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学习目标1.叙述新生儿的有关概念及正常足月儿的特点2.记住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及学会新生儿的护理3.描述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临床表现、防治原则4.列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5.叙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比较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6.说出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疾病及防治原则
1第1节新生儿概述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一)根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2.早产儿3.过期产儿
2新生儿分类(二)根据体重分类1.正常体重儿指出生体重2500g~4000g的新生儿。2.低出生体重儿与极低出生体重儿3.巨大儿(三)根据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类1.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处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2.小于胎龄儿3.大于胎龄儿
3高危儿与新生儿重症监护(五)高危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救治或监护的新生儿,包括:①母亲有严重疾病史者;②异常分娩者;③出生时异常者。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的定义是:对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新生儿给予持续的护理;复杂的外科手术前、后处置;连续的呼吸支持或其他强化干预。
4第2节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42周,体重在2500g以上(平均约3000g),身长47m以上(约50cm)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5一、新生儿特点1.新生儿外观特点2.皮肤初生时灰白色的胎脂,皮肤富含血管,易于损伤及感染。3.粘膜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有上皮珠和“吸奶垫”。4.呼吸系统足月新生儿呼吸频率40~60次/分。5.循环系统心率较快,约120~140次/分,血压较低,其收缩压约6.1~10.7kPa。6.消化系统胃容量小,约为30~50ml,生后24小时内排出绿色粘稠的胎粪。
6新生儿特点7.血液系统8.泌尿系统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9.神经系统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原始神经反射。10.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11.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差。12.能量和体液代谢
7二、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1.生理性黄疸2.生理性体重下降3.乳腺肿大4.假月经
8三、新生儿的护理1.环境温、湿度新生儿室温应保持在20℃~24℃之间,洗澡时可高至26℃。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2.预防感染3.喂养4.预防接种5.日常观察
9第三节新生儿窒息胎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的缺氧状态,称新生儿窒息。生率一般为5%,占国内新生儿死亡率的20%。
10(一)病因1、孕母因素患严重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心、肾疾病,妊高征、多胎妊娠等。2、分娩异常头盆不称、臀位、助产不当3、胎儿因素如早产、巨大儿及各种畸形等许多因素均可引起。4、胎盘和脐带因素
11(二)窒息的临床表现轻度(青紫)窒息重度(苍白)窒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律80~120次/min<80次/min、不规则规则、有力呼吸浅表或不规则无呼吸或微弱呼吸肌肉张力好松弛喉反射存在消失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无反应皮肤颜色面部及全身青紫苍白,口唇暗紫Apgar评分4~70~3
12(三)治疗治疗复苏方案为ABCDE,即:A(airway)畅通气道B(breathing)建立呼吸C(circulation)维持循环D(drugs)药物治疗E(evaluation)评估
13第四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又称新生儿硬肿症。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体温不升,皮肤冰冷,皮下脂肪变硬,并伴有水肿为其特征。(硬肿发生顺序是: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部→躯干→上肢→全身)
14病例13—1王山、王川,双胎兄弟,2004年元月出生,胎龄34周,山区农村家庭分娩。出生后家长发现吃奶不好,精神渐差,哭声无力,皮肤发凉,次日晚其父和叔叔各抱一人,用小棉被包住裸体的小儿,冒雪夜行5小时步行到县医院,因“无暖箱”又抱双婴乘3小时公共汽车到省城医院。入院时测体重分别为2.1kg和1.9kg,全身发凉,体温不升,胸背、臀部、四肢发硬似硬橡皮,呈暗红色,压之有凹陷,不吃、不喝、不哭、不动。经抢救,王川于人院次日死亡,王山一周后病愈出院。诊断为什么病?在运送的过程中有那些不当之处?应该怎样正确处理?
15新生儿冷伤的治疗1.预防做好产保健工作,尽量避免早产、窒息,注意保暖,合理喂养。2.复温遵循逐渐复温的原则,暖箱温度自26℃开始,然后每小时提高0.5℃~1℃(不超过34℃),使患儿体温在12~24小时恢复正常。3.热量和液体的供给补充液体,纠正酸中毒及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婴儿产生热能,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4.药物治疗
16第五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粘膜和组织的黄染现象,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案例13—2:某新生儿,女,胎龄40周顺产出生,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第6天黄疸最重,血清胆红素为200μmol/L,喂乳和睡眠正常,无发热。父母及婴儿的血型均为A型。问:此小儿发生了什么疾病?应怎样处理?
17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过多的红细胞迅速破坏,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5mg/kg,而成人仅为3.8mg/kg。2.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4.肠肝循环增加的特性
18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指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205.2μmol/L和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
19病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之一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5.2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③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⑤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1.5mg/dl)。
20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大多为胎儿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常在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颜色变浅或灰白,尿色深黄,可有厌食、呕吐、肝轻度至中度增大。治疗用中药茵陈三黄汤或参考急性甲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21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新生儿时期某些重症感染(如败血症、尿路感染等)时,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基础上加重,迟迟不退或退而复现。同时伴有感染的其他征象。血培养有助于诊断。感染控制后黄疸可消退。
22先天性胆道畸形可有胆总管、肝管、肝内胆管发育不全、狭窄或闭锁等畸形。多在出生后1~2周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质硬而光滑;肝功能改变以及结合胆红素增高,并可逐渐发展成肝硬化。争取在3个月内作出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23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以ABO血型不合为常见。表现为患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程度不一的贫血,肝脾肿大甚至胆红素脑病。治疗:(1)光照疗法(以蓝光作用最佳)未结合胆红素在光和氧的作用下变成水溶性物质,由胆道排泄。(2)药物治疗:①白蛋白或血浆;②纠正酸中毒;③肝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或尼可刹米。(3)换血疗法。(4)其他
24案例13—2思考分析该小儿是正常足月分娩,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均在生理性黄疸允许的范围内,而且一般情况好,无感染及ABO血型不合所致溶血等表现,故诊断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以生理性黄疸多见。根据黄疸的特点,结合有关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作出鉴别。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注意观察黄疸变化、正确喂养和护理即可。