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

ID:82596243

大小:12.55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2-10-28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1页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2页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3页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4页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5页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6页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7页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8页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9页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_第10页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肉毒素注射治疗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头面部常用的注射部位眼周肌肉颧部肌肉口周肌肉颅周肌肉

1眼轮匝肌:起自额骨鼻部、上颌骨额突及睑内侧韧带,眼周肌肉形成围绕眼眶周围的椭圆形宽扁肌肉,并延伸到眼睑,可分为眶部、睑部和泪腺部。功能:眨眼、闭眼及扩大泪囊。

2眼轮匝肌体表注射点注射方法:上睑选择内外侧缘2个睑部注射位点,症状严重时增加上睑眶部位注射点;下睑通常选择外侧及中下部;可增加睑裂水平外侧眶部位点。(右图蓝点所示)。简化方案:省去睑裂水平外侧眶部位点,同时下睑外侧位点略上移(右图左眼三角所示)。剂量:2.5-5单位/点。

3注意事项1.注射避开上眼睑中部,以免上睑肌麻痹导致上睑下垂。2.避免注射下睑内侧深部,毒素可能弥散至下斜肌间隙引起复视。3.各点进针方向均为远离瞳孔方向。4.眼睑痉挛患者闭目严重时可增加睫状束(以小组紧靠眼睑边缘的纤细肌纤维,位于睫毛深面)注射,于上睑中部平行并紧贴睑缘皮下注射1U,如注射位点偏上可能会弥散至提上睑肌引起上睑下垂。

4肉毒素去除鱼尾纹

5皱眉肌:位于两侧眼眉内侧端的锥形肌,起自额骨鼻部,止于眉内侧半皮肤。功能:收缩时牵眉向下内,产生皱眉表情。两条肌肉联合作用形成鼻上前额部的垂直皮纹。

6注射方法注射方法:通常与降眉间肌一起注射,如下图;剂量:1.25-5单位/点。注意事项:避免在眉弓正上方1cm以内注射,以免毒素弥散至提上睑及引起上睑下垂。

7肉毒素去除川字纹

8降眉间肌降眉间肌:靠近额肌内侧部的一小块锥形肌束。起自鼻骨下部的筋膜和鼻外侧软骨的上部,其纤维进入前额下部两眉间的皮肤。注射方法:通常与皱眉肌一起注射。剂量:1.25-5单位/点。注意事项:1.注射到皮肤之间的隆起中,非皱纹内。2.注意注射后可能对眉形产生影响。

9颧部肌肉颧大肌:起自颧骨,在提上唇肌的外上方,穿过口角与提口角肌、口轮匝肌融合成更深的束状肌肉。功能:牵拉口角向外上方。

10注射方法:眼眶外侧缘至口角外侧肌肉汇集点连线中点,如下图所示;剂量:1.25-2.5点位/点。注意事项:1.此处皮肤血管丰富容易出血,需适应长时间按压。2.坑会影响鼻唇沟及口角上抬高度。

11颧小肌:在颧大肌内侧的束状肌肉。起自颧骨的外表侧,颧上颌缝之间并穿过上唇的下部和中部的实质部。功能:提起上唇,暴露上颌牙,上提口角加深鼻唇沟。注射方法:睑裂外缘至口角连线中点。剂量:1.25-2.5单位/点。注意事项:通常颧大肌位点即可达到满意效果,不需同时注射颧小肌位点。

12咬肌:分三层,前层最大,起自颧骨下颌突和颧弓下缘前三分之二部分,止于下颌支侧面下方后半部分和下颌角。中层起自前三分之二颧弓内侧和颧弓后三分之一下缘,止于下颌支中部。下层起自颧弓深面,止于上颌部和冠突。功能:在咀嚼时上提下颌使牙齿闭合,并可使下颌前伸和后缩。

13注射方法:咬合时于下颌角前上方可触及与咬合动作一致的肌肉隆起,分两点注射。如下图所示;剂量:25-50单位/侧。

14去咬肌

15

16口周肌肉口轮匝肌:呈扁环形,由围绕口裂数层不同方向的肌纤维组成,可分为相互独立的上、下、左、右四个扇形部分。功能:闭唇,并参与咀嚼、发音、面部表情。

17注射方法:通常上下唇各注射两点。如上图深蓝色实心点所示;剂量:1.25-5单位/点。(对于偏侧面肌痉挛可以单侧注射或患侧剂量大于健侧)。注意事项:注射后口唇局部可能变薄,影响唇形及活动度。

18笑肌:束状肌肉,起于颧弓及腮腺前筋膜,斜向位于口角外侧走形,止于口角轴肌肉汇集点。注射方法:外耳道下缘至口角外侧缘连线中下1/3附近,笑时可发现该区域肌肉收缩增厚;如下图三角形所示;剂量:1.25-5单位/点。注意事项:可能会影响两侧面部对成性,必要时可以尝试对侧减量注射。

19降口角肌:位于口角下方的三角形肌肉,起自下颌骨的颏结节及与之连续的斜线,汇集成窄带止于口角轴。功能:牵口角向下。注射方法:口角下外方进针,表浅(如下图浅蓝色实心点);注射剂量:1.25-5单位/点。

20颏肌:位于颏隆凸两侧,起自下颌骨的切牙窝,下降附着于颏部皮肤的锥形肌束。功能:能使下唇上抬,使颏部皮肤产生皱纹。注射方法:左右对称;如上图蓝色空心点所示;剂量:1.25-5单位/点。

21法令纹

22颅周肌肉枕额肌:长方形的枕肌及额肌,中间靠帽状腱膜链接。功能:枕肌向后牵拉帽状腱膜,额肌提眉,产生额纹。

23注射方法:额肌注射部位位于额部横行皱纹中隆起肌肉出注射,左右对称:枕肌肉位于枕后外侧多点注射。剂量:2.5-5单位/点。

24注意事项:注射额肌后额部抬头纹变浅,可能影响眉形。

25去抬头纹

26颈阔肌:为一皮肌,薄而宽阔,位于颈部浅筋膜中,起自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向上止于口角。功能:拉口角向下,使颈部皮肤出现皱褶及下颌向下伸张。

27注射方法:下颌前伸,可见颈部前方及外侧多条束状隆起,提起条索样皮肌后进针,每条纵行条索内分3-5点表浅注射;剂量:2.5-5单位/点。

28前后效果对比图

29小腿肌肉小腿肌肉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肌骨前肌、拇长伸肌、腓骨长短肌。1.腓肠肌内侧头:股骨内上髁;外侧头:股骨外上髁、跟骨结节。作用:足跖屈和屈膝。

30注射方法:于腘窝与足跟连线上的1/4处进针(如下图蓝色实心点所示);剂量:100-200U,2-4个点。以内踝和胫骨内侧踝连线为坐标线,体表定位分别为腓肠肌内侧头:从后向前进针,位于上3/4区腓肠肌外侧头:从后向前进针,位于上4/5区

312.比目鱼肌:起自腓骨上部后面,胫骨比目鱼肌线,止于跟骨结节。作用:足跖屈和屈膝。

32注射方法:于足跟与腘窝连线的1/2和2/3处进针(如下图三角形所示);剂量:100U,2-4个点。

333.拇长屈肌:起自腓骨后面下2/3,止于拇指远节趾骨底。作用:使拇指屈曲。

34注射方法:从跟腱外侧进针,足跟与腘窝连线下1/3处(如下图蓝色实心点所示);剂量:50U,1个点。

354.趾长屈肌:起自腓骨后面中1/3处,止于2-5远节趾骨底。作用:使第2-5趾屈曲。

36注射方法:于胫骨内侧缘上半段中部,紧靠胫骨后缘进针(如下图三角形所示);剂量:50U1个点。

375.胫骨后肌:起自胫、腓骨及骨间膜后面,止于舟骨粗隆和第1-3跖骨足底面。作用:使足跖屈和内翻。

38注射方法:于小腿背面中部,胫骨后面深部进针(如下图所示);剂量:50-100U,1-2个点。

396.胫骨前肌:起自胫骨上半外侧面,止于内侧楔骨及第一跖骨足底面。作用:足背伸、内翻。

40注射方法:于髌骨与踝关节连线的上1/3处,胫骨外侧进针,一定要仔细观察,注射前确定该肌是责任肌(如下图蓝色实心点所示);剂量:75-120U,1-2点。

41拇长屈肌:起自腓骨内侧面中份,止于拇 指远节趾骨底。功能:拇指背伸。

42注射方法:髌骨与踝关节连线下1/3处,胫骨前肌外进针(如下图三角形所示);剂量:50-60U。1-2点。

43趾长伸肌:起自胫骨前面及骨间膜后面,止于2-5趾的中、远节趾骨底。功能:足和趾背伸。注射方法:于胫骨前肌外侧,腓骨前面和边缘进针(如右图所示);剂量:50-80U,1-2个点。

44腓骨长肌:起自腓骨外侧面上2/3处,止于内侧楔骨及第一跖骨底。功能:足外翻,跖屈。

45注射方法:于腓骨外侧上1/3进针(如右图蓝色实心点所示)剂量:50-80U,1-2点。

46腓骨短肌:起自腓骨外侧面下1/3处,止于第五跖骨粗隆。功能:足外翻、跖骨。

47注射方法:于腓骨外下侧1/3进针(如下图三角形所示);剂量:30-40U,1-2个点。

48效果对比图

49

50————————end————————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班大夫医疗美容医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