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

ID:83368906

大小:280.8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3-07-19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沫若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一时期,人们娶亲时多用红缎双喜字绣片装饰花马车,也有用扎了花红彩子和纸花的汽车,在婚礼礼堂正中高悬两面红黄蓝白黑象征“五族共和”的国旗。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新政之后C.宁汉合流之后D.中华民国初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高悬两面红黄蓝白黑象征五族共和的国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初年,国旗是五色旗,D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没有国旗,排除A项;新政之后,是龙旗,排除B项;宁汉合流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是青天白日旗,排除C项。故选D项。2.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以“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取代了抗战期间“双减双交”政策。这一调整主要是基于A.国共力量对比的逆转B.民主革命即将胜利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取代了抗战期间‘双减双交’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外来侵略者之间的矛盾,推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国共两党的内战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土地政策也随之调整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调动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国共力量对比的逆转”,排除A项;在中国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47年中国社会的性质依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3.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提出“今中国振兴国务,固宜注重普通之学,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并设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说明清政府()A.推动了近代教育普及B.转变人才培养机制C.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D.固守旧式教育理念

1【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设定新的教育宗旨,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B项正确;清末教育改革不能说明近代教育普及,排除A项;新的教育宗旨未体现爱国思想,排除C项;D项说法与教育改革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让世界进入中国意味着中国主动开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D项正确;1979年中美建交,不属于让世界进入中国,排除A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属于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排除B项;1997年香港回归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毛泽东善于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他最初想进攻长沙,当他发现原定计划无法实现时,立刻果断地改变原有部署,转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行,到国民党当局控制力薄弱的乡村山区寻求立足点,保存力量,再图发展。”这一“改变”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制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C.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他最初想进攻长沙,当他发现原定计划无法实现时,立刻果断地改变原有部署,转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行,到国民党当局控制力薄弱的乡村山区寻求立足点,保存力量,再图发展”可知“这一改变”是指毛泽东于1927年27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后,放弃攻打敌人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乡村山区进军,从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并根据井冈山根据地斗争的经验教训,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1927年8月召开的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并制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排除AB项;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C项。

26.据此可知,表中三大事件()时间事件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指导,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为统一全党思想打下了基础。A.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有助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D.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理论准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推动了实事求是思想的重新确立,十一二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为统一全党思想打下了基础,这三个事件均推动了‘文革’革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是1977年,排除A项;确立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是中共十五大,排除C项;1992年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召开做了理论准备,排除D项。故选B项。7.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时代楷模。他们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B.独立自主、实事求是C.互学互鉴、互利共赢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体现了探索时期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D项正确;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属于“红船”精神,排除A项;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长征精神的特色,排除B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新时期的丝路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38.19世纪末,三位中国人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其共同原因是()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社会共识C.西方民主思想传播D.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康有为进行变法,孙中山进行革命,张謇创办实业,他们都是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救亡图存,意图挽救民族危机,所以共同原因是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A项正确;仅根据他们三个的选择,无法说明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张謇创办实业是要通过实业救国,并不是因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排除C项;康有为进行变法是在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之前,排除D项。故选A项。9.1927年8月至1928年年初,中国共产党不仅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还先后领导发动了海陆丰、赣西南、赣东北、湘鄂西等起义。到1928年春,许多起义归于失败,一部分起义军虽然坚持了下来,但几乎都扎根在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偏僻山区。这()A.实现了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B.是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C.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D.反映了国民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到1928年春,许多起义归于失败,一部分起义军虽然坚持了下来,但几乎都扎根在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偏僻山区”可知,1927年至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许多起义归于失败,说明此时国民党在城市的力量相对比较强大,而一部分起义军分布在偏僻山区,这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探索新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会宁,从而实现了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至此,由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失败,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0.“国庆三部曲”《我和我的父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屡创票房新高。“国庆三部曲”反映了()A.艺术审美与价值引导的统一B.电影艺术的创新C.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真实历程D.文化宣传的多元【答案】A【解析】

4【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和我的父亲》等影视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向国庆献礼,喜获票房大丰收,反映了艺术审美与价值引导的统一,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电影艺术有所创新,排除B项;国庆三部曲是影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非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历程的真实再现,排除C项;只有三部影视作品不足以说明文化宣传具有多元性,排除D项。故选A项。1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开始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28年)。这一时期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A.改良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开始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28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前六七年间,出现了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1915年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这本质上是专制独裁和民主共和之争,D项正确;此时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并非是改良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改良即资产阶级维新派,暴力即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A项;府院之争体现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并非这时期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排除B项;此时帝国主义在中国扶持军阀作为代理人,这时期的政治斗争焦点并非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排除C项。故选D项。12.陈旭麓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实并不同义。”符合前后两种“爱国主义”定义的典型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B.五四运动和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和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和清末新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反映

5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材料中“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反映了用“中世纪”(落后的)方式进行爱国,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盲目排外,这一爱国行为与近代化相悖,故这第二种爱国主义的事件是义和团运动。因此,符合前后两种“爱国主义”定义的典型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和义和团运动,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更侧重反封建(反清政府),与材料中“爱国主义”关系不大,排除A项;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与“中世纪”的特征“落后性”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13.渡江战役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从中央和老区选调一批财经、公安等方面的干部,同时招收上海、南京的大中学生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经过多番整编和集训学习后,西南服务团17000余人随军挺进西南。西南服务团的设置()A.体现了《论联合政府》的精神B.推动了抗战的最后胜利C.适应了解放与建设西南的需要D.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中共中央组建西南服务团随军挺进西南,适应了解放和建设大西南的需要,C项正确;《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七大上作的报告,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排除A项;西南服务团的组建在渡江战役之后,不符合抗日战争的时间段,排除B项;向社会主义过渡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C项。14.1938年,丰子恺写道:“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据此可知,抗战歌曲()A.宣传了“三三制”原则B.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C.强化了民众的民族认同D.标志着全面抗战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可见当时连偏远的山区人民都会唱抗日歌曲,这有利于强化民众的民族认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C项正确;“三三制”原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内容,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A项;抗战歌曲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无关,排除B项;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全面抗战局面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5.近些年来,一批批聚焦人民之所想的电视剧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山海情》再现扶贫故事;《小欢喜》演绎家长里短;《大江大河》讲述改革发展;《人世间》书写时代沉浮。这些电视剧的脱颖而出说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坚持()A.以市场经济为指导B.与国际化视野相接轨C.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D.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提到的电视剧作品均聚焦于人民关注的事件,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C

6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以市场经济为指导,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与国际化视野相接轨,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16.自蔡英文上台后,巴拿马、多米尼加等8个国家或地区先后宣布与台湾“断交”,台湾所谓的“邦交国”仅剩14个;此外,因其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世界卫生组织自2017年起连续六年拒绝台湾参加世卫大会。这些事实反映了()A.国际社会支持两岸和平统一B.“一个中国”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C.中国国际地位获得大幅提高D.“一国两制”政策是历史大势所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于是出现材料中的“断交”“世界卫生组织自2017年起连续六年拒绝台湾参加世卫大会”等事件发生,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国际社会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相关信息,排除A项;C项中的“大幅提高”表述错误,排除C项;“一国两制”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材料二毛泽东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剂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国民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中国人“救治行动”的特点。指出“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分别指什么事件及其它们的共同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东西”“良方”的含义。【答案】(1)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事件分别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共同点:都是变革制度(或发展资本主义)。(2)“借来的东西”是指马克思主义;“良方”是指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小问1详解】

7特点:根据所学先进的中国人救治行动经历了先学器物在学制度最后学文化可知特点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根据材料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可知特点是由表及里;根据材料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可知特点是由浅入深。事件:结合所学温药慢治是保留君主的君主立宪制事件为戊戌变法,蒙药重治是全部推翻封建制度的民主共和制事件是辛亥革命。共同点:根据所学这两个事件都是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都主张变革制度。【小问2详解】借来的东西:根据所学借来的东西指的是马克思主义;良方:根据所学国民革命之后的正确革命方法是工农武装割据。18.民本・民富・国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提出很多治国思想,节录如下:①②③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足国之道,节用而裕民……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实出百倍。……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当权统治集团开始把西方科技与新式工业引入中国,开创了近代第一轮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为政要先利民的主张,主张政府应更多关注经济领域。洋务运动以后,以严复为首的早期维新派人士逐步意识到振兴工商业是国家富强之道,历立国之本。郑观应提出同列强要“决胜于商战”,马建忠认为“民富,商务为首”,康有为也主张通过发展商业,促进民富,进而推动国强。实业家张謇主张“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黄茂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富民强”思想的理论嬗变和实践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要将工作的重心从革命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西方国家通过工业化迅速强大的事实、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工业化探索的基础、苏联工业化发展的借鉴等使得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工业化道路,寄希望于通过工业化迅速改变落后的面貌,使国家能在短期内强大起来。1951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1953年8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央财经

8会议结论时,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核心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黄茂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富民强”思想的理论嬉变和实践探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富民强与国家实力的增长,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相关具体表述如下:①1979年3月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②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概括材料中治国思想共同点。依据所学分析产生原因及影响。(2)与古代相比,晚清时期的“民富”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依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4)仿照示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从“民富国强与”角度提炼一个主题,运用相关史实对该主题加以简单说明。(抄写示例不得分)【示例】主题:民富国强与党的政策说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等设立经济特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富民强的重要保障。【答案】(1)共同点:民为邦本;富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产生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动荡,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思想解放促使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思想主张。影响: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仁政为后世统治者所继承,为历代盛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2)变化:逐步摒弃重农抑商思想,以发展近代工商业为民富之道;从学习西方技术与制度并在与西方竞争中寻求民富之道;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发展经济的责任。(3)重点: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9意义: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强了国防力量,有利于粉碎帝国主义国对新中国的围剿,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然之路,实现工业化能够迅速改变国家经济落后的面貌,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4)主题:民富国强与社会矛盾的变化说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当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析】【详解】(1)共同点:依据材料“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得出民为邦本;依据材料“足国之道,节用而裕民……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得出富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原因:从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分析,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动荡,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从百家争鸣的角度分析,得出思想解放促使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思想主张。影响:从经济发展分析,得出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从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得出仁政为后世统治者所继承,为历代盛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2)变化:依据材料“决胜于商战……民富,商务为首……康有为也主张通过发展商业”,得出逐步摒弃重农抑商思想,以发展近代工商业为民富之道;依据材料“洋务运动以后,以严复为首的早期维新派人士逐步意识到振兴工商业是国家富强之道”,得出从学习西方技术与制度并在与西方竞争中寻求民富之道;依据材料“振兴工商业是国家富强之道,历立国之本”,得出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发展经济的责任。(3)重点:依据材料“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得出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历史意义:从巩固政权角度分析,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强了国防力量,有利于粉碎帝国主义国对新中国的围剿,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从现代化的发展分析,得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然之路,实现工业化能够迅速改变国家经济落后的面貌,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4)主题:依据材料“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得出民富国强与社会矛盾的变化说明: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主要矛盾;经过努力奋斗,指出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足迹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10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瑞金: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苏区(强调政权)遵义: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延安:抗日革命根据地,中共七大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北平: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筹建,开国大典等【解析】【详解】可从图片中看出,其足迹包括江西瑞金、贵州遵义、陕西延安等地,因此可选择其中一些地点进行概括说明。如瑞金: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苏区。遵义: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等。主要是分析概括这些地方所发生了重大事件,并分析其影响。

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