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游记小品两篇滕东中学顾栋修改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一母三进士,南北两天官”天官是“掌管天下官员考核、选拔、任免的吏部称天官。”后代常将吏部或吏部尚书称做天官。你知道“三进士”是谁?“两天官”又是谁?10/19/20221.
1三袁长兄——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礼部会试第一,殿试成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十一月四日(12月9日),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40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为人神清气秀,稳健平和。居官15年,“省交游,简应酬”,“不妄取人一钱”,身为东宫讲官,死后竟仅余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10/19/20222.
2三袁仲兄——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正五品。博学多才,为官勤勉,任吴县县令仅一年,吴县大治。当朝宰相申时行曾感叹:“两百年来无此县令”。43岁病逝于沙市,葬于白鹤山。他是“公安派”的领袖人物,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一生著述丰厚,传世诗歌有1700多首,游记、杂文等600多篇,其中多篇诗文被选入大中学课本。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10/19/20223.
3三袁小弟——袁中道(1570—1626课本为1623年最新研究成果1626年)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湖广公安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34岁时才考中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徽州府教授。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天启四年(1624),升南京吏部郎中,1626年八月三十日(10月19日)病逝于南京,终年57岁。其成就次于宏道。其文学主张与宏道基本相同,强调性灵。著有《珂雪斋集》20卷、《袁小修日记》20卷。10/19/20224.
4三袁是同胞兄弟,并能同时在各学术领域,如哲学思想、政治倾向、文学观点、创作风格,以至性情、气质等方面,发挥相互影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甚至可谓文坛奇迹,因此有“一母三进士,南北两天官”一说。三人对以后几百年的历史乃至近代的五四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袁氏兄弟不仅文名卓著,为官也清正廉洁,三人为官到头,只落得两袖清风。10/19/20225.
5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明清之时,高梁桥一带繁华壮观,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在巍峨的西直门城楼上远眺高梁桥,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绿荫藏酒肆,古刹连西山。近观高梁桥,桥下,柳浪飞燕逐清波;桥上,行人车马如穿梭。出城、进城必由此经过,故这里热闹非凡。侧看高梁桥,则又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楼、水、桥、人构成了燕山脚下一幅“清明上河图”。高粱桥简介10/19/20226.
6高粱桥10/19/20227.
710/19/20228.
810/19/20229.
910/19/202210.
1010/19/202211.
1110/19/202212.
12游记小品两篇游高粱桥记袁宏道袁中道10/19/202213.
13鳞鬣(liè)窈窕(yǎotiǎo)几席(jī)缙绅(jìnshēn)趺坐(fū)痴禅者(chán)筵中人(yán)烟霾(mái)喧嚣怒诟(xiāogòu)了不相属(zhǔ)岚(lán)侑(yòu)茗(míng)羸马(léi)微泮(pàn)飚风(biāo)舛(chuǎn)邸(dǐ)砾砾(lìlì)识记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10/19/202214.
14鬣10/19/202215.
15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同学们朗读之后,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注意积累文言实虚词及句式。10/19/202216.
16通假字缙谭志古今异义人物:古:人和物;今:人,画中人,重要人同年:古:同榜登科者;今:同一年。御:古:戴上;今:抵挡;驾驭。穿:见课本注释10/19/202217.
17词类活用精兰棋置名词作状语城中仕女云集名词作状语山色微岚名词作动词着重裘以敌之名词作动词然则是游也宜书名词作动词10/19/202218.
18一词多义以1.朝夕设色,以娱游人表目的的连接来2.茗饮以为酒把……当成3.予以问予因此4.着重裘以敌之用来而1.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连词承接2.而飙风自北来表转折3.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表修饰4.流急而清表并列10/19/202219.
19之1.鱼之沉水底者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鱼鸟之飞沉助词,的3.呼而下,与之语代词,代黄昭质4.中目塞口,嚼之有声代词,沙尘5.何京师之苦至此助词,的6.着重裘以敌之代词,代指寒冷10/19/202220.
20句式---省略句趺坐古根上句前省“余”步至门外省主语“我们”中目塞口,嚼之有声省“尘埃”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砾砾句前皆省“余”10/19/202221.
21游高梁桥记(袁宏道)——译文高梁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十余里,水流又急又清,鱼沉到了水底,鱼鳞和鱼鳍都看得清楚。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而从西山为游人所设下的坐席上看到的景致早晚都不一样,仿佛是故意用来娱乐游人的一样。当春意正浓时,城里的达官贵人,只要不是特别的没空都会来这里游览一番。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览。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浪影好似劝人畅饮的音乐和锦帛一般,清清的水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一般,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而我们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诟,和这美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过了一会儿,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黄炜,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10/19/202222.
221.两篇游记各描绘了高粱桥怎样的景色?2.请尽量多的找出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3.探究二文写景和感受大相径庭的原因。二、再读比较,理清主旨10/19/202223.
23游高梁桥记(袁中道)——译文高粱桥原有一条清澄的带子般的河水,柳色绵延几十里,刚好天气比较晴好和暖,中郎拉我和王章甫一道去游览。那时市民都在疏通沟渠的淤泥,淤泥堆积在路上,瘦弱的马无法行走,我们不行来到西直门外。这时是三月间了,杨柳还没有发芽,冰已经有些融化,我们靠近水边坐在枯柳下小酌。交谈得刚刚畅快,暴风从北边袭来,尘土遮蔽天空,面对面看不见人,击中眼睛冲进嘴巴,嚼着有声响。冷冻的树枝刮落,苍老的树木呼号,乱石相互撞击。寒气逼人,我们一起戴上貂皮帽子,穿上厚皮袄来挡寒冷,仍然难以忍受,就急忙返回。已经是黄昏十分,在沟渠之间窘迫不堪,经受百般辛苦才到达住所,坐到三更,嘴里含的沙子还在。唉!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城乡杂花烂漫,风和日丽,正月就已经可以去郊游,为什么京都的苦况到这般境地。假如不是很不得已,而风尘仆仆来这里,我看是很荒谬的。而且贵人之所以不得不居住在这里,为的是担任官职,出游的人,从事卜卦、算命等职业的人之所以不得不到这里,为的是谋取吃穿。现在我没有一官半职,屡屡谋求却得不到,效果也是看得见的了。而家里本来有产业可以维持生计,却舍弃享受山水花鸟风光的乐趣,而奔跑在充满混浊的烟气沙尘的地方,我问我自己,我也无法解释了。既然如此,那么这次出游也应当写下来,写下它用来记下我的沉迷仕途钻营而不知羞耻,颠倒是非而缺乏谋算。10/19/202224.
241.两篇游记各描绘了高粱桥怎样的景色?略10/19/202225.
252.请尽量多的找出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游览时间不同——袁宏道三月初一;袁中道是三月中。游览积极性不同——袁宏道主动;袁中道被动。描写主体不同——除景物外,袁宏道写到了游人;袁中道只写了自己。游览天气不同——袁宏道所遇天气应是风和日丽;袁中道则遇到了沙尘暴。游览感受不同——袁宏道是享受悠游之乐;袁中道则感到百苦而急归。表现主旨不同——袁宏道是借景抒情,抒发超凡脱俗的雅士情怀;袁中道则描写客观,通过江南春景的反衬直抒自己的人生感慨。侧重点不同——袁宏道侧重写景。袁中道侧重议论。……10/19/202226.
263.探究二文写景和感受大相径庭的原因。(提示要紧扣二人的人生经历)袁宏道仕途顺畅,心情愉快。袁中道则几经落第,屡次求官未获,心情苦闷而无奈。真是景由心生,情由景生。10/19/202227.
27三、品读课文,巩固提升1.品味:两文第二自然段中你感兴趣的句子,从内容、写法及表达的感情等方面品味赏析。2.同样以鱼写水,写水的清澈。袁宏道和柳宗元所写有什么不一样?3.请你设想:假如袁宏道游高粱桥时偶遇沙尘暴,袁中道游高梁桥时风和日丽,他们又会写出怎样的游记来。10/19/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