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53084
大小: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13
《校企合作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企合作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摘要:通过对来自高校和企业的242个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对于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有正向的影响。知识共享广度对合作技术水平、研发沟通经验有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深度对研发沟通经验和创新投入有正向影响。本研究从企业、高校和政府三个校企合作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校企知识共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合作双方“共赢”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校企合作;知识共享;技术创新能力0引言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高等院校扮演着“创新极”和生力军的重要角色,两者
2、的作用缺一不可。我国政府对产学研联合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近年我国的实践也表明,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加速了企业技术的创新,增强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产学研”问题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难题,各国都存在着不同的困惑。我国的现实中就存在一对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数以万计的企业急需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单位所拥有的大量成果得不到转化和运用[1]。10然而,从本质上看,产学研合作是以知识流动为特征的交易活动[2],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因此知识共享是其中
3、最为关键的环节。但是,我国学者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知识转移、知识共享机制关注甚少。本研究认为,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的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很好的解决。抛开合作中的经济利益交换等问题,双方的共同发展更主要的依赖于双方持续的知识共享及其由此带来的持续创新。本文探讨知识共享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验证知识共享和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校企双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并推进其实践应用。1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1.1关于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10较多的研究者把合作
4、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归结为企业和大学两类组织的不同目标及文化。Dierdonck[3]指出,企业与大学合作中存在三类障碍:文化障碍、制度障碍、运营障碍。Ditzel[4]认为,作为研究机构的大学追求学术上的成就,大学教员有很强的动机去发表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企业却希望通过尽可能长期的维持对新技术的专有权以攫取超额利润,双方关注点的差异自然引发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更多的学者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和障碍角度进行探讨。如,Senker[5]提出学术界与产业界增加密切合作的三大理由:大学在政府资金无法满足需求时转向第三方寻求
5、合作;市场快速变化、研发风险增大、企业与学校相互合作共同取得研发成果变得更加有效;政府支持的研发,往往具有很高的外溢性,而校企合作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增加双方的利益。1.2关于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关于知识转移和共享模式的研究。在知识转移和共享模式的相关研究领域中,Nonaka的SECI模型对于其他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Nonaka(1995)[6]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转换模式,即SECI模型。我国学者张庆普和李志超[7]从企业隐性知识流动和转化的视角建立了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框架模型,并分析了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流动和转
6、化的障碍因素。关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分别从个人的视角和组织视角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从组织视角开展的主要研究有,Connelly和Kelloway(2002)[8]对企业的经验研究表明,过度强调集权会对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产生负面影响。Taylor和Wright(2004)[9]的研究也指出组织内部,开放式的领导氛围会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1.3关于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10国内外学者对与知识共享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较少。许多学者往往探究信任、知识共享等软性因素对于企业
7、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网络关系的视角来进行研究。Ahja[10]以网络关系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网络关系对于技术创新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正向影响的结论。稽登科[11]则认为网络关系从三个方面影响着技术创新的绩效:外部网络有利于企业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技术资源的共享;和竞争对手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知识共享合作关系有利提高双方的技术创新绩效;互补的资源与技术会同时提高彼此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校企合作知识共享的各个维度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影响,即校企合作双方
8、知识共享程度越高,则校企合作创新能力越强。因此,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有:H1:校企合作中,双方知识共享程度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H2:双方知识共享广度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H3:双方知识共享深度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2研究方法2.1研究工具为了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本文所开发的量表均在前人已经比较成熟的量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并通过与本研究领域的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