四运动3.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重要历史进程的示意图。对这一进程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地领导武装力量C.人民军队的基干力量实现了战略转移D.“和平建国”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呼声4.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这段史料表明
1()A.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B.共产党放弃对根据地和红军的领导权C.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完全弥合D.共产党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5.下表所示是1954年宪法草案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时间过程1954年3月提交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8000多人讨论,收到590多条修改意见和建议1954年6月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收到超过110万条修改意见和建议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通过宪法草案A.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B.是政治协商会议的结果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凸显了依法治国的理念6.1954年6月28日,周恩来应缅甸总理吴努的邀请,对缅甸进行访问。双方会谈后,中缅两国总理发表了《联合声明》,确认它“也应该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材料中“它”应该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求同存异”方针7.罗马法规定,如果邻人土地上排放烟雾超过所允许的限度,受害人可以对邻人提起诉讼,禁止其排放;邻人则可以请求确认存在进行排放的权利,但受害人也可以提出诉讼要求确认不存在这一排放权利。这表明罗马法()A.注重保护私人利益B.致力于环境的保护C.具有形式主义特征D.重视促进经济发展8.英国宪法学者认为,责任内阁制使得“内阁成为高效的行政核心”,使得“国王变成一个有尊严但仅仅发挥礼仪作用的国家元首”。这表明,责任内阁制的实行A.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B.动摇了议会的立法地位C.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D.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9.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苏维埃支持它,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这反映出()A.民众普遍支持临时政府B.列宁试图和平夺取政权C.苏维埃群众基础的薄弱D.十月革命发生的偶然性
210.秦汉时期对手工业生产实行严格管理。如果“矫制专行,非奉使体”,不按国家计划而擅自“鼓铸盐铁者”及其他生产品者,都“法至死”。这一制度()A.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C.增强了商品经济的活力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11.明代以后,江南以水稻栽培为主题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量耕地改种经济作物,以经济作物及其加工业为主题的新型结构,逐渐成为主业。这反映出江南的农业生产()A.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B.呈现出日渐衰退迹象C.与市场联系日益紧密D.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12.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指定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四地为通商口岸,进行中外贸易。1757年,乾隆颁布《防范外夷规条》,关闭了宁波等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清廷外贸政策的这一变化A.阻止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B.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进程C.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D.成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13.据统计,作为荣氏企业经济支柱纱厂的新置纱锭数从1916年的12.96千支增至1926年的115.69千支,全部纱锭数从1916年的12.96千支增为1926年的173.39千支。这说明,此时期的荣氏纱厂A.生产成本大幅上升B.受到国民政府大力扶持C.处于快速发展状态D.更加重视企业自主创新14.抗日战争期间,尹致中(近代山东著名实业家)当选“国货厂商联合会常务理事”。他督促国民政府制定和颁布《工业会法》,并就挽救工商业危机、减轻捐税等问题向国民政府建言献策。这说明,近代实业家()A.致力于自身实力的壮大B.政治地位得到较大提升C.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15.1988年,上海申新九厂的职工们看到,乡镇企业的棉纱要比申新九厂便宜得多。工人们感慨,用陈旧的机器,密集劳动的方式,创造了申新的业绩,但工厂却无法自主地在车间里添置一台新的纺织机。这反映出当时国企()A.发展落后于乡镇企业B.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C.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D.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16.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知道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开始改革开放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设立经济特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
319世纪前期,市场上的商品如旗袍、茶叶丰富,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有了自己设计的轮船,20世纪中国有了自行车、无线电报,还有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广播电台、照相馆,市场上销售着大量的机电工业品、化学工业品、医药用品、教育用品类、文艺制品、革命纪念品类等。从这些可以看出近代中国A.物质文化生活变迁B.工业体系已经形成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现代科学知识普及18.1956年,王砚香从北京回到山区的供销店工作,他和同伴们长期坚持用背篓为农民送货,同时把农民的农副产品背下山。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红色背篓》公映,“背篓精神”也由此风靡全国。这A.反映了艺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B.倡导了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新风尚C.说明对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D.展现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19.1518年3月,麦哲伦在觐见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时,滔滔不绝地向他描述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盛产香料的群岛,那里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据此可知,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追求物质财富B.前往东方抢占殖民地C.证明地圆学说D.扩大与东方的贸易往来20.1935年起,罗斯福政府开始加征遗产税和财产移赠税,以防止巨富们通过散、移赠财产而逃避纳税。这一征税措施A.直接目的是克服金融危机B.依据的是《公平劳动标准法》C.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D.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各国政府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集中在自己手中。当时西欧各国的这种执政理念A.利于增强政府干预经济的实力B.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C.深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D.对克服“滞胀”作用明显22.“这一政策是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的”“政策使部分外资企业得以管理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了苏俄小农经济的优势”“有力地化解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危机”。上述“政策”()A.是苏俄长期的经济建设方针B.运用强制手段管理国民经济C.为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所继承D.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3.在工业改革上,赫鲁晓夫把中央在物资、生产、工资等方面的很多权限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把许多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还在全国设立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以部门为主的条条管理改为以地区为中心的块块管理。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4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扩大了地方管理的自主性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D.推动了苏联经济高速发展24.下表为世界银行在1947-1957年间主要援助国家情况简表。这一举措客观上()援助国家受援总额(单位:亿美元)项目书(单位:个)印度3.72616法国2.51南非1.9026墨西哥1.6086巴基斯坦1.258A.适应了英国对外经济扩张需要B.促进了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发展25.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A.贸易保护呈抬头之势B.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D.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的结束,消除了法西斯的威胁,但是对抗并没有因此终止。苏联尽管在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也因战争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时间成为欧洲无可匹敌的巨人,欧洲,尤其是一直持反共立场的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将苏联的强大视为头号威胁。与此同时,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试图主宰整个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遏制和苏联进行反遏制的进程由此开始,双方尽管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形成了长时间的冷战局面。——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材料二
5二战后的欧洲,可谓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城乡残破,百废待兴。美国人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不遗余力地实现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控制权。冷酷的现实使英国自身也面临危机的边缘。这样,美国借机开展了对西欧的再次“援助大行动”。正是这种“援助”,最终使西欧坐到了美国人的船上,西半球的美国人成了西欧人的盟主。——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欧洲面临的紧迫任务,并列举美国为此采取的重要举措。(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格局主要特征。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北宋以来,农村就已经面临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商业发展等较为现实的问题。而至南宋之时,这种社会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人口的增加导致农村耕地不足;土地兼并使得农村财富集中;商业的快速发展,亦会促使物价的变动。……为了缓解这种冲突,农村中的富家在经济上担有较大的责任,而对于较为贫穷的农户,政府对于其给予较多的经济保障。举例而言,租佃制度中,佃户掌握人格上的自主,并且可以通过财富的积累改变自己佃户的身份。政府与富家亦有兴建水利建设之举,以促成农业经营生产。为了改善这种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其亦通过临时性的救济、长时期的义庄等缓解这种矛盾。——摘编自梁庚尧《南宋的农村经济》材料二: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小农经济经历了极其深刻和复杂曲折的变迁过程;洋纱洋布的大量进口使农村土纱纺织日渐减少,并最终为洋纱所替代,传统小农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消费者和原料的提供者。同时,出现“富户不为商贾,有余资则占田招客户耕种”的现象;大量破产的失业小农开始离开土地,要不然进城务工或谋生,要不然闯关东、走西口、移民海外,再或者当兵、乞讨,当流氓、土匪等。在太平天国起义等农民斗争的冲击下,农村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地主为了招徕佃户实行减租的政策或者实行永佃制,这在客观上也弱化了佃户与地主的关系。——摘编自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农村经济的状况及政府对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变迁的表现。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到1932年末,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53.4%,轻工业的比重则由60.5%下降至46.6%。五年计划虽然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但人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并未同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反而降低了。从1929年10月到1930年3月1日,集体化的农户教占总农户数的比例从7.6%猛增到56%。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运用强制手段和“阶级斗争”方式进行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场运动的结果使苏联构建起完整的“计划经济”制,确立了斯大林所设计的国家统制型经济。
6——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一五”计划期间的核心工程涵盖了国防工业、冶金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各个领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首先带来了对生活、生产资料的巨大需求,而国家的供给能力却严重不足。于是,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被陆续纳入到统购统销的范围之内。为了配合“一五”计划的实施,国家还对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平衡分配。与“一五”计划几乎同时进行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摘编自董志凯、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建立的途径,并指出该模式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性中国在过渡时期经济建设上的特点,并指出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的意义。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工厂制兴起于18世纪70年代。1786年,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产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阿克莱特的克罗坍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任何人如非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装一便士罚款。”——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材料二:在采掘、冶炼、纺织、建筑、运输、电气、煤气等传统产业部门劳作的产业工人,被称“蓝领”阶层。1973-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近40%,而同期“蓝领”工人的人数却减少了大约500万。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及知识密集型生产部门,催生了主要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操纵按钮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1980年,美国“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的订比例是50:32。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出纳员、饭店旅馆的服务员、公共娱乐及卫生保健人员等不断增加,他们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在美国,1950年就已经达到53.2%,1976年为65.7%。——摘编自许平《当代西方国家社会分层变化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工人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
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