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ppt课件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

ID:82829656

大小:784.04 KB

页数:68页

时间:2022-11-09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1页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2页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3页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4页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5页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6页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7页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8页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9页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肾上腺疾病的CT诊断DiseaseofAdrenalGland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放射科杨赵峰肾上腺解剖位于两侧肾上极,腹膜后Gerota筋膜内,由肾周脂肪包绕,是两个扁平的实体。每个长度约为4-5cm,宽2-3.5cm,厚0.2-0.9cm,由皮质和髓质组成,肾上腺动脉来自于隔下动脉及肾动脉分支,神经纤维来自于内脏神经和腹腔神经丛,皮质无神经分布皮质按细胞形态外到内分为球状带,束壮带,网状带肾上腺生理肾上腺皮质分泌盐皮质激素,其中以醛固酮为主,主要影响人体的钾、钠、氯和水代谢;分泌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主,通过调节人体的糖、

2、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从而影响全身,尤其是肝、肌肉、心、脑等重要器官;肾上腺髓质与交感神经组织属同一来源,主要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其中以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为主,它们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广泛作用于心血管、平滑肌影响血压稳定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正常肾上腺CT表现肾上腺位于腹膜后肾周筋膜内。右侧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方1-2cm高度,向下延伸3-4cm,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右侧膈肌脚和肝右叶之间左肾上腺略高于右侧,位于主动脉左侧,胰腺和脾静脉后方。形态可有条形,三角形,Y形等厚度为5-7mm,大于10mm或增粗到超过膈肌脚可考虑异常皮质

3、醇增多症corticalhyperplasis本病又称Cushing综合征,系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主)分泌过多的症候群。多见于中、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CT表现(1)肾上腺皮质增生:结节型有边缘小结节状突出,直径可为0.25~1.0cm,有时可达2~3cm。弥漫型多为双侧肾上腺呈普遍性增大,均大于膈肌脚,但仍保持正常形态,较为常见。正常型有症状、生化指标异常,镜下增粗,较少见。(2)腺瘤:单侧,低密度圆形或椭圆形占位,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时有轻度或中度强化,大的腺瘤可有出血、坏死、密度不均,偶有钙化。(3)肾上腺腺

4、癌:多单发,常大于5.0cm,出血坏死和钙化多见,密度不均,边界不清,或有邻近器官侵犯和转移,增强时呈不均匀强化中心坏死更明显醛固酮增多症Aldosteronism醛固酮增多症(Hyperaldosteronism)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后,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继发性醛固醇增多症的病因在肾上腺外,多因有效血容量降低,肾血流量减少等原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亢进。过多的血管紧张素Ⅱ兴奋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于是醛固酮分泌过多。本

5、文仅叙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本病多见于成人,女性较男性多见,约占高血压病人的0.4~2.0%。病因分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良性腺瘤、增生、腺癌、儿童原发醛固酮增多症、恶性肿瘤所致醛固酮增多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效血容量减少失血、失钠、体流消耗;浮肿疾病如:肾病、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血流灌注压降低导致的肾缺血,肾素分泌等分泌肾素的肿瘤如肾母细胞瘤血管紧张素原增多见于妊娠、雌激素治疗或口服避孕药等病理主要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的腺瘤或结节样增生,癌肿少见,单侧性占90%,双侧性占10%,也有一侧为肿瘤,一侧为增生

6、者,其次为原因不名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良性皮质腺瘤:直径1-2cm,最小0.3-0.6cm,最大6cm,以左侧多见,多有包膜。双侧肾上腺增生不拌腺瘤的占20%,较正常的大,表面高低不平,无包膜。皮质腺癌,少见,与腺瘤不同的是包膜有寝润改变,瘤内可有特征性的厚壁血管。临床表现主要特征是醛固酮水平增高(大于4-10mg/dl),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2降低,并伴有高血压,钠潴留,低血钾,多饮多尿和周期性麻痹等。其中高血压为本病的早期和主要症状,呈良性持续性,缓慢发展,低血钾为另一突出表现,常较高血压出现为迟,可导致失钾性肾病表现,

7、如多饮,多尿,周期性双下肢无力或瘫痪,甚至出现代谢性碱中毒、抽搐与麻痹交替出现或并存。CT表现腺瘤:体积小,外形光滑,位于内侧缘或外侧缘,平扫显示密度均匀降低,CT值-33~28HU,少数密度可同肾上腺,增强扫描边缘增强较中央明显,典型的可呈环状强化。增生: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粗,形态不变。少数表现为非均匀性增粗,结节样增生,可一侧单发,或双侧多发局限性结节状突起,为等密度,大小约3-5mm,增强多数不强化,少数可中度增强。肾上腺皮质腺癌:左侧较右侧多见,体积大,7-20cm,多有包膜,呈分叶状,包膜可不完整,边缘

8、不规则。平扫:多为中等密度,中央多底密度区,增强:周边强化中央极少增强。瘤内出血、坏死、钙化多见。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发现嗜铬细胞瘤是1886年Franrel首次报道,1921年Pick正式命名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次为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