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ID:82889840

大小:83.30 KB

页数:102页

时间:2022-11-11

上传者:灯火阑珊2019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6页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7页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8页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9页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归纳出什么是蒸发。2.能说出水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科学探究1.能根据蒸发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根据生活经验对影响蒸发的因素作出假设。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水蒸发、蒸发吸热等信息。4.能运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5.能用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蒸发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温度计示数变化的数据。3.能采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影响水蒸发因素的实验设计。4.能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明蒸发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晾晒衣服和地上积水消失的图片)用水洗过的衣

1服,晾晒之后会变干;雨后水泥路面上的积水,天晴后便很快消失了。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呢?1.提问:衣服和路面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2.观察水到哪里去了。(1)引导:请你想ー想路面上的雨水都渗到路面下了吗?衣服上的水飞到空气中了吗?(2)假设:我认为路面上的雨水和衣服上的水可能变成了水蒸气。(3)观察:指导学生在黑板上用水写ー个“水”字,其他学生观察“水”字的变化。(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5)思考: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温度下发生的?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小结: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7)解释:湿衣服和路面上的水到哪里去了?3.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1)引导:请你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额头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2)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2(3)出示实验方法:选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分别记下当时的温度;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在水中蘸一下,然后取出放置在空气中;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4)提示;杯中的水要放置在室内1个小时以上;要测量烧杯中水的初始温度,使杯中水与空气温度相同。(5)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教师巡视指导。(6)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7)讨论;温度计的示数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8)小结: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1)提出问题。提问: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2)作出假设。引导:想ー想,日常生活中要让衣服干得更快些,你有哪些方法?假设;我认为水可能在温度高、水面上空气流动快、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的情况下蒸发得更快。(3)设计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教师巡视指导。交流;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设计的实验方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统一的实验方案。(4)实验观察。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

3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此环节建议让学生在课后完成。)(5)得出结论。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并相互补充与评价。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总结:水的温度越高,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越大,水面上空气流动越快,水就蒸发得越快。1.应用知识,解释现象。(1)出示:教材第4页中的两幅图。(2)讨论:为什么洒些水,会感觉凉快些?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在树林里会感到凉快些?(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4)小结:夏天教室洒水、待在树林里感觉凉快,是因为水在蒸发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觉凉快ー些。教学反思:

4第二课小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过程:科学知识1.能归纳出什么叫做凝结。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水蒸气凝结的实例。科学探究1.能从水蒸气与水之间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根据生活经验对探究问题作出假设。3.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水蒸气凝结的相关信息。4.能用科学语言、简单图示等方式记录整理实验信息。5.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水蒸气的凝结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防雾眼镜。3.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水蒸气的凝结在生活中的应用。(一)提出问题

51.引导:(播放倒入半杯热水,过一会儿杯盖上出现水珠的视频)往保温杯里倒入热水,把盖拧好,过一会儿拧开杯盖,会发现杯盖上有许多小水珠,这是怎么回事?2.提问:杯盖上的小水珠是怎样生成的?(二)作出假设1.引导:为了认识杯盖上的小水珠是怎样生成的,不妨我们这样来思考:如果杯子里没有水,杯盖上会有水珠吗?盛有冷水的杯盖上有水珠吗?如果杯盖是热的,能生成小水珠吗?2.交流: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假设:我认为,小水珠的形成可能与水蒸气和冷的物体接触有关。(三)实验观察4.掌握方法。(1)讲解实验方法:向两只相同的烧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用酒精灯给其中一块玻璃片加热:把加热过的玻璃片和常温下的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两只烧杯上;观察两块玻璃片发生了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2)记忆: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3)出示注意事项;加热玻璃片时,要注意均匀加热,防止玻璃片碎裂;实验中要细心操作,认真观察记录。5.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四)得出结论

6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2.讨论:两个实验中的条件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些实验条件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3.小结: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五)实践应用4.解释现象。(1)讨论:从冰箱里拿出的易拉罐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2)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5.设计防雾眼镜。(1)引导:冬天,从室外走进室内时,眼镜片会变模糊,使我们看不清东西。戴眼镜的同学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能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2)讲解: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镜片起雾”,这会给戴眼镜的人带来很多不便。起雾的原因是镜片温度要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气就凝结在镜片上产生了很多小水滴。今天我们就根据起雾的原因,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也就是怎样不让水蒸气生成,设计ー款防雾眼镜吧!你可以查阅有关资料或借鉴某些实物模型进行设计,并用简图表示出来。(3)设计:学生分组设计防雾眼镜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4)汇报:组织学生汇报自己设计的防雾眼镜方案,引导学生从科学性和新颖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7教学反思:第三课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2.能举例说出水的三态变化应用的实例。科学探究1.能从水、水蒸气、冰的三态变化的角度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温度与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信息、。3.能用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温度与冰融化和水沸腾的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冰融化和水沸腾与什么有关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实验方案和结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出水的三态变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北方地区“夏天流水,冬天冰瀑”的自然景观的

8图片或视频)同学们,你欣赏过这样的景色吗?这样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提问:水在不同状态之间是怎样变化的?这些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掌握方法,实验观察1.引导:冰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影响水的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吧!2.播放:实验方法课件,提示学生注意实验的过程和方法。3.出示实验图片和实验方法:将一定质量的冰放在烧杯内,测出冰块的初始温度和质量,并记录下来;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两分钟,观察水又会有哪些变化;停止加热后,测量水的质量。4.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三)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并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2.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3.讨论;从化冰实验的曲线图中,我们发现在冰化成水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虽然酒精灯在不停地加热,但是冰水和水的温度却没有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呢?结合实验现象和曲线图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当冰融化、水沸腾时,它的温度会保持不变。只有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温度オ会发生变化。)

91.小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这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讲述:人们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利用水结成冰保存食物等(出示冰糕、蒸储水的图片)。让我们搜集更多的实例,并与同学交流。2.作业: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应用的实例。3.交流:教师择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评价。教学反思:

10第四课露和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露和霜的形成原因。科学探究1.能从露、霜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对露和霜的形成原因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依据。3.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露和霜的成因”的信息。4.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5.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露和霜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分析露和霜的形成原因。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出科技进步可以降低霜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植物叶子表面、瓦砾等出现露和霜的图片。

111.讲述:在秋季的早晨,我们经常会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有一些小水珠,人们称它为露。等到了天气寒冷的冬季,我们就会在地面上、瓦砾间看到ー些白色的小冰晶,人们称它为霜。2.提问:你知道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吗?(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探究露的成因。(1)提出问题。提问:露是怎样形成的?(2)作出假设。讨论:露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假设:露可能是气温下降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表面凝结成的小水滴。(3)实验观察。出示实验方法:向500毫升烧杯内加入约300毫升碎冰,并向烧杯内加入凉水至400毫升处;用ー支温度计测量空气的温度,另ー支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观察烧杯外壁出现的现象。出示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教师巡视指导。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4)得出结论。

12讨论:空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小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壁就凝结成了小水珠。推想: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自然界中的露是怎样形成的。总结: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就形成了露。1.探究霜的形成。(1)引导: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已经知道,天气较冷时,水蒸气会在植物表面凝结形成露。那么,当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会怎样呢?(2)假设:霜可能是当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表面结成的小冰晶。(3)出示实验方法:向黑色外壁的金属杯内加入冰块,往冰块里撒些盐;用温度计测出杯中冰块的温度;观察金属杯外壁有什么现象。(4)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评价。(6)小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金属杯壁会形成小冰晶。(7)推想: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自然界中霜是怎样形成的?(8)总结:当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结成小冰晶,这就是霜。(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31.探究冰箱里的霜。(1)引导:冰箱的冷冻室很容易出现霜,请你根据霜的形成过程,先预测冰箱里的霜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再选择ー个因素,设计方案,进行探究。(2)作业:学生课下进行探究,并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中。2.如何预防霜冻。(1)引导:霜的出现会给农作物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在发生霜灾次数较多的地区,人们是如何应对霜灾的呢?请你查阅资料或请教农民伯伯,比ー比谁搜集到的信息多。(2)作业: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或请教农民伯伯,把得到的信息做成宣传册。(3)交流:择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学反思:

14第五课雾和云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归纳出雾和云的形成原因。科学探究1.能从雾、云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对雾和云的形成原因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3.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4.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5.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活动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雾和云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3.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科学技术可以降低大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大雾天气人们出行的图片及课件)在春、秋季节

15的早晨,我们常会看到限前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这就是雾。关于雾你都知道什么呢?1.提问:雾是怎样形成的?(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2.探究雾的形成。(1)作出假设。引导:置身于雾中,我们会感觉到又冷又湿,在雾中穿行之后,会在发丝、眉毛上出现小水珠。根据这种现象,你认为雾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呢?假设:我认为雾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可能是水蒸气和冷空气。(2)设计实验。讲解:出示教材思维导图及案例图片,讲解设计思路。A.确定实验要素。根据假设确定该实验的要素为:水蒸气和冷空气。B.构思抽象的实验模型。先想出更多的获得水蒸气、冷空气的方法;再采用组合法构建抽象模型,并用文字和图记录下来。C.设计具体的实验模型。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从抽象模型中选择科学、可行、简便、有效、安全的作为实际操作模型,并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设计: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并将设计方案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汇报:指定一个小组代表汇报设计方案,其他学生倾听并作补充和建议修改:根据大家建议,修改自己组的实验方案,使其更科学、合理。

16(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4)得出结论。汇报:请小组代表说ー说自己组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推想: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自然界中的雾是怎样形成的。1.认识云的形成。(1)引导:我们常看到天空中有时白云朵朵,有时乌云密布。你知道云是怎样形成的吗?(2)思考:云和雾出现的高度有什么不同?水蒸气升到高空会怎样?(提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降低6摄氏度。)(3)假设: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小水滴就形成了云。(4)引导:我们可以参考活动1的方法,设计“探究云的形成”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观察实验现象。(5)实验:学生分组活动,将活动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6)推想:根据实验结果,推想云是怎样形成的。2.综合得出活动结论。总结: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

17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ー定数量时便形成云。(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大雾天气,能见度比较低,会影响车船行驶、飞机升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阻碍和安全隐患,那么我们怎样进行除雾呢?2.提示:根据雾的形成原因,大胆想象,设计ー种除雾方法,可以是给大气除雾的方法,也可以是给汽车玻璃除雾的方法等。3.设计:学生分组设计除雾方法。4.交流:交流自己组设计的除雾方法,其他人倾听,并给予补充和建议。根据建议修改自己的除雾方法,使其更方便、实用。5.小结:这些除雾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小甚至消除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的影响。课下,我们可以在雾天试ー试自己设计的方法,看看效果怎样。教学反思:

18第六课雨和雪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归纳出雨和雪的形成原因。科学探究1.能从雨、雪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对雨的形成原因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3.能设计出探究“雨的成因”的实验。4.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5.能运用分析、概括、推理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雨和雪的形成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运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雨的形成的实验方案。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人工降水等技术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

19(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L引导:(出示下雨和下雪天气的图片或课件)每当天空乌云密布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快要下雨或者下雪了,雨和雪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天空中没有大水库,为什么会经常降雨或降雪呢?1.提问: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二)联系实际,猜想假设1.引导:下雨时,天上的云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白云和乌云的图片。)白云中的水蒸气凝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来越多(或越大)时白云就变成了乌云。天空中有了大量的乌云说明降雨就要来临了。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雨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2.假设:我认为雨的形成可能和乌云有关。(也就是大量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大量的云。)(三)提供思路,设计实验1.讲解:设计实验思路。先根据假设确定实验要素;再根据实验要素设计实验条件;然后根据实验条件构建抽象的实验模型;最后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具体的实验模型,并设计实验方法、步骤及主要事项。2.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将设计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フ页中。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学生倾听并进行补充。(四)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201.讲解: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模型,讲解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验: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实验快的小组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五)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比较:实验中的各要素分别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2.推想:(出示教材16页下图)根据图片推想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过程。3.比较:下雨和下雪时天气有什么不同和相同?4.推想:根据雨的成因,推想雪是怎样形成的,把推想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フ页中。5.小结:江河湖泊中的水受太阳的照射蒸发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凝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0C时,降落的是雨;当温度低于0C时,降落的就是雪。(六)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比较:(播放冰雹成因的视频)比较冰雹与雨的成因有什么不同。2.解释:(播放人工降雨的视频)请回答人工降雨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教学反思:第七课地球上的水循环科学知识1.能综合说出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

21循环之中。1.能说出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科学探究1.能从水体的动态变化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获取有关水循环的信息。3.能用科学的语言、简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水循环的过程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出水在地球上的循环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地面的河流不停地流向大海,却不会干枯;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怎么也降不完呢?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提问: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循环运动的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3.研究陆地水循环。(1)讲解:(出示陆地水循环图片)讲解观察方法。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有几种状态的水,有几种天气现象。

22根据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和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分析水在陆地和大气之间是怎样循环的。(2)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图片,分析水在陆地和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将分析结果用文字和箭头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陆地水循环的过程,其他学生补充,完善后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4)小结:地面上的江、河、湖、植物中的水,受热蒸发为水蒸气,飞散到空中,遇冷后形成雾或云,云随风飘动,变成雨或雪等降落回地面。1.研究海陆水循环。(1)假设:根据陆地水循环的过程,推想海洋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过程。(2)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图片,分析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的循环过程,将分析结果用文字和箭头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4)讨论:水在陆地和海洋之间是怎样循环的?自然界中的水在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天气现象?(5)总结: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变成雾和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汇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231.知识延伸ーー水循环的意义。(1)引导;降水是地球表面和地下所有淡水的来源,水循环更新了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假如地球上的水停止了循环,会产生什么影响?(2)讨论;如果水循环停止,那么天气现象会发生什么变化?地球上的水资源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对动植物和人类生存产生什么影响?(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倾听之后做补充。2.知识拓展一写ー篇科学童话。作业;阅读教材第20页图片,写一篇关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科学童话,要求科学、生动、有趣。教学反思;第ハ课雨水侵蚀地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什么是侵蚀。2.能举例说明雨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科学探究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性的问题。2.能通过模拟实验来获取雨水对地表影响的信息。3.能利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24科学态度1.能表现出对雨水侵蚀地表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强降雨对地表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两张地面上有一道道沟壑的图片)大雨过后,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2.提问:你知道这一道道沟壑是怎样形成的吗?(二)作出假设1.引导:当雨水较大时容易形成一条条溪流,溪流对地表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2.假设:溪流可能会将地表的土壤冲走,形成一条条水沟。(三)实验观察1.引导: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想ー想,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实验呢?2.出示实验方法:先用土壤、小石子在托盘中制造ー个小景观,再将托盘斜放在水槽里,最后挤压装水的塑料瓶,让水从瓶盖上的小孔喷出,浇在土壤上。3.提ホ:

25(1)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2)组装模型时要注意沙和土的量以及底部托盘放置的角度,水流要保持合适的高度,要控制好水流的大小。(3)实验前要仔细观察斜坡上土地的形态;实验中注意观察土壤有什么变化,以及流到水槽里的水是什么样的。(4)可以更换实验材料反复多做几次。1.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0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四)得出结论1.汇报:说一说你们看到了哪些现象,降雨前后的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2.讨论:根据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果?3.小结:流动的雨水携带着泥沙等向低处运动,在土壤表面形成小沟,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和其他地方的流水汇合。水流聚在ー起カ量是很大的,它会不断地带走更多的土壤和岩石,河沟也就不断地被拓宽了,流动的雨水就是这样不断地侵蚀着地表。4.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想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0页中。(五)拓展延伸1.引导: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时,常会突发山洪、泥石流等,造成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信中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

26害。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一些强降雨带来的危害的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交流。1.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并进行综合概括,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0页中。2.作业:将我们搜集的强降雨带来的危害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贫料卡。教学反思:第九课沙洲的形成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沙洲的成因。2.能推理出鹅卵石的形成过程。科学探究1.能从沙洲的结构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对沙洲、鹅卵石的形成作出假设。3.能根据实验方法进行模拟沙洲、鹅卵石形成的实验。4.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5.能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沙洲及鹅卵石的形成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尊重证据,坚持正确观点,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大家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27能说出人类对沙洲的好奇是研究其成因的动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1.引导:你到过湖南省长沙市湘江的橘子洲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橘子洲图片)像橘子洲这样在大河中央由一些沙石堆积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为沙洲。2.提问:你知道沙洲是怎样形成的吗?(二)作出假设3.讨论:出示沙洲示意图和讨论题。(1)沙洲中的沙石是从哪里来的?(2)沙石在什么情况下会沉降下来?(建议补充一个演示实验,用カ晃动装有沙子和水的瓶子,使沙子与水ー起转动,然后放在桌子上,过一会水流速度减缓,沙子沉了下来。)(3)大河中的水流速度在什么情况下会减慢?4.假设:沙洲可能是水流从上游携带来的沙石在水流速度减缓时沉降下来形成的。(三)实验观察5.掌握方法。(1)播放:实验方法课件或视频,提示学生注意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28(2)汇报:指定学生回忆实验方法,然后出示实验图片和实验方法。(3)记忆: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4)出示注意事项: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实验中不要将沙子和水撒到桌面上。1.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四)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并相互补充与评价。2.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想自然界中的沙洲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分组讨论,将推想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3.小结:流水从大河上游携带了大量沙石,当流到中下游河道变宽的地方时,流速减缓,沙石沉积逐渐形成了沙洲。(五)知识运用1.出示:洪水冲刷和搬运的图片。2.讨论:推想连续一周的大暴雨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学反思:

29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1.引导:课前,我们搜集了各种各样的卵石。你在哪儿找到的卵石?卵石的形状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交流)关于卵石,你都知道什么呢?2.提问: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二)作出假设1.讲解:卵石多分布在河道里和河滩上。在河道两旁不一定都有高山,但是发现卵石的地方沿河往上游走,可以看到在河流上游两岸有高山。这些高山上的石头有很多纵横交错的裂缝,摇摇欲坠,在山脚下、河道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块。从河的上游沿河往下游走,可以发现:河道中的石块越来越小,棱角越来越不明显,表面越来越光滑,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卵石。2.讨论:你认为鹅卵石可能是怎样形成的?3.假设:鹅卵石可能是上游的石块在河水的搬运和冲刷的过程中变成卵形的。(三)实验观察1.引导:石块在河水的搬运、冲刷过程中会被磨圆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2.掌握方法。(1)播放:实验方法视频,提示学生关注实验材料和方法是什么。(2)汇报:指定学生叙述实验材料和方法。(3)出示实验方法:

30将3〜4块有棱角的小砖块放入大玻璃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沙和半瓶水,拧紧瓶盖。每位同学依次快速用カ摇动玻璃瓶1分钟,观察摇动后小砖块的变化,并记录下来。(4)记忆: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1.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中。(四)得出结论1.汇报: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2.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想鹅卵石是怎样形成的?3.结论:河流上游的石块,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鹅卵石。(五)知识运用讨论:在某些海滩上也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第十课人类与地表环境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人类改造地表的活动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2.能说出人类破坏地表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311.能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并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科学探究1.能从黄土高原的成因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调查、阅读等方式获取有关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信息。3.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4.能采用辩论会、宣传方案等方式,呈现活动的结果。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人类改变地表、保护地表环境表现出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设计宣传方案。3.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人类活动会对地表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黄土高原图片)很久以前,黄土高原被大量的植被覆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草植被面积逐渐缩小,变成沟壑纵横的荒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生产建设中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

321.提问:你知道人类的哪些活动会改变地表吗?(二)实地调查,获取信息1.引导:除了流水等ー些自然力对地表有影响之外,人类的各种活动对地表变化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的各种活动对地表有什么影响呢?2.调查:以小组形式调查人类各种活动是怎样改变地表的。(该活动安排学生课前进行。)把调查的资料按照对人类有利或有害进行分类,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三)分析信息,得出结论1.讨论:破坏地表的行为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2.阅读:学生阅读“资料”,概括出人类破坏地表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四)运用知识,进行辩论3.提出辩题,确定辩点。(1)讲述: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这ー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对这ー方案,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2)讨论:你认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这种做法合适吗?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然后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分析持各种观点的小组数,如果正、反方小组数差不多,可让学生自动分为两方,如果差距较大,可采用抓阉的方式产生正、反两方。)(3)出示:正方、反方辩论观点。正方观点:不增加耕地,我

33们就会挨饿。反方观点:湖面减少,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1.明确任务,做好准备。(1)讲述:正、反双方先分エ定辩(确定一辩、二辩、三辩、四辩);明确各自的任务,围绕观点和任务,分头查阅资料,搜集证据;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写出辩论提纲;小组内进行试辩。(2)准备:学生进行小组分エ,搜集资料,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网址,供学生查阅。)2.明确要求,进行辩论。(1)出示辩论要求:在辩论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不可进行人身攻击;尊重评委的评判;辩论开始时ー辩必须说“老师、评委、大家好”,其余皆可省去;在辩论过程中,辩手可以使用道具、图表等物品作为辅助。(2)辩论:学生开始辩论。注意倾听本方和对方的辩论内容,可以为本方观点不断补充新的理由;注意倾听双方的观点及支持或反对的理由,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3.反思评价,活动小结。(1)观众评价:观众可向正、反方各提问题,由双方选派选手作答。(2)综合评价:结合观众的意见及评审团的意见,宣布获胜方,并简要说明理由。

34(3)教师总结:点评整场辩论赛。表扬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言辞准确的一方。教学反思:

35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引导: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地表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为了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人类开始想办法保护地表环境。你知道人类采取了哪些保护地表环境的措施吗?针对探究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调查、上网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二)获取信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中。(三)整理信息1.要求:将搜集到的资料,先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概括;再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幻灯片内容要主题明确,真实具体;版式要图文并茂,形式新颖。2.整理:学生分组整理资料并制作幻灯片。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幻灯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四)得出结论1.讨论:人类采取的举措起到了什么作用?2.阅读:学生阅读“科学在线”。3.交流:我国采取了哪些防沙治沙的举措?联合国将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目的是什么?(五)知识运用1.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破坏地表环境的行为

36及带来的后果,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的行为。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地表环境的重要意义吧!1.要求:通过现场考察或访问,搜集有关资料;整理搜集的资料,概括出宣传主题;根据主题,确定宣传方式(如手抄报、宣传画、幻灯片、网页等);制作宣传材料。2.作业:课下学生根据要求,搜集资料,制作宣传材料,并进行宣传。3.交流:择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教学反思:

37第十一课种类繁多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什么是简单的二歧分类法。2.能归纳出什么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科学探究1.能从植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等方式获取植物茎的有关信息。3.能制订标准对植物进行二歧分类。4.能用科学语言、画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5.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多种植物的视频或幻灯片。

381.引导:地球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它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婀娜多姿。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的种类和特征,人们需要对植物进行分类。2.提问:你知道怎样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吗?(二)探究发现,获取新知3.比较小草和大树。(1)引导:课前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小草和大树的茎,请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2)出示观察方法:可以从茎的外皮、茎的软硬、茎的支持力等方面进行观察;观察时,可以借助放大镜、小刀等工具,采用解剖标本等方法观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3)观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讨论:小草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点?通过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6)小结:像蟋蟀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柳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7)讲解: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出示二歧分类法的课件)例如,根据茎的特征,将植物分成两大类:草本植物和木

39本植物。这样的分类方法是二歧分类法。你还能确定新的标准对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进行分类吗?1.给植物分类。(1)引导:使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时,除了可以根据茎的特征进行分类外,还可以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为标准,把植物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以树叶的形状为标准,把木本植物分为针叶树、阔叶树…下面我们制订不同的标准,(出示教材33页的植物图片)对这些植物进行二歧分类吧。(2)讲述:给植物分类,需要先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点,根据不同点来确定标准进行分类。(3)分类: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图片,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指定学生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判断生活中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1)引导:想ー想,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是草本植物,哪些植物是本本植物。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记录。(2)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相互交流,并做好记录。2.寻找不开花的植物。(1)引导: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开花的植物,让我们课下通过观察或查阅资料来认识它们,并利用资料卡片或幻灯片呈现出来。

40(2)作业:学生课后按要求寻找不开花的植物,并制成幻灯片或资料卡。(3)汇报:教师择机引领学生进行展示与评价。教学反思:

41第十二课观察细胞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2.能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科学探究1.能从生物基本构造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细胞形状和结构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有关细胞的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形状。3.能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认识到显微镜的发明,方便了人类观察更微小的世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罗伯特•胡克观察细胞的三幅图片)今天给大家

42讲ー个故事,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在用自己精心改良的复合显微镜观察瓶塞软木时,发现了蜂窝状的小房间,他把这些小房间命名为“细胞”,这就是人类了解生物基本构造的开端。同学们,你们见过细胞吗?1.提问:你们知道细胞的形状和结构吗?(二)认识结构,掌握方法2.观察显微镜,认识结构。(1)引导:一般细胞的体积非常小,用肉眼或放大镜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你知道显微镜由几部分组成呢?各有什么功能呢?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吧。(2)观察:学生在小组内观察显微镜。(3)小结:显微镜由目镜、物镜、准焦螺旋、反光镜、载物台等组成。目镜和物镜的作用是放大物像,目镜是我们用眼晴观察的地方,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调节镜筒到标本的距离,反光镜可以使光线反射到装片上,载物台是安放装片标本的地方。3.观看录像,掌握方法。(1)引导:同学们了解了显微镜的结构,但是如何使用它进行观察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介绍,思考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什么。(2)播放:显微镜使用方法的视频。(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镜座与桌沿距离5〜10厘米;调节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ー个亮的光圈;把要观察

43的装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标本2〜3毫米为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慢慢移动载玻片,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同时右眼看桌面的记录本,做好记录。)(3)记忆:学生回忆使用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三)观察细胞,获取信息1.出示注意事项:ー是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要睁开;二是要细心调试,反复观察几次;三是观察完洋葱细胞之后,继续观察其他生物的细胞或阅读有关资料。2.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其他生物体的细胞,并把观察到的细胞形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四)分析信息,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小组观察结果,描述洋葱表皮或其他生物体的细胞形状。2.讨论:通过对细胞的观察,你认为生物的细胞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3.总结:细胞体型微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形状多种多样。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44(五)技术实践,制作作品1.出示:简易显微镜图片。2.设计: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可以参考书上的方法,鼓励学生创新,设计结构新颖的显微镜)。3.播放: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材料、方法和注意事项。4.制作:学生根据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建议布置学生课下完成)。5.展示: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从“结构合理、造型美观、观察得更清楚”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反思:

45第十三课看不见的微生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2.能列举2〜3种微生物利与害的实例。3.能说出致病菌和致病病毒的特点。科学探究1.能从生活习惯与微生物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微生物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画图、统计图表、幻灯片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46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1.引导:同学们,我们知道勤洗手、勤洗澡可以减少疾病传播,这是为什么呢?(出示手上附着微生物的图片)瞧,在我们看似洁净的ー只手上,生存着数以万计的微生物,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提问:什么是微生物?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二)制作观察1.引导:微生物是生物吗?怎样才能看到它们?让我们采集池塘或鱼缸里的水作为标本,制作成装片,来观察一下吧。2.播放:制作临时装片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回忆制作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3.制作:学生在小组内制作临时装片。教师巡视指导。4.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页中。教师巡视指导。(三)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小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补充和评价。2.讨论:与植物相比,微生物有哪些特点?通过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小结: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这些能够活动的微小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都是微生物。它们虽然体积微小,形态各异,但依然具

47有需要食物、能运动、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繁殖后代等特点。微生物的种类很多,病毒、细菌、真菌都是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微小到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四)拓展应用1.认识细菌和病毒。(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细菌和病毒,它们有什么特点?(2)出示:微生物的种类、身体结构、繁殖方式等内容的课件。2.布置作业。课后通过访谈、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以下信息:人类哪些疾病与微生物有关;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例子;微生物对动物、植物的影响。要求;通过分析、概括收集到的信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幻灯片、资料卡、调查图表等)呈现出来。教学反思;

48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同学们听说过“非典”事件吗?这是由于人类感染了“非典”病毒而患上的ー种肺炎,这ー疫情于2002年出现,直至2003年中期オ被逐渐消灭。“非典”病毒就是微生物中的ー员。2.提问:人类患病与哪些微生物有关呢?微生物对人类除了危害,有没有益处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小组交流,完善信息。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查阅并整理好的资料,形成小组统ー的观点,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页中。2.认识微生物的危害。(1)引导:让我们ー起来交流一下微生物会引起人类的哪些疾病吧!(2)指定小组代表用幻灯片、资料卡、调查图表等方式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3)小结: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3.认识微生物的益处。(1)引导:微生物只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吗?(2)汇报:指定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补充。(3)小结:危害人类健康的微生物只是ー小部分,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无害,而且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4.怎样做才能避免有害的微生物侵入我们的身体。

49(1)提问:生活中怎样做才能避免让有害的微生物侵入我们的身体,让自己更健康呢?请同学们判断图中的哪些做法是有利于我们的健康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也可以列举你知道的做法。(2)出示:教材第40页中的给伤口消毒和吃被苍蝇污染了的食物图片。(建议再补充一些图片,如用脏手揉眼睛、打疫苗、与宠物狗亲密接触、洗澡等内容。)(3)交流: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4)播放: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视频。(5)小结: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既有对我们有益的一面,也有对我们有害的一面。我们在生活中要阻止或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和传播,保护有益的微生物。(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引导:会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和病毒,我们称之为致病菌和致病病毒。它们都是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致病源。请你阅读资料,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2.阅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和比较。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分析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4.作业:课后搜集更多致病菌和致病病毒的特点,并整理成资料卡或手抄报。教学反思:

50第十四课看得见的微生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列举出可食用的蘑菇、木耳等真菌。2.能列举1〜2种可食用真菌的营养价值。科学探究1.能从真菌与饮食关系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真菌的信息。3.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4.能采用资料卡片、手抄报等方式呈现探究真菌的过程与结论。5.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研究蘑菇等真菌的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尊重调查结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体会到可食用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雨后树林中蘑菇的图片)漫步在雨后茂密的树林

51中,我们在树干底部或朽木上会发现ー些形似小伞的蘑菇。蘑菇属于微生物中的真菌,真菌有些是可食用的,有些是有毒的不可食用。关于真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1.提问:生活中可食用的真菌有哪些?它们对人类有什么益处?(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2.认识可食用真菌。(1)引导:(出示可食用真菌的图片,也可以让学生带来木耳、蘑菇等实物。)从外部形态上看,木耳、蘑菇这些可食用真菌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用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它们吧。(2)讲解: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先观察它们由几部分组成,再分别观察每个部分是什么样的(形状、颜色等)。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可食用真菌的实物。(3)观察: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小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补充和评价。(教师需要提供汇报的思路,如:按照“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的观察顺序进行汇报,启发学生以事实为依据,清楚、形象地进行描述。如果有学生说到真菌有根、茎、叶等器官,教师要进行相应解释:真菌没有根、茎、叶的分化。)(5)总结:平菇、木耳、银耳、竹菰、灵芝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可食用真菌。尽管它们颜色各异,形状不同,但它们都不是植物,而是微生物。目前已知的可食用真菌有350多种。

521.探究可食用真菌有什么营养。(1)引导:课前同学们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素、观察食品包装袋标签等方法查阅了蘑菇、木耳等可食用真菌有哪些营养,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2)讲解整理资料的方法:筛选:将相关的信息勾画或者简单记下来。概括:对可食用真菌的营养和作用进行概括时,可以简化到ー个词或者短语。记录:将整理的结果记录下来。(3)整理资料:学生在小组内整理资料,将整理的资料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7页中。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5)讨论:根据调查、整理的信息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为什么说可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6)总结:可食用真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如金针菇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提高智力;平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能帮助人类提高免疫カ:灵艺、茯苓等真菌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等。可食用真菌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与药材,是宝贵的生物资源。(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引导:(出示毒蘑菇图片)还有一些蘑菇看起来颜色鲜艳,十分漂亮,却毒性极大,误食会导致腹泻、呕吐,甚至死亡。请你阅读

53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毒蘑菇的特征。1.阅读:小组合作,阅读整理有关毒蘑菇的主要特征的资料。2.制作:将毒蘑菇的主要特征制成宣传画呈现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7页中。3.展示:指定学生展示自己的宣传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4.总结:看得见的微生物在为人类提供营养和美味的同时,有些毒蘑菇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希望同学们科学地认识看得见的微生物,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价值。教学反思:

54第十五课发霉和防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食物发霉的条件。2.能列举1〜2种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和技术。科学探究1.能从常见的发霉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基于生活经验对发霉的条件作出假设。3.能根据发霉的条件设计单ー变量的实验。4.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发霉与防霉的信息。5.能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6.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方法得出结论。7.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食物或物品的发霉条件和防霉方法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材料、新的方法设计探究发霉条件的实验。3.能坚持观察食物发霉的过程,并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55能意识到防霉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食物发霉的图片)在夏季,常常会看到ー些食物、衣物“长毛”、发霉,而在冬季这种现象却不常见。霉是ー种微生物,它的生长与其他生物ー样,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你对发霉的现象有哪些了解呢?2.提问:这些物体为什么会发霉呢?(二)联系生活,做出假设1.引导:想ー想,生活中放在什么地方的食物容易发霉?什么样的食物容易发霉?2.假设:我们认为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三)大胆创新,设计实验1.引导:(出示第一小组的研究计划)该实验是对比实验,也就是在实验中只改变ー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比如要研究潮湿条件下容易发霉的实验,两个实验只改变是否有水分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2.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8页中。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组织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形成本组较完善的实验方案。(四)实验观察,获取信息

561.实验: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8页中。(由于此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在家实验,课堂重点放在设计实验方案和检验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是否正确上;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提供一些和学生设计一致的实验结果供学生观察。)2.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并相互补充与评价。(五)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2.小结: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六)实践应用,拓展延伸3.认识其他物品的发霉现象。(1)提问:除了我们研究的食物发霉外,其他物品会发霉吗?(2)出示:生活中物品发霉的图片(衣物、家具、墙体等)。(3)交流:说ー说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发霉现象。4.布置作业。课后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查阅生产、生活中的防霉方法和技术。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食物发霉后危害人体健康、衣物发霉会造成衣物破损、

57建筑物墙体发霉使墙皮脱落的视频。1.引导:食品发霉会使食物变质,食用发霉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衣物发霉会造成衣物破损,缩短使用寿命;建筑物发霉会使建筑结构受到侵蚀,带来安全隐患。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发霉的危害呢?2.提问: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是怎样防止食物或其他物品发霉的呢?(二)获取信息,形成知识1.引导:(出示教材第45页的图)请大家观察这四幅图片,也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分析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对防霉起到了什么作用?2.观察;学生在小组观察图片、阅读资料,分析图片的内容。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4.小结;人们为了防止物品发霉,要运用通风、隔离空气、杀菌、低温等技术方法来防止物品发霉。(三)实践应用,设计防霉方案1.引导:同学们,生活中哪些食品或其他物品需要防霉呢?请你在小组内给这些食品或其他物品设计1〜2种防霉方案。2.讲解: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先确定需要防霉的食品或其他物品。根据食品或其他物品的特点,查阅有关资料或借鉴教材中的方法来设计(温度、密封、防水、干燥等),并用简图或者文字描述出来。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听取别人的意见,汲取他人的长处,修改自己的方案。3.设计:学生分组设计防霉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8页中。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小组设计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581.总结:大家设计的防霉方案是否能有效防止食物或其他物品发霉呢,课后同学们可以亲自验证,让我们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四)拓展知识,认识保鲜技术1.引导:(出示鱼的保鲜技术发展过程图)同学们,保鲜技术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请你结合教材图片进行分析,并思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2.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析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4.阅读:学生阅读“科学在线”,概括出现代食品保鲜技术的种类及根据不同食品选择相应的保鲜技术的方法。5.设计:设计ー种新颖、实用的未来食品保鲜技术。(建议课后完成)6.展示:教师择机组织学生展示各自设计的未来食品保鲜技术方案,并进行评价。教学反思:

59第十六课怎样オ省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用到特定的工具。2.能说出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可以帮助人们省力或提高工作效率。3.能举例说明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科学探究1.能从简单机械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简单机械的相关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简单机械的相关信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对简单机械进行科学探究的结论。5.能采用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呈现对简单机械进行探究的过程与结论。6.能对简单机械的探究过程与结果做出反思与评价,并能及时调整和完善。科学态度1.能对简单机械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601.能尊重实验结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得出实验结论。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简单机械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门旅行时,人们一般都会携带比较重的行李箱。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肢体将行李箱提上楼,也可以借助各种机械,比如使用行李箱自带的机械轮、乘坐扶梯或垂直电梯等。2.提问:这些机械有什么作用?能帮助我们省力吗?(二)巧拔图钉,初识机械1.提问:(出示教材第48页拔图钉的图片)同学们,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拔图钉呢?(学生回答:可以直接用手拔,可以借助羊角锤来拔,可以借助小铁片来拔…)2.引导:让我们进行ー场拔图钉的比赛,时间一分钟,一名学生使用ー种方法,看哪种方法在一分钟内拔出的图钉最多。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拔图钉时要一枚一枚地拔,注意安全。比赛结束后,数ー数每种方法拔出的图钉数量。3.比赛:学生在小组内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拔图钉比赛。然后进行交流,形成小组的初步结果。4.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611.讨论:哪种方法拔图钉更快更省力?这些方法有什么区别?2.小结:使用羊角锤和小铁片等工具拔的图钉比较多,感觉也非常省力。其实,当羊角锤、小铁片被用来拔出图钉的时候,它们就成了一种简单机械,使用简单机械能够省力。(三)动手实践,深入探究1.引导: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解决ー些问题,比如:将比较重的电动车推上台阶、拧紧螺丝帽、撬动巨石、将红旗升上旗杆顶等(出示教材第49页的图片),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地完成这些任务呢?这里有一些实物和模型,如小车和台阶模型、木板和螺丝、较重的石块、旗杆模型,用来模拟以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准备了一组工具,如扳手、滑轮和绳子、木棒和木板,我们可以选择这些工具尝试解决上面的问题。2.实验:学生分组选择材料进行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0页中。3.汇报:小组汇报自己的活动结果和依据,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4.讨论:我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这些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吗?5.小结:利用木板可以在台阶上形成一个斜坡,我们能轻松省力地将小车推上台阶,我们称这种简单机械为斜面;利用扳手可以轻松省力地拧动螺丝,直至拧紧,我们称这种简单机械为轮轴;利用木棍可以轻松地将石块撬起,我们称这种简单机械为杠杆;利用滑轮和绳子,我们可以很快地将红旗升上旗杆顶,我们称这种简单机械为滑轮。杠杆、轮轴、滑轮和斜面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可以帮助人们省力或提高工作效率。(四)观察生活,寻找机械1.引导:生活中,在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物体或装置都运用了简

62单机械,让我们观察这些图片和实物,找出这些物体或装置中都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1.观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0页中。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3.小结:正是由于大量使用了各种简单机械,オ较好地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有些简单机械能够省力,有些简单机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后面的科学课中,我们将分别围绕这些简单机械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学反思:

63第十七课撬杠的学问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杠杆的含义、构成、类型及其作用。科学探究1.能从杠杆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杠杆的相关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杠杆实验的相关信息,表述探究结果。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杠杆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杠杆作用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以事实为依据,对实验结论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杠杆及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641.引导:在生活中,想要移动ー块大石头,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其实,我们借助撬杠,就能轻松地撬起巨石。2.提问:使用撬杠为什么能撬起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二)观察分析,认识杠杆1.讲解:像撬杠这样,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使杠杆转动的用力点叫做动力点;阻碍杠杆转动的施力点叫做阻力点。(出示杠杆的课件)2.提问:我们知道使用撬杠可以轻松地撬动巨石,也就是说使用撬杠可以省力,但是杠杆一定会省力吗?怎样才能省力?(三)掌握方法,实验探究1.讲解实验方法:(1)在杠杆尺左侧,确定一个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观察杠杆尺的变化。(2)在杠杆尺右侧,确定一个动力点,试ー试需要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3)改变动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实验过程中,阻力点不变,改变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分别大于、等于、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每种情况至少做两次。注意:实验前要调整杠杆尺,保持平衡;实验过程中,要把实验数据及时记录下来。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科学学生活

65动手册》第21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四)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小组成员汇报实验数据,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与评价。2.讨论:(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カ?(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カ?(4)通过分析、比较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先在小组内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果;再进行全班交流,并相互补充与评价。3.小结:根据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归纳,我们发现杠杆可以改变カ的传递方向和大小,控制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是否省力,杠杆可分为三种类型:省力杠杆、费カ杠杆和既不省力也不费カ的杠杆。(五)应用知识,解释现象解释:撬杠为什么能撬起重物?教学反思:

66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确定任务引导: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ー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修剪指甲、夹取蛋糕、夹开核桃、称量食盐等。怎样才能轻松省力地完成这些任务呢?让我们选择工具动手试一试吧。(二)明确方法,实践操作1.讲解:每个小组都有一组活动材料,有小蛋糕、核桃、食盐以及四种工具(课件出示图片),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选择合适的エ具完成这四项任务,边尝试,边观察,边思考:ー是这些工具是杠杆吗?分别标出这些杠杆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并分析是什么类型的杠杆。二是指甲钳是由几种类型杠杆构成的?它们是怎样组合工作的?三是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是哪种类型的杠杆?活动过程中,请及时进行记录。2.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并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1页中。教师巡视指导。操作活动完成后,小组进行交流,形成初步的结论。(三)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操作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2.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比如修剪指甲时,我们使用指甲钳这种复合杠杆就非常方便,两个杠杆组合使用,能够将指甲修剪得非常完美;夹取蛋糕时,我们使用食品夹这种杠杆能够很方便地夹取蛋糕;夹开核桃时,我们使用核桃夹这种省カ杠

67杆,能够轻松夹开核桃坚硬的外壳;称量食盐时,我们借助天平这种杠杆,就能比较精确地称量食盐。同时,在我们身边,人们使用了大量的杠杆类工具,从而非常方便地解决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四)运用知识、拓展延伸1.讲解: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测定物体的质量。杆秤是以前人们广泛使用的非常便捷的称量工具,天平是直到现在依然广泛使用的更为精确的称量工具。杆秤和天平都是衡器,都是运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下面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个杆秤或简易天平。(出示教材第53页的案例图片)2.设计:小组查阅杆秤或天平的资料,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方案。教师巡视指导。3.制作: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杆秤或简易天平。4.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制作的杆秤或简易天平,依据结构合理、精美准确的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学反思:

68第十八课轮轴的秘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什么是轮轴。2.能归纳出轮轴的作用。科学探究1.能从轮轴的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从轮轴与杠杆的联系中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轮轴的相关信息。4.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轮轴的相关信息,表述探究结果。5.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6.能对探究过程与结果作出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轮轴的作用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尊重实验结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对实验结论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

69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生活中,我们用手转动门把手就能打开房门。转动门把手时,手握把手的不同位置,感觉用力的大小不同。2.提问:为什么用力大小会不同呢?(二)观察比较,认识轮轴1.引导:这是石磨与汽车方向盘的工作示意图(出示动态图或模型),请你先观察石磨的工作过程,看ー看石磨上木棍是怎样工作的,想ー想石磨上的木棍是不是杠杆,它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分别在什么位置?接着再观察汽车方向盘的工作过程,看ー看方向盘又是怎样工作的,想一想方向盘与石磨有什么相同点。2.观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教师巡视指导。4.讨论:(1)石磨上杠杆(木棍)是怎样工作的?(2)汽车方向盘与石磨工作原理有哪些相同点?(3)汽车方向盘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5.小结:石磨上的木棍与汽车方向盘其实都是杠杆,它们的工作方式相同,都是围绕ー个轴进行转动。方向盘外侧的圆盘是轮,中心

70是轴。像方向盘ー样由一个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是ー种变形的杠杆。汽车方向盘使司机能较为轻松、便捷地控制汽车的方向。(三)实验探究,认识作用1.提问:轮轴是ー种变形的杠杆,杠杆能够省力或提高工作效率,轮轴有什么作用呢?2.假设:我认为轮轴可能有省力的作用。3.播放:轮轴实验方法的课件或视频。提示学生关注实验过程和方法。4.出示实验方法:(1)用测カ计挂一定数量的钩码,垂直匀速提升一定高度,观察用力的大小。(2)将相同数量的钩码挂在轮轴的轴上,测カ计挂在轮轴的小轮上,拉动测カ计,将钩码匀速提升至相同高度,观察用力的大小。(3)将测カ计挂在大轮上,重复第二步。5.出示注意事项:每个实验要做三次,求其平均数;测カ计的使用要科学;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6.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7.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修正。8.讨论:通过各组的实验数据,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9.小结:当动カ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时,使用

71轮轴能够省力,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同时,轮轴能够改变用カ的方向。(四)应用知识,拓展延伸1.寻找生活中的轮轴。(1)引导:(出示教材第56页生活物品的图片)找ー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2)交流: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3)小结:在生活中,轮轴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螺丝刀、扳手、健身器材、螺丝等。轮轴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2.研究生活中的水龙头和阀门。(1)引导:(出示教材第56页水龙头的图片)这些是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或阀门。想ー想,这些水龙头或阀门有什么不同?分别适合用在什么地方?当工人师傅维修阀门时,如果用小扳手拧不动,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2)交流: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3)小结:轮轴和阀门的结构和功能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使用地方也不同,但它们都应用了轮轴原理。当工人师傅维修阀门用小扳手拧不动时,可以用长一点的扳手拧或在小扳手柄上套一个长ー些的金属管,通过加长杠杆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达到省力的目的。3.制作神奇小魔盒。(1)引导:(出示小魔盒进行演示)这是ー个神奇的小魔盒。用手从盒子的一端拉出50厘米的绳子,而另一端的小汽车オ前进10厘米。猜ー猜,小魔盒里面可能是什么结构?

72(2)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设计制作方案。(3)制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轮轴,选择合适的纸盒、线绳、小车模型等进行制作。(4)评价:组织学生展示制作的神奇小魔盒,并按照“精致美观而且省力”的标准进行评价。(建议安排学生课下完成“制作神奇小魔盒”;‘‘评价"安排在下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73第十九课滑轮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2.能举例说出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探究1.能从滑轮的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对滑轮组的作用进行假设。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滑轮的相关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对滑轮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做出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滑轮的作用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尊重实验结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滑轮作用的结论。3.能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类型的滑轮完成某一任务,培养创新精神。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滑轮工具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74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升国旗的视频或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旗杆,说ー说旗杆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向下拉绳子,国旗就会往上升。像旗杆顶端的滑轮那样,固定在ー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关于定滑轮,你想知道什么呢?2.提问: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3.研究定滑轮的作用。(1)作出假设。引导:升国旗时,要把国旗升上去,却要把拴着旗子的绳子向下拉。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使用定滑轮升旗或提起其他重物省不省力呢?假设:定滑轮可能有改变カ的方向、省力的作用。(2)掌握方法。讲解实验方法:组装定滑轮实验模型;在一端挂三个钩码,在另一端逐个挂钩码;记录达到平衡时钩码的数量。(3)实验观察。要求: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实验时,要改变钩码的数量,多试

75几次。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得出结论。汇报;指定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カ的方向,但不能省力。(5)思考:你的假设与结果ー样吗?1.研究动滑轮的作用。(1)引导:可以随着重物ー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你在哪里见过动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与定滑轮是否相同?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实验。(2)讲解实验方法:组装动滑轮实验模型;用测カ计直接匀速提升钩码,观察用力的方向和大小:把钩码挂在动滑轮上,用测カ计匀速将钩码向上提起,观察用力的方向和大小;改变钩码的数量,多试几次。(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3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讨论:直接提起钩码与通过动滑轮提起钩码,所用的カ是否相同?通过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小结: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76(7)思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发现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秘密,那么在生活中它们有哪些用途呢?(出示晾衣架和吊车的图片)晾衣架和吊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机械,它们有什么作用?2.作业:请找出它们利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在图中画出来。教学反思:

77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请你们仔细观察吊车,说一说吊车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播放吊车提起重物的视频。)2.提问:在生活中有时移动重物,需要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ー起工作,这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呢?(二)回忆旧知,作出假设1.引导:刚オ我们观看了吊车提起重物的视频,谁能说ー说它是怎样工作的?在工作中,吊车上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假设:我认为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カ的方向。(三)掌握方法,实验观察3.掌握方法:(1)组装滑轮组实验模型。(2)用滑轮组提起钩码,观察用力方向和用カ大小。(3)改变钩码的数量,多试几次。记录测カ计示数。4.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3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修正。2.讨论: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各有什么优点?3.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カ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滑轮组

78既可以改变用カ的方向,也可以省力。(五)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引导:在建造房子时,工人们经常要把建筑材料运送到房顶。假如你是ー个设计师,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ー个能将建筑材料运到房顶的装置,并把设计方案画出来。(出示将建筑材料运到房顶的图片。)2.设计: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设计,并将设计的方案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3页中。3.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设计方案,按照“科学、方便、省力”的标准进行评价。教学反思:

79第二十课斜面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斜面省力。2.能归纳出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科学探究1.能从斜面的结构与功能等角度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对问题作出假设。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斜面省力等信息。4.能利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5.能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结论。6.能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斜面的作用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1.能说出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能说出斜面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

80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如果将自行车推到台阶上,你会怎么做?(出示台阶的图片)我们经常借助斜坡把自行车推到高处,这个斜坡也是ー种简单机械,称为斜面。(出示借助斜坡推自行车的图片)2.提问:你知道斜面有什么作用吗?(二)联系实际,猜想假设1.引导:请结合图片,想ー想如果把ー个物体用这两种方式提升到同一高度,用斜面和不用斜面有什么区别呢?(出示教材第60页的图片)2.思考: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是否相同?重物被提升时经过的距离是否相同?重物被提升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3.假设:我认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三)掌握方法,实验观察4.讲解实验方法:(1)使用测カ计测量直接提升物体用的カ。(2)搭建斜面,使用测カ计测量沿斜面提升物体时所用的カ。5.注意事项:物体被提升的高度要相同;选用的斜面要光滑;拉动物体时,要均匀用力;在物体滑动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カ计示数。6.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科

81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页中。教师巡视指导。1.讲解:使用不同长度的斜面,把物体提升到同一高度,所用的カー样吗?让我们ー起继续探究吧。实验方法是:(1)搭建三个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斜面。(2)使用测カ计测量沿斜面提升物体时所用的カ。2.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四)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小组成员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2.讨论:(1)在实验(一)中,两次提升重物时用カ大小相同吗?这说明了什么?(2)在实验(二)中,使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时,用カ大小相同吗?这又说明了什么?3.总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利用斜面把重物拾高到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教学反思:

82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大家出去旅游的时候一定见过很多塔,你们见过塔里面的结构吗?(出示各种塔以及内部结构的图片)现在我们把它的楼梯展开,就变成了一个斜面。(出示图片)这种结构叫做螺旋,是斜面类简单机械的ー种。2.提问:为什么要把斜面卷起来呢?它有什么优点呢?(二)联系实际,猜想假设1.讲述: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登塔时有什么感受。根据你的亲身经历或者图片分析猜想卷起来的斜面有什么优点。2.假设:卷起来的斜面既可以省力,又可以节省空间。(三)实验操作,观察现象3.讲解实验方法:(1)用A4纸剪出两个斜面,斜面的长度与高度比是2:1。(2)把其中一个斜面卷在一根铅笔上。(3)假设各有一只蚂蚁分别从两个斜面的底部往上爬,画出爬行路线。4.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四)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思考:比较两幅图中蚂蚁行走的路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卷起来的斜面有什么优点?

831.小结:卷起来的斜面除了具有省力的作用之外,还能节省空间。(五)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引导:斜面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斧子的尖劈也是斜面的ー种变形。(出示尖劈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观察斜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记录下来并制作成幻灯片。2.制作: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生活中斜面的应用,再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案例制作幻灯片,并将制作好的幻灯片打印出来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页中。3.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幻灯片,并从“实例多、美观、生动”等方面进行相互评价。教学反思:

84第二十一课自行车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举例说出自行车某部分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2.能说出机器是由动カ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四部分组成。3.能描述齿轮的作用和齿轮传动的规律。科学探究1.能根据自行车的结构和用途,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根据任务需要制订探究自行车不同部分作用的计划。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科学事实。4.能用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5.能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得出结论。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自行车的结构及利用了哪些简单机械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尊重实验结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活动结论。3.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分析自行车某一部分的作用。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85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科技进步和人类的需求是自行车等复杂机械发展的动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大家猜一个谜语吧。“小毛驴,真轻巧,不喝油来不吃草,光有骨架没有毛,有人骑它它就跑。”自行车是ー种以人カ为动カ、简单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提问:你知道自行车上有哪些简单机械吗?(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3.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引导:自行车利用了很多的简单机械,比如车闸利用了杠杆原理,可以使我们刹车的时候更加轻松,那么自行车上还有哪些简单机械呢?(出示教材第63页的自行车的图例)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对自行车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观察,小组内要分エ明确,边观察边交流,并将找出的简单机械记录下来。(2)观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中。(3)汇报:指定学生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修正。(4)小结:自行车上有多种简单机械,如车闸应用的是杠杆原理,脚蹬子、轮盘与中轴组成轮轴,车把是变形的轮轴,自行车上的

86螺丝应用的是斜面原理等。1.认识机器的组成及作用。(1)引导:人们根据需要对简单机械进行了组合,发明了各种机器。大部分机器都是由动カ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的。(出示机器四部分的课件)。下面以电动玩具车为例进行观察,研究机器的组成部分。(2)观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找出电动玩具车的四个部分,并说明理由。(3)汇报:指定学生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修正。(4)小结:玩具车的开关是控制部分,起到控制电源的作用;电动机是动カ部分,起到给玩具车提供动力的作用;齿轮箱是传动部分,起到传输动力的作用;轮子是工作部分,起到让玩具车运动的作用。(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找出自行车的四个组成分。1.引导:自行车是ー种设计合理、广泛应用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和玩具车十分相似,请大家找出自行车的四个组成部分。2.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并将观察结课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中。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4.小结:自行车的控制部分是车把和车闸,动カ部分是脚踏板,传动部分是齿轮和链条,工作部分是车轮。

87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1.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行车是ー种设计合理、使用广泛的机器,并且认识了它的四个组成部分。2.你知道自行车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吗?(二)制订计划1.引导:同学们,下面我们选择自行车其中的ー个部分进行研究,活动之前需要制订自己的研究计划(出示第一组研究计划)。在制订计划时,要明确要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作出假设,确定研究方法,还要考虑记录和结果呈现的方式。2.设计:学生在小组内制订小组的活动计划,并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中。3.交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各小组的计划,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补充,最后形成统ー的方案。(三)获取信息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建议以研究链条传动装置中齿轮的作用为主。)(四)整理信息学生在小组内将收集的信息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五)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与评价。2.讨论: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881.小结:在链条传动中,齿轮有传递动カ、加快或减慢工作速度的作用。在齿轮传动中,齿轮有传递动カ、加快或减慢工作速度以及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在车把控制部分中,车把和车闸起到了控制方向和控制运动状态的作用…(六)拓展延伸1.引导:大家一定使用过共享单车,它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示共享单车图片)你知道共享单车有哪些特点吗?2.提问:共享单车的车轮、轮盘和车锁等部分是怎样的?与传统的自行车有什么区别?这样设计有什么优点?3.观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4.汇报:指定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教学反思:

89第二十二课机器模型大比拼(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举例说出某种机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能说出设计机器模型方案的方法和过程。科学探究1.能根据任务和要求,确定具体的机器模型制作项目,并提出面临的主要问题。2.能通过调查、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研究主要问题的相关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概念图、图表、草图等方式,呈现设计机器模型的过程和结果。4.能对自己或他人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筛选。教学目标:科学态度1.能对设计机器模型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完成机器模型方案的设计。3.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90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出机械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任务1.引导:学校要举行“校园STEAM创客大赛”,让我们ー起参与吧!(出示任务及要求课件)我们比赛的任务是设计、制作一台能够提升重物的机器模型,用尽可能小的カ,将500克重物提升到30厘米高的平台。要求:轻松省力,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稳固可靠;材料环保,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外形美观。2.提问:能够提升重物的机器模型有哪些?根据兴趣和需求,我们选择哪个具体项目呢?同时,根据任务和要求,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具体问题又是什么呢?3.交流:小组交流,将小组选择的项目名称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7页中。4.汇报;组织学生汇报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具体问题。(二)获取信息1.引导: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提升重物的机器,这些机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课前,我们已经通过查阅书籍、浏览网络、咨询专家、用户调查等方式获取了大量机器的信息。现在,我们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并通过调研报告呈现出来。调研报告需要概括出机器的结构、

91工作过程以及优缺点等关键信息。1.整理信息:小组合作整理信息、,完成调研报告,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フ页中。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总结1.讨论:这些提升重物的机器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这些机器能够省力吗?为了省力以及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怎样进行改进和创新?2.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3.总结: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总结。教学反思:

92第二课时(一)思维发散,技术分析1.引导: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而机器模型设计的重点是省力、结构更稳固和选择材料。我们可以采用概念图的方法,分析机器在省力、结构与材料等主要问题上的多种可行性解决方案。2.分析:小组合作利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设计分析,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教师巡视指导。(二)聚合思维,构思方案1,讲解:我们可以采用组合法构思机器模型。从省力、材料、结构等设计的几个内容中,各选择ー项进行组合,比如动滑轮、定滑轮、长方形框架、插接方式、电动机、轮轴、皮带传动、平台、开关、废旧木质材料等,将各项组合在ー起,就可以想象出ー个提起重物的机器模型。这样的组合选项很多,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出很多制作模型的方案。3.设计:小组合作按组合法自由选择,组合成若干个提起重物的机器模型。(三)绘制草图,方案呈现1.绘制:学生分别将自己的设计方案画下来,并从中选择最具特色的方案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8页中。2.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各自设计的方案,并预测其使用效果。(四)筛选方案,修改完善。1.筛选:小组合作,按照标准筛选设计方案。2.展示:指定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终选方案,引导其他学生提出

93修改意见和建议。1.改进: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先修改完善自己的终选方案,然后绘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8页中,并对终选方案进行星级评价。2.评价:教师对小组或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教学反思:

94第二十三课机器模型大比拼(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选择制作材料的依据以及制作机器模型的方法与过程。2.能说出机器模型的结构及工作过程。3.能说出测试、评估、优化机器模型的方法。科学探究1.能选择价格低廉、安全环保的制作材料。2.能绘制机器模型的制作图样。3.能选择合适的工具,制作、组装机器模型。4.能对制作的机器模型进行测试、评估与优化。科学态度1.能对制作机器模型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2.能经过多次测试,以事实为依据提出比较合理的改进意见。3.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方案。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任务

95引导:经过前面的学习,各小组已经确定了制作方案,按照项目流程,我们开始选择材料和工具,绘制制作样图吧。(二)选择材料1.提问: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和工具呢?2.引导:我们可以根据设计方案,选择身边容易找到的,便于加エ制作的各种材料和工具。材料可以是半成品组装材料,比如:金属组装材料、木质组装材料域者塑料组装材料,选择了机器模型组装材料之后,还要选择合适的连接和固定配件。3.选材:学生根据制作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三)绘制图样1.讲解:为了方便加工制作,工程师一般都要绘制制作图纸。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上面、左面、正面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三视图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绘制,能完整准确地表达物体的结构。我们可以使用三角板、丁字尺等专业绘图工具,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绘制机器模型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必要时,还要绘制关键部件的剖面制作图样。绘制机器模型的制作图样时,要标明尺寸参数。2.播放:三视图绘制方法的动画或视频。3.绘制:小组分工合作,分别绘制机器模型的三视图,将绘制的图样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9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制图样中的困难。4.展示:指定小组代表展示绘制的制作图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96教学反思:

97第二课时(一)掌握方法,制作模型1.引导:根据设计方案和制作图样,我们要正确使用制作工具,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工艺,加工材料,制作、组装机器模型。2.讲解:(播放微课,讲解制作方法与步骤)(1)组装小电梯的主体框架和工作部分。使用胶枪、螺丝刀和螺丝钉,依次将小电梯的支架和轿厢组装起来。(2)安装小电梯的动カ部分和控制部分。将轮轴的轮、轴、手柄和支架插接在ー起,然后用胶枪或螺丝进行固定。(3)安装小电梯的传动部分。先用细线连接对重和传动部分,用螺丝刀将螺丝和金属杆依次固定定滑轮和动滑轮;然后用细线连接定滑轮、对重、动滑轮和轮轴,传动部分连接要准确。(4)美化与装饰。先用小毛刷和彩色颜料进行刷涂,然后用彩色画笔或彩色小贴纸进行整体装饰。3.思考:制作机器模型一般可以分为几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制作:根据制作方法,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5.交流: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二)测试模型,优化改进1.讲解: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制作的机器模型进行测试、评估与优化。小组成员要合理分エ(如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等),明确任务。要反复检测和评估机器模型的结构与性能,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2.测试:小组分工合作操作机器模型,测试用力大小。完成测试报告,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0页中。

981.优化: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机器模型的测试情况,分析在省力、结构、制作エ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0页中。根据方案对车模进行改进,并反复数次进行测试、观察、改进,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优化中的问题。(三)课堂总结,布置展会1.总结:本节课,我们顺利完成了机器模型的组装与制作、调试与改进。下节课,我们将筹备举办机器模型展示会,将我们设计、制作的机器模型以及项目资料,用讲演、影像、展板、说明书等方式进行展示。2.作业:课下,各项目小组要完成活动资料的整理,撰写解说词,制作机器模型说明书、展示幻灯片、宣传海报或展板等。班委会要提前规划展示会的规模和场地,邀请教师及家长参加展示会,组建评委会,制订评价标准。教学反思:第二十四课机器模型大比拼(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创意机器模型展示会的内容和方式。2.能说出评价机器模型的标准和方法。科学探究1.能设计出多种展示机器模型的方式。2.能通过参观、观察、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

991.能用摄像、录音、文字和图案、绘图与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2.能从制作成本、安全环保、整体效果等方面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3.能对工程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总结。科学态度1.能对展示机器模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完成展示会的准备与实施工作。3.能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任务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完成了机器模型的设计、制作等任务,并通过测试了解了自己制作的机器模型的特点和效果,那么自己租的机器模型与其他组相比有什么有点和不足呢?让我们ー起来举行ー次“机器模型展示会”吧!(二)准备展会1.思考:筹备机器模型展示会,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2.讲解筹备展示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00(1)整理展示的内容,如设计的制作方案、模型草图、制作图样、制作机器模型过程图、测试记录表、评估报告、改进方案、机器模型等。(2)选择展示的方式,可以从讲演、影像、展板、说明书等方式中选择!~3种进行展示。(3)小组分エ,明确责任。(4)按时、按区域进行小组布展。1.准备:学生分头准备参加展示的材料和用品,如撰写解说词、说明书,制作幻灯片、展板,准备照相机、摄像机、记录表等。将撰写的说明书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1页中。(该内容建议在课前完成。)由班委会成员组建评委会,制订评价标准,规划展示会场地,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及家长参观展示会。(该内容建议在课前完成。)2.布展:将自己的机器模型、相关图片等摆放或张贴在规定的区域。(三)展示评价1.展览:各小组负责展示的同学,利用讲演、影像、展板、说明书等形式,向参观者进行讲解、演示,发放本组机器模型的相关资料,并记录大家的评价和建议。2.参观:参观者采用观看、询问、照相、倾听、记录等方式获取机器模型的有关信息,并向展览者提出质疑和建议。3.评价:评委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机器模型依据标准进行评价,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1页中,最终可以根据评价意见

101评出各个奖项。(四)完善车模1.引导:在展示过程中,评委会已经和参观者对我们制作的机器模型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请大家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抓住重点,分析原因,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组的机器模型,使其达到最佳效果。2.讨论:我们的作品还存在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3.改进: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对本组的机器模型进行改进。(五)交流总结1.交流: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找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2.总结:教师,总结整个项目活动情况,对先进的小组和个人提出表扬。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