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4676

大小:41.6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部分学校(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市高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第一至三单元和“古诗词诵读”。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某一历史现象的客观属性.作用于一定的对象,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所产生的意义关系,我们称之为历史价值。历史价值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它又是通过历史评价来揭示的。进行历史评价,必须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主体需要是判断价值的标准。当然,主体应该是社会主体,需要应该是社会需要。价值标准具有历史性。人类社会是发展的,每一个时代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历史条件不同、社会需要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强调价值标准的历史性,并不等于说可以用历史上人们的价值标准为标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学者就提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当时当地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对当时当地大多数人利益起什么作用为标准。这种看法是把历史条件和历史标准混淆起来。评价历史人物应从当时当地条件出发,却不能以当时当地人的认识水平为标准。价值标准具有流变性。任何评价主体的价值标准对其成员来说,在本质上都是稳定的。但是,价值标准也是随评价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亘古不变的标准。比如在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问题上,有其稳定的一面,即论者大部分同意以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作为基本尺度。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又提出了以气节观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之一。党的十二大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精神文明的方针,从此,精神文明建设就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近年来,由于人的价值问题引起重视,随之影响了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鲁迅的“呐喊”不再被仅仅看作是对封建专制的揭露和控诉,还被评价为“属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价值标准的历史性、流变性等都说明历史评价的标准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如果要求不同主体或同一主体对于同一个历史客体只有一个评价标准,是不符合价值关系和价值标准的客观本性的。标准是多样的,但进行历史评价,要有一定的价值标准。(摘编自朱智文《论历史评价》)材料二: 历史人物评价是史学研究中最具争议也最富挑战的问题之一,它吸引同时也困扰着不同时代的众多学人。在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主导地位的新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中,曾有过对许多历史人物评价的争论,而1959年的“曹操论战”是最为集中的一次。1959年1月25日,郭沫若发表《谈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主张重塑曹操形象。2月19日,《光明日报》刊出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认为应该替曹操摘去奸臣的帽子,恢复名誉。郭沫若、翦伯赞替曹操翻案的文章,引发了国内学界关于曹操历史作用、个人品德等问题的大论战。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史学主流,唯物史观成为历史研究的总原则。“曹操论战”对这一总原则的运用做出了学术性尝试。贯穿论战中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历史作用标准、阶级标准和历史主义观念。论战中,很多人持历史作用标准,其基本观点是以历史人物所作所为的客观效果,即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为标准。历史作用标准在考察历史人物所做事功及其或负或正的影响方面,较其他标准更具客观性。阶级标准表现为阶级立场标准、阶级成分标准和出身标准。例如,在本次讨论中对曹操镇压黄巾军的否定,就体现了这种阶级观点。而历史主义观念则指在评判历史人物时,从他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历史人物置于具体的历史范围和历史条件之内进行考察和分析,这无疑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另外,在本次讨论中,虽然没有学者明确提出“道德标准”,但其中在对曹操的否定性或否定方面的评价中,道德标准是主要因素。除了在历史人物评价方面的理论贡献,“曹操论战”也留给我们诸多需要进一步斟酌与思考的问题,尤其是道德标准被忽视、弱化,甚至被取代的问题。用历史作用标准消解道德标准的独立性,不论从客观历史还是对历史研究而言,都是说不通的。例如屈原之所以是屈原,他的成功不在于现世政治功绩的成功,而是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敢于献身的精神。同时,道德标准与生产力发展标准之间也不存在直接关系,与进步标准之间没有必然关联,比如,文天祥宁死不降、英勇就义的道德行为,很难说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助于社会进步,往往争议很大,这就导致了对其评价的不确定性,但一些道德行为则被公认,例如滥杀、偷盗、叛国等在每个时代基本皆被否定。这些确定性的道德标准有利于解决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分歧,在评价历史人物上具有更大的适用度。历史的多面性、历史人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历史评价标准的多元性,既可以用历史作用标准评价历史人物的事功作为,也可用道德标准、艺术标准、学术标准等其他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的道德影响、艺术造诣、学术成就,孤立地用其中任何一个标准进行单线评价,都不能对历史人物做出相对全面的考量,因此,在历史人物评价中宜积极汲取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成果,将线性思维改为立体化思维,构建多元标准与多元评价格局,从而使历史人物评价的研究更为生动、细致和深入。(摘编自高希中《历史人物评价标准之争与中国历史观重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史价值是客观的,而历史评价却是主观的,每个参与历史评价的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确定评价标准。 B.价值标准具有流变性,虽然对于特定评价主体来说价值标准具有稳定性,但是其会随着评价主体的变化而变化。C.在1959年“曹操论战”中,有些学者对曹操进行了否定性或否定方面的评价,因为他们明确提出了“道德标准”。D.虽然历史人物评价标准有多元性,但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运用历史作用标准,就能对历史人物做出全面的考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有学者提出以对当时当地大多数人利益起什么作用为标准,这种看法混淆了历史条件和历史标准。B.随着人的价值问题得到重视,鲁迅“呐喊”的价值不再是揭露和控诉封建专制,而是“属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C.历史作用标准在历史人物评价中常被采用,历史作用标准较其他标准能更客观地考察历史人物所做事功及其影响。D.历史有多面性,历史人物有多样性,历史评价标准也应是多元的。两则材料都对历史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给予了肯定。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采用总—分—总式结构阐述了历史评价的相关问题,分论部分阐述了价值标准多样化的特点,脉络清晰。B材料一第四段总结全文,指出历史评价的标准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强调进行历史评价,要有一定的价值标准。C.材料二站在重构中国历史观的高度,由“曹操论战”这一历史事件切人对历史人物评价标准这一话题的探讨。D.材料二第五段列举屈原和文天祥的例子,意在论证在历史评价中道德标准被忽视、弱化后产生的严重后果。4.“曹操论战”有什么积极意义?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4分)5.材料一中的“价值标准的历史性”与材料二中的“历史主义观念”两个概念在内涵、外延上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人生[注](节选)路遥 早饭时分,一辆草绿色的吉普车开进高家村。高玉德当兵走了几十年的弟弟回来了!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高家村好多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高玉德家的窑里已经挤满了人。加林妈在旁边窑里做饭。好多婆姨女子都在帮助她,有的拉风箱,有的切菜,有的擀面。高加林从叔父的提包里拿出许多糖,正给人群里的娃娃们散发。他尽量想保持一种含蓄的态度,但掩饰不住兴奋。高玉德、高玉智两弟兄被一群年纪大的人包围在他家的脚地当中。玉智已经换上了地方干部的服装,比他哥看上去小二十岁,他身材不高,但挺胖,红光满面,很少有皱纹,头发还是乌黑的,只是两鬓角夹杂几根白发,他笑容满面,辨认他小时候的伙伴们,这些人都已年过半百,又亲切又拘束地接过他双手敬上的纸烟。德顺老汉和另外一些长辈进来的时候,玉智把他们一个个搀扶着坐在炕栏石上,问他们的身体和牙口怎样。这些老汉们纷纷张开没牙的嘴抢着嚷嚷……高玉智笑呵呵地回答他们的问话。玉德老汉站在他旁边,嘴里噙着早烟锅,一边笑,一边用瘦手抹眼泪。陪同高玉智回村的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同志,出去解了个手,就再挤不进高玉德家的院里了。高加林碰见马占胜,占胜一条胳膊亲热地接着加林的肩头,对他说:“旁的事我先不和你拉搭:我先只对你说一句话,你的工作我们会很快妥善解决的……”高加林的心猛一阵狂跳。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高明楼已经站在了他们面前。明楼笑着说:“加林,你还不回家招呼你二爸去?你爸你妈人老了,手脚不麻利,家里又再没个人……”他说完转过身,热情地和马占胜握起了手。明楼说:“叫马局长先到我家里坐一坐。另外,你告诉你妈,你叔父头一顿饭在你们家吃,下一顿饭就不要准备了,我们家已经准备上了。啊呀,多不容易呀!玉智几十年闹革命不回家,说什么也得在我家里吃一顿饭!”他转过头对占胜说:“玉智是我们村在门外最大的干部,是整个高家村的光荣!”“高玉智同志现在是咱们地区的劳动局局长,我的直接上级。”马占胜对高明楼说。“我已经知道了!”高明楼一边说,一边让加林回家忙去,他便拉着马占胜到前村他们家去了。吃过饭以后,加林跟着父亲和叔父上了祖父祖母的坟地。祖坟在村子后面一个向阳的山坡上。两座坟堆上长满了茂密的蒿柴茅草。两弟兄哭了一阵后,玉智把他哥搀扶起来,玉德老汉哽哽咽咽地说:“咱老人……活的时候……把罪受了……”高玉智非常内疚地说:“我一直在外,没好好管老人,想起来心里很难过。这已经没法弥补了。现在,我已回到咱家乡工作了,以后我要尽量帮扶你们哩……有什么困难,你就说,哥!”高玉德怔了一阵,说:“我们老两口没什么要牵累你的。现在农村政策活了,家里有吃有穿,没什么大熬煎。就是你这个侄儿子,高中毕了业,就在村里劳动。大家有腿的,都走后门工作了,他……”“你不是在村里小学教书着哩?”玉智转过头问加林。 没等加林回答,玉德老汉赶忙说:“现在学生娃少了,用不了那么多教师,就回来了。”他不愿意让玉智知道明楼下了加林的教师。不管怎么说,明楼是他们村的领导,不能惹!高玉智沉默了一会,对他哥说:“好哥哩,按说,你提出什么要求,我都要尊哩!但这件事你千万不要为难我!我任职后,地委和专署领导找我谈了话,领导说我刚从部队下来,又一直是做政治工作的,就让我担任了这个职务。这是信任我哩!我怎能辜负组织的信任,这种我可是坚决不能做啊!哥,你要理解我的心情哩……”高玉德老汉听兄弟这么一说,思谋了半天,说:“既然是这样,也就不能为难你了。唉……”老汉长叹了一口气,便叫玉智和加林回村;他说走时明楼一再吩咐,他们家的饭做好了,专门等着哩……高明楼此刻正和马占胜在他的“会客室”里拉话。明楼现在心里很慌,生怕高加林给他叔父告他,说他走后门让自己儿子三星当了教师,而把他弄回队里参加了劳动。当时这事是他和占胜共同谋划的。“万一这事让高局长知道了怎么办?”明楼问正在喝茶的马占胜。占胜咧嘴一笑:“有个比教师更好的工作让他干,他还能再对咱说一长二短吗?”“更好的工作?”明楼瞪起眼,“现时国家又不在农村招工招干,哪有比民办教师更好的工作?”“正好最近地区给咱县上的小煤窑批了几个指标。当然,这几个指标本来没城关公社的,因为城关以前走的人太多了。”马占胜接过明楼递上的纸烟,点着吸了一口。“加林恐怕不愿去掏炭!”“谁让他掏炭哩?现在县委通讯组正缺个通讯干事,加林又能写,以工代干,让他就干这工作,保险他满意!”“这恐怕要费周折哩!”“我早把上上下下弄好了,到时填个表,你这里把大队章子一盖,公社和县上有我哩。反正手续做得合法,捣鬼也要捣得像嘛!”两个人哈哈大笑一番。正在他俩拉话的时候,三星已经引着高玉智进了院子。明楼和占胜慌忙迎了出去。高明楼把地区和县上的两位局长接进“会客室”。高玉智本不想来这里,但他哥不让;让他一定得去吃这顿饭!说明楼是村里的领导人(高家村书记),不能伤了他的脸。再说,老先人都姓高!他只好来了。高明楼让占胜先陪高局长喝茶抽烟,他过来在厨房里嘱咐他老婆和儿媳妇先别忙着上菜。他出了院子,把正在院墙角里抽烟的三星叫过来,压低声音问:“你怎么不把你高大叔和加林也叫来?”在上饭的前一刻,高玉德终于被三星捉着胳膊拉来了。明楼慌忙出去,亲热地扶住他的另一条胳膊,问:“加林怎么不来?”玉德老汉说:“那是个犟板筋,不来就算了!” 高玉德立刻被明楼父子俩簇拥着进了窑,扶在了上席上;高玉智和马占胜分坐在两边。明楼在下席上落座。饭菜很快就上来了。明楼起来敬酒。第一杯满上,双手齐眉举起,敬到高玉德面前。高玉德两只瘦手哆哆嗦嗦接过了酒杯。一杯酒下肚,老汉的五脏六腑搅成了一团!他看看高明楼满脸巴结的笑容,又看看身边的弟弟,老汉内心那无限的感慨——半个月以后,高玉德的独生子高加林就成了国家正式工人;并且只去县煤矿报个到,尔后就要在县委大院当干部了。他只填了一张招工表。其余的事都由马占胜一手包办了。生活在一瞬间就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有删改)[注]《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原载于《收获》1982年第三期。小说以改革开放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的人生故事。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兵走了几十年的高玉智回高家村的消息传遍了,兄长高玉德家的窑里已经挤满了人。高加林想保持含蓄,但掩饰不住兴奋,心理叙写真实。B.高玉智辨认小时候的伙伴们.给他们敬烟。德顺老汉和另外一些长辈进来时,高玉智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牙口,可见高玉智对家乡人民有感情。C.马占胜告诉高加林会很快妥善解决他的工作。马占胜违规占用小煤窑指标,先让高加林成为国家正式工人,然后让他以工代干,做通讯干事。D.高玉智内疚地说要尽量帮扶哥哥一家,当哥哥高玉德提出给儿子安排工作的请求后,高玉智却拒绝了,他拒绝的主要原因是考虑自己的仕途。7.关于文中高明楼“请吃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星引着高玉智进了院子,高玉智本不想来,但高玉德让高玉智一定得去吃这顿饭。B.高明楼到厨房嘱咐家人先别忙着上菜,他出了院子,让三星去叫高玉德和高加林。C.高玉德被三星请来了,高明楼“慌忙出去,亲热地扶住”,高明楼的形象跃然纸上。D.高明楼起来给高玉德敬酒,高玉德哆哆嗦嗦接过了酒杯,高玉德此时心中非常害怕。8.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转折”,请根据小说节选部分简要说明。(4分)9.小说节选部分塑造的高玉智的形象非常鲜明,请简要分析高玉智的形象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也,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司马迁《史记·老子传》,有删改)材料二: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选自《老子·修身》,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老莱子A亦楚人也B著书C十五篇D言E道家F之用G与孔子H同时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和“名”是有某种联系的,古人自称主要用“名”,称呼他人常用“字”。B.为,文中指当作,与“为天下笑”(《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为”词义不同。C.“强为我著书”与“自胜者强”(《(老子)四章》)两句中的“强”词义不同。D.“政善治”与“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治”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向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老子问礼,老子阐释了自己的看法,还斥责了孔子。孔子说自己见到的老子就像一条龙。B.老子看到周朝衰落,就要离开。到了关口,关令尹喜请求老子为他写一本书,于是老子写了一本讲述道德的含意的书。C.老子修道养身,他大概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有人说周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 D.《老子·修身》中说,天地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够长久;圣人把自身置于众人之后,却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占先。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4分)(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4分)14.有人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不作为、得过且过。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认识的看法。(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和董传留别①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②,眼乱行看择婿车③。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注]①这首诗是苏轼被罢官风翔签判,途经长安时临别留赠朋友董传的。苏轼任风翔签判时,董传与之交游。董传当时穷困潦倒,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②苏轼说董传没钱置办马匹,不能像孟郊那样“一日看尽长安花”。③史有记载,在唐代进士放榜日公卿之家倾城选取佳婿。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董传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光彩夺人。B.颔联表明了苏轼的志向,他不甘心过贫苦的日子,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C.颈联苏轼说董传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却有机会被“择婿车”包围。D.尾联苏轼希冀董传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扬眉吐气,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16.这首诗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颂,因为这一名句“情”“理”交融,引人共鸣。请简要分析“腹有诗书气自华”蕴含的“情”和“理”。(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士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锦瑟》中,李商隐擅长借用典故传说来寄托情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了庄子的典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用了鲛人的传说。 (3)“江”与“月”在古诗词中经常相遇,而“江月”也成了古诗词中特定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鲁迅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这其实也是他自己的写照。鲁迅认真、苦干的精神曾给郁达夫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郁达夫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鲁迅不是一个只会①的空头文学家。有关《奔流》的校对、集稿、算发稿费等琐碎的事务,完全是鲁迅一个人效的劳。我所认识的和我们在同时做文字工作的人,大抵十个有九个都是把书斋弄得②的。而鲁迅的书斋,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为实现理想,要做的事很多,鲁迅除了自己埋头苦干,也一直在寻找③的战友,怎能说鲁迅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呢?他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热心地接洽上门求教的青年。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黄蜂的巢是用一种薄而柔韧的材料做成的,这种材料像纸一样,柔软而有韧性,因此①,做出各种造型,如果蜂巢是用整张“纸”做的,就②,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但是,黄蜂就像做气球的人一样,它们懂得温度可以利用各层外壳中所含有的空气来保持。所以,黄蜂把它们的低巢做成宽的鳞片的形状,一片一片松松地铺起来,显出很多的层次来,整个蜂巢形成一种粗粗的毛毯状,厚厚的,而且多孔。作为黄蜂们的领导,③,才开始建筑自己的巢。在杨柳的树孔中,或者是在空的壳层里,大黄蜂用木头的碎片,做成脆弱的黄色的“纸”。大黄蜂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包裹它自己的就像凸起的中间有充分空隙而空气停留在里边也不流动的大鳞片一样的层层重叠的窠。20.下列句子中的“像”与文中加点处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长江烟波浩渺,江上的大轮船像一叶扁舟。B.焦裕禄精神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人们前行。C.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D.我静静地凝视着远方,他看着我,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曾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中国爱国诗人陆游曾告诫儿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以上材料对广大青年学子的学习求知具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重庆市高二语文考试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A项,“每个参与历史评价的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确定评价标准”不合文意,原文是“进行历史评价,必须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主体需要是判断价值的标准。当然,主体应该是社会主体,需要应该是社会需要”。C项,“因为他们明确提出了‘道德标准’”强加因果,也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本次讨论中,虽然没有学者明确提出‘道德标准’,但其中在对曹操的否定性或否定方面的评价中,道德标准是主要因素”。D项,“但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运用历史作用标准,就能对历史人物做出全面的考量”分析不当,原文是“孤立地用其中任何一个标准进行单线评价,都不能对历史人物做出相对全面的考量”。2.B【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鲁迅‘呐喊’的价值不再是揭露和控诉封建专制,而是‘属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不合文意,原文是“鲁迅的‘呐喊’不再被仅仅看作是对封建专制的揭露和控诉,还被评价为‘属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3.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意在论证在历史评价中道德标准被忽视、弱化后产生的严重后果”分析不当,应是“论证道德评价不应被忽视、弱化”。4.①“曹操论战”是对唯物史观运用的学术性尝试,在历史人物评价方面做出了理论贡献。②“曹操论战”启迪人们对道德标准被弱化甚至被取代等问题进行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并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首先梳理有关“曹操论战”的内容,然后分析“曹操论战”的积极意义,最后简要作答。5.同:①二者都属于历史评价范畴,都着眼于具体的历史条件;②二者都肯定了历史评价标准的多元性。(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异:①“价值标准的历史性”是价值标准的客观属性,“历史主义观念”是在历史评价中的主观意识;②“价值标准的历史性”是就历史评价的整体而言的,范围更大;“历史主义观念”则只是就历史人物评价这一领域而言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辨析重要概念异同的能力。首先通读材料,理解“价值标准的历史性”与“历史主义观念”两个概念;然后结合语境内容,辨析两个概念的异同;最后整合答案,分点作答。6.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他拒绝的主要原因是考虑自己的仕途”分析不当,他拒绝的主要原因是“不愿辜负组织的信任,坚守原则而不走后门”。7.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特定内容的能力。“高玉德此时心中非常害怕”分析不当,应是“高玉德心中有感慨和不适感”。 8.①高加林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小学教书。后来村书记高明楼为了让自己儿子三星当教师,就把高加林弄回队里参加劳动,成为农民。②高加林的叔父高玉智转业回地区任劳动局局长,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违规操办,让高加林成了国家正式工人,但只去县煤矿报个到,然后就去县里当通讯干事。(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探究小说有关问题的能力。首先通读小说,梳理有关内容;然后分析高加林经历的人生“转折”,概述内容;最后整合答案,简要作答。9.①精神状态好,显得年轻。高玉智比他哥看上去小二十岁,红光满面,很少有皱纹,头发还是乌黑的。②心系家乡,有情有义。高玉智转业后回到家乡任职,回高家村探亲,亲善乡亲们,对自己未能尽孝向兄长表达歉意,想着尽量帮扶他们。③坚守原则,不徇私情。表示不会违反规定给侄子高加林安排工作,拒绝了兄长的请求。(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通读小说,梳理有关高玉智的内容;然后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最后整合答案,简要作答。10.BDG【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文言知识的能力。两句中的“治”词义不同,前者为“治理”,后者为“国家安定”。12.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还斥责了孔子”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可知,应是“劝诫”。13.(1)您所说的礼,制定它的人已经死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子”“朽”“独”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2)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夺,汇聚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地,因此接近于道。(“争”“所恶”“几”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第(1)句:子,尊称,您;朽,腐烂,这里可以理解为死;独,唯独,只有。第(2)句:争,争夺;所恶,厌恶的地方,指低洼之地;几,近,接近。14.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误解。②材料一中老子说君子遇到时机就出仕,告诉孔子要去掉过多的欲望和过高的志向。材料二中说上善的人说话遵守信用,行动把握时机等。③可见“无为”不是不作为、得过且过,而是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形势,尊重规律。(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梳理相关内容并分析评价的能力。根据原文“且君子得其时则驾”“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等内容,概括即可。【参考译文】 材料一: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到了周都,向老子问礼。老子说:“您所说的礼,制定它的人已经死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而且君子遇到时机就出仕,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我听说,好的商人把货物深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君子德行很高,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愚钝。去掉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去掉您高贵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您自己都没什么好处。我要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罩住它,会游的可以用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乘风驾云上天。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一条龙吧!”老子研究道德的学问,他的学说把隐秘不求名声作为主旨。老子在周住了很久,看到周朝衰落,就要离开。到了关口,关令尹喜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写本书吧。”于是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讲述道德的含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开,没人知道他的下落。有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讲道家的作用,他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老子大概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有人说他活了二百多岁,他因为修道养身,所以长寿。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上记载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时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在一起五百年就分开了,分开后七十年就会出现霸王。”有人说儋就是老子,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老子,是隐居的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李宗做魏国的将军,被封在段干。世人学老子学说的就排斥儒家学说,学儒家学说的也排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不在一起商量事情”,难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吗?李耳认为清静无为,百姓就能自己变得正直守义。材料二: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身置于众人之后,却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占先;把自身置之度外,却能保存自己。因为他无私,所以能够成就自己。上善的人如同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夺,汇聚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地,因此接近于道。他居于低洼之地,思虑深邃宁静,结交善良之人,说话遵守信用,为政精于治理,处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没有过失。15.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表明了苏轼的志向,他不甘心过贫苦的日子,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理解错误,应是“表明了董传的志向,他不甘心过贫苦的日子,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16.①“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气”指“气质”,这一名句蕴含着鲜明的情感态度,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②这一名句还阐明了读书与气质的联系,强调了饱读诗书可以培养人的高雅气质,充满着理趣。(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句的能力。首先通读诗歌,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全诗,分析诗句蕴含的“情”和“理”;最后整合答案,分点作答。17.(1)仁以为已任死而后已 (2)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3)示例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示例二: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示例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给分。第(3)题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语境,通过语境来确定所填写的语句。第(1)句,需关注“曾子认为士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等关键信息;第(2)句,需关注“……化用了庄子的典故……借用了鲛人的传说”等关键信息;第(3)句,需关注“‘江月’也成了古诗词中特定的意象,如……”等关键信息。还要注意默写不能多字、漏字和错字等。本题易错字:(1)己,已。(2)晓,沧。(3)示例一,穷;示例二,待;示例三,尊,酹。18.①舞文弄墨(纸上谈兵)②杂乱无章(乱七八糟)③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每处1分,如有符合语境的其他成语,也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字技巧。②杂乱无章:形容事情非常杂乱,各种东西混乱地放在一块儿。③志同道合:形容彼此志趣一致。19.示例:怎能说鲁迅吝啬自己的时间呢?他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热心地接待上门求教的青年。(每处错误修改正确得2分。如有其他修改方式,修改后无语病且不改变原意的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错误:①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删除“吝啬”前面的“不”;②搭配不当,将“接洽”改为“接待”。20.B【解析】本题考查语境中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项中的“像”和文中加点处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比喻。A项中的“像”表示比较,C项中的“像”表示举例,D项中的“像”表示猜测。21.①可以弯曲、折叠②能稍稍抵御寒冷③大黄蜂落在最后(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补写的能力。首先通读文段,理解大意;然后联系上下文,寻找所给的提示语;最后根据要求,概括答案。22.示例:①大黄蜂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包裹它自己的窠,②层层重叠的窠就像凸起的大鳞片一样,③这个大鳞片的中间有充分的空隙,④空气停留在里边也不流动。(每句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读懂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分析句子结构;然后提取句子主干,变成分句;最后切分原句其他成分,变成分句。23.【写作提示】本题考查写作能力。(一)材料解读和参考立意 材料第一段首先引用牛顿的话,他认为自己借助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吸收了前人的发现和发明,从而能够看得更远。然后阐述陆游曾告诫儿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认为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陆游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入手,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要躬行”既指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又指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材料第二段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材料引导我们要正确认识学习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学会借鉴,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善于思考,学会质疑,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检验和运用。参考立意:①将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②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检验和运用;③学会借鉴,勇于实践;④实践出真知;等等。(二)写作任务和要求1.立意写作必须紧扣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立意不准确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2.结合材料材料的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所体现,有概述或分析,要由材料引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3.明确文体文体不限,自定文体,但要有文体意识,选择使用什么文体,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规范。(三)题意评分解说题意评分等级文章特征符合题意一类文54~60分A.紧扣材料,选准角度,立意准确。B.写作重点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充实,感悟深刻,表达精彩,亮点突出。C.文体特征鲜明。二类文48~53分A.紧扣材料,选准角度,立意准确。B.写作重点较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较充实,感悟较深刻,表达流畅,有一些亮点。C.文体特征鲜明。三类文42~47分A.能扣住材料,立意符合材料。B.写作重点不够突出,感悟不够深刻,内容和结构较完整,语言平淡,逻辑性一般。C.文体特征较鲜明。基本符合题意四类文36~41分A.没有扣住材料写作,有自己的一些感悟,但立意不够准确。B.写作重点不突出,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言不流畅,逻辑混乱。C.文体特征不鲜明。偏离题意五类文35分及以下 A.部分偏离题意的,酌情给分(21~35分),B.完全离题的,酌情给分(0~20分),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完全忽略写作要求,完全没有文体意识,仅选取材料、写作任务或写作要求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四)补充说明1.错别字等扣分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2.字数等扣分①600字或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个字扣1分)②600字以下的文章,3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③400字或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④200字或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⑤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⑥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